解读光通信企业半年财报:光通信仍缺核心竞争力
2011-08-29 17:34:19 来源:通信产业报
【哔哥哔特导读】一方面,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各厂商利润率仍没有提升,国内光通信市场发展仍存隐患。
摘要: 一方面,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各厂商利润率仍没有提升,国内光通信市场发展仍存隐患。
一方面,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各厂商利润率仍没有提升,国内光通信市场发展仍存隐患。
近日,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主流光纤光缆厂商的半年财报相继出炉,财报显示2011年上半年各厂商的销售额同比均有上升,反映出光纤光缆市场的旺盛需求。但另一方面,各厂商利润率却仍然没有提升,部分还出现下滑。究其原因,不合理的采购模式和恶性市场竞争是国内光通信市场的巨大隐患。
两大困局
“曾几何时,康宁的光纤在国内可以卖出2000元/公里的价格;现在呢?今年联通的光纤集采价格定为71元/公里,这还是在日本地震之后,光纤成本提高带来了价格上调之后的结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不无报怨的向记者表示。有消息称近期中移动的光纤集采价格也会定为71元/公里。不断压低的价格令光纤厂商倍感压力。
原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毛谦表示:“光纤光缆已经成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向了劳动密集型,光通信产业需要发展新的利润空间。”而目前光通信市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首先,目前国内光纤产业链不掌握核心技术,竞争层次较低。比如,现在一芯光纤所传输的数据量最大才为2T左右。而实验室中,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01T,并且光纤潜力远不止这些。毛谦介绍,光纤的理论数据容量可以达到560T。而国内厂商之所以无法做到这一数值,是因为自身的研发技术实力不足所致。科技含量不高是我国光通信产业链的普遍问题,而光通信目前的利润空间都在新技术上,国内厂商多数处于低端领域,竞争自然激烈。
其次就是业内多次提到的运营商的集采制度。“这种制度下,厂商基本无利可图,所以目前大多厂商除了简单扩产外,对于光通信的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以及创新都跟不上。”毛谦表示。目前大多厂商力推的微管微缆等新型光缆,其实都是国外率先推出,国内厂商跟进研发的,长此以往,产业链终将失去生命力。毛谦建议:“运营商目前虽然有困境,但也应该将利润合理分配给产业链的各个领域,有合适的生存空间,光通信才能进入良性发展。”
新产品线,新增长点
但是利润率的降低却没有减弱厂商投资的热度,根据财报显示,各厂商今年均有扩产项目在建,而这些项目基本都是2009年制定的,一直延续至今。
细数我国光纤光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三次大规模扩张:1991~1994年的第一次扩张时期,使我国光纤规模达到了年产能100万芯公里;1999~2001年的第二次扩张期,产能达到了3000万芯公里;而第三次扩张期就可以定为2009年至今。本次扩张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产能都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运营商大规模建设光纤网络直接带动了产业链的扩张,2009年初,中电信、中联通均开始大规模建设光纤接入网,中移动则集采了大量的PTN设备,开始规模建设城域网。以2010年为例,中电信新增基础光纤1800万芯公里;中联通新增1500万左右;而中移动新增光纤量超过2000万芯公里。2010年仅基础运营网络一项,新增光纤就达到5300万芯公里。
步入2011年,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大了接入网的建设力度,今年PON集采总量已经达到5200万线,城域网以及骨干网的光纤新增量也在大幅上升。同时,考虑电力光纤入户的高调登场,业内估计今年的国内光纤需求可以达到8000~9000万芯公里。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厂商进行扩展是必然的,而如何做到不盲目扩产却是一门学问。业内对于光纤利润有一个7:2:1的定律,既光纤产业70%的利润集中在光纤预制棒领域。2008年我国自产预制棒仅能满足10%的内需。从2009年开始,光纤光缆厂商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预制棒领域,通过自研和与国外厂商合作,大大提高了国内厂商在预制棒领域的发言权。即使在光纤需求成倍增长的现在,我国预制棒的产量也已经可以满足40%左右的需求。经过今年的扩产,预计自给自足的能力可以达到50%以上。
另一方面,厂商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利润点,比如G.657.A2光纤。长飞公司ODN部商务经理郭亮告诉记者,G.657.A2比传统光缆更能保证FTTH入户段的质量,该光缆的市场从去年开始急剧扩大,有时还会供不应求。G.657.A2相比传统光纤价格高出40元/芯公里,利润多2%~3%,已经开始成为厂商利润的新增长点。
光器件仍需加强
其实光纤光缆的现状可以看做是整个光通信产业的缩影,业内一般把光通信分为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这三个领域,我国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介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宽带用户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完整、最大的光通信产业链基地,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那么,这个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又如何呢?
“在国内,企业凭借反倾销的保护,以及民族土壤的滋润,都能获得一些发展空间;而在国际上,如烽火、亨通等企业虽然已经获取了一些份额,但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只能在康宁等巨头的夹缝中生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相比于光纤光缆,通信系统设备的情况比较乐观。毛谦介绍,目前国内80%~90%的设备都是来自华为、中兴、烽火三家厂商;在海外,三家厂商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华为,其光通信设备的国际市场非常大,可以说是全球份额最大的光通信设备商。”
然而,在最核心的光器件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却仍然没有摆脱。目前国内企业基本只能生产一些中低端的光器件,高端器件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
综合来看,虽然我国光通信企业在产品方面已经具备和国际电信设备制造巨头竞争的一定能力,但是,企业的核心技术、高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某些主要核心技术、如ASIC芯片、光电器件芯片和一些关键装备仍然依赖进口。今后,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应特别提升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成为能够持续发展的、不依赖于别人的、能经受风险的和能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的光通信百年老店。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快充技术的发展让电量焦虑成为过去式,多协议适配器让用户出门只需携带一个充电器。本次Big-Bit拆解为大家呈现一款知名品牌的65W多协议快充适配器,深入剖析其元器件选型和内部电路设计。
在新能源浪潮下,LLC 电路备受瞩目,但其高效特性与电压局限并存。磁性元器件变比究竟如何影响其高效特性?浙江大学王正仕副教授为我们揭开谜底。
“2024年度(第十七届)华强电子网优质供应商&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评选”自启动以来,得到了行业商协会的支持与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现正式公示入围企业,进入公众投票阶段,逐鹿年度四大芯奖项。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Big-Bit商务网又陪伴磁性元器件行业走过了非凡的一年,我们共计策划了7场行业盛会,每一场都聚焦于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明年还有哪些精彩会议值得期待?
绕线工艺及设备如何一步步革新?其发展背后隐藏着哪些独特技术和设备?让我们一同揭开磁性元器件制造业的神秘面纱。
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制造商依靠在线测试(ICT)系统来检测制造工艺和元器件中存在的缺陷。制造商倾向于使用 ICT 系统来测试电子组件,因为这种系统不仅易于编程、能够轻松识别各种故障,还具有测试吞吐量高、误报率低以及故障诊断准确度高等诸多优势。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