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优势 中国汽车企业突破的一条路
2013-01-05 11:55:35 来源:互联网 点击:1992
【哔哥哔特导读】2012年,全球汽车市场动荡不断,特别是欧洲市场大幅衰退。这主要是受到欧债危机影响,一些中低端品牌受到的创伤比较大,比如Opel、SEAT等品牌。这些品牌在欧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需要在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摘要: 2012年,全球汽车市场动荡不断,特别是欧洲市场大幅衰退。这主要是受到欧债危机影响,一些中低端品牌受到的创伤比较大,比如Opel、SEAT等品牌。这些品牌在欧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需要在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2012年,全球汽车市场动荡不断,特别是欧洲市场大幅衰退。这主要是受到欧债危机影响,一些中低端品牌受到的创伤比较大,比如Opel、SEAT等品牌。这些品牌在欧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需要在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为了应对竞争,各大汽车集团之间的联盟协作也愈来愈密,包括BMW和丰田。
相对来说,中国汽车行业格局比较稳定,但相比于前几年的高速发展,2012年是低迷的一年,市场格局开始深度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整体处于挣扎状态。其主要原因还是自身实力不足。在过去3-5年间,自主品牌有过一段好日子。
一方面是市场的高速发展,很多合资品牌产能不够,满足不了需求,自主品牌在这个时候借助了产能充裕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合资品牌经过过去两三年的扩张,目前产能已经很充裕,并且开始释放。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品牌,最为典型。除了产能之外,大众在产品升级换代后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也很有竞争力,比如新帕萨特。
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出台了一些比较激进的激励政策,如汽车下乡等。这些政策客观上是有利于自主品牌的,但无法持续;一旦这些政策取消或者减缓,自主品牌就会面临难关。
当然,今年也有一些对自主品牌利好的政策出台,比如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等。但这不能从根本上给自主品牌带来希望。
我们一直讲“哑铃型”企业,在汽车行业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营销和研发。自主品牌必须在研发和营销能力上有大幅度提升,才能改变被动局面。除了这两个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全球市场,通过海外收购或者合作,跨越式地提升自身的不足。
自主品牌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其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是超过外资品牌的。在中国不同地区,消费需求和对产品的需求差异很大,这有可能成为自主品牌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未来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会更加迅猛,怎么用一种成本更低的营销模式,更好地去满足消费者需求,是自主品牌的胜出机会。随着更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限购,一二线城市留给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客观上也在加速自主品牌的消费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第二,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下滑,以及德系车的高歌猛进。
日系车的下滑,我认为是短期的,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日本政府在处理两国敏感政治事件上的立场,以及中日双方在这件事情上的博弈。不过日系车下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体影响不大,因为其它品牌对日系车有很强的替代效应。
为了应对市场危机,日系企业正在考虑转移在中国的产能,调整投资计划。中长期来看,如果中日两国政府能够把这个问题处理好的话,应该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此外,日系车今年在美国市场有很大进步,在北美市场份额有显著上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市场下滑对日系品牌的冲击,但毕竟中国市场还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所以它们也无法忽视在中国的下滑。
第三是新能源泡沫的破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或者说比我们想象的要差很多。麦肯锡有个研究项目,叫新能源车发展指数。两年前,我们刚开始开发这个指数的时候,美国排在第一,中国排在世界第三。但现在,中国只能排第五。也就是说,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相对地位在落后。
2012年还有一项重要产业政策颁布,就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该规划对纯电动汽车的规划更加理性,也会把插电式混合电力作为重要的过渡性产品。
企业比政府更加了解市场,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应该让企业自己来做决定。话又说回来,新能源汽车业在中国如果真正要实现突破,可能需要一个阵痛,也需要一些企业为这个做点牺牲,去探探路。
如果总结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可以从盈利能力这个角度来解读。在中国汽车行业,盈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实现盈利越来越难,对日系车也是如此。但对大众为代表的德系汽车品牌来说,盈利能力反而在增强。
从这几年的趋势看,在中国靠新车赚钱越来越难。我们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之间同等配置新车的价差至少还有20%,这些利润藏在整个价值链上面,包括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经销商等环节。
麦肯锡有研究显示,很多人未来在车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如何更好地利用车的功能,在汽车内进行娱乐、消费和信息沟通,对于汽车厂商、IT公司以及一些内容提供商来说,可能都是个绝佳的发展机遇。汽车信息娱乐领域将来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还有一个关注的重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不仅仅是在国外建厂,也包括在国外兼并收购。中国的汽车企业要想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收购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个很重要的途径。
说到底这还是个资本的游戏,因为中国还有资本上的优势,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找寻和整合全球的优势资源,这也是中国汽车企业突破的一条路。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48V系统以其提升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的能力,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关注的焦点。如今48V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态势如何?这种变化讲给元器件应用带来哪些新的需求?
汽车电源架构不断升级趋势下,48V系统是否还有升级的必要?48V新型电气架构将给连接器带来什么改变?
英飞凌发布了2024财年财务报告,尽管面临全球半导体市场疲软,公司依然在汽车电子、AI服务器和碳化硅领域取得亮眼成绩;中国市场的营收再次获得显著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应用市场的不断增量,连接器制造厂商不断推出高性能的连接器产品,满足不同场景的高速连接需求。
深耕磁集成领域多年,铭普光磁有哪些成功量产的磁集成方案?目前在实际量产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深耕,铭普光磁在新能源汽车磁集成产品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面对新一轮电源技术革命浪潮,铭普光磁将如何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