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辉阳光获国开行青睐 李仙寿谈行业看法
2013-03-25 14:22:26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5455
【哔哥哔特导读】近日,昱辉阳光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一份15年期的3.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作为中国光伏业的最大“债主”,国开行此番“输血”,颇为引人关注。
摘要: 近日,昱辉阳光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一份15年期的3.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作为中国光伏业的最大“债主”,国开行此番“输血”,颇为引人关注。
近日,昱辉阳光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一份15年期的3.2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协议。作为中国光伏业的最大“债主”,国开行此番“输血”,颇为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开行董事长陈元曾表态,将防范光伏产业风险,对光伏产业在新增贷款的增量上进行控制。
“现在国家也在看,有什么公司能在未来的环境中生存下来。”3月22日,昱辉阳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CEO)李仙寿告诉记者。
昱辉阳光的2012财年四季报显示,公司的硅片和组件出货量为713.2MW,环比增长33.9%,同比增109.8%;净营收3.065亿美元,环比增长40.5%,同比增63.3%。不过,2012财年全年依然没有实现盈利。
昱辉阳光创始人兼CEO李仙寿
生产外包避“双反”
记者:欧盟对华太阳能“双反”初裁将近,昱辉打算如何应对?
李仙寿:有一些本地制造分开的,我们会外包出去。我们在欧洲有50%左右的产能,在亚洲其他地方会有50%左右。要全球化,你的供应链就必须是全球的。我们会选好几个地方,包括中国台湾、印度、东欧或德国这样位置好的地方也有。
记者:欧盟和中国光伏“双反”战,对昱辉乃至整个产业有何影响?
李仙寿:对整个行业来说,“双反”会增加成本,降低需求。欧洲“双反”后成本上升,许多顾客取消了建造电站的计划,需求少,就加剧行业竞争。对我们来说,要抓住多晶硅领域的“双反”,把多晶硅厂迅速开起来。同时,抓住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加快海外代工全球化布局的步伐。
比如,我们在印度有加工厂,为印度提供组件。南非我们也将开辟一个本地制造厂,马上会进入投资计划。沙特、巴西、阿根廷都会有本地化的生产需求,在本地化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套管理方法。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内太阳能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脚已跨到国外市场,另一只脚在中国。这是我们的特征:本地制造,本地服务,本地销售。
记者:昱辉目前的多晶硅综合成本是多少?
李仙寿:新的一万吨生产线,我们的(多晶硅成本)目标是18美元/公斤,实际数据还要运行一两个月出来。
多晶硅价格去年12月达到最低点。这个最低点太过了。我认为,全世界的水平会在20美元/公斤上下波动。
[#page#]
“跳开产能概念”
记者:今年昱辉是否还会继续扩产?
李仙寿:不会。现在全球光伏所有环节的产能都已够大。需求的增长也由于贸易保护或政府补贴下调,陷入停滞,不会像过去那样出现50%~100%的增长。
记者:那么今年的产能目标是多少?
李仙寿:现在要跳开产能的概念。我们是比较早走出产能这个圈子的。我们在全球的代工能力很强。起码在七八个国家有代工厂,我们的产能已是灵活的了。有多少需求,我就能制造多少,这一点没有大的问题。
记者:最近昱辉和国开行签了3.25亿元的贷款协议,在整个行业资金疲软的情况下,昱辉是如何拿到这笔贷款的?
李仙寿:银行有很严谨的评估系统,我们是行业里相对走得较稳健的,去年营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只降了1.6%。毛利也转正了。今年的营收可能会有30%~50%的增长。相对其他公司,我们对今年的展望是乐观的。你有机会,银行会支持。
记者:营收计划增长30%~50%靠什么?
李仙寿:我们今年主要还是靠增加组件比重来拉动。组件的比重至少会增100%,我们基本会进入全球组件出货量前三前五的位置。组件的营收增加值比我们之前做上游硅片时大。我们去年硅片出货量是超过2.2GW,英利是2.3GW不到一点。今年硅片我们计划出货达到3GW。这样,昱辉在硅片环节的全球占比将超过10%。
记者:3GW的硅片多少是自用,多少是给其他厂?
李仙寿:一半(自用)。我们的硅片现在大陆也不太卖了。由于种种原因,下游的组件厂非常艰难。我们的硅片还是卖给韩国、中国台湾这些相对稳健的客户。
曾是尚德最大供应商
记者:最近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昱辉作为上游供货商,对尚德的供货量有多大?有多少应收账款?
李仙寿:几乎为零。我们过去曾是尚德最大的供应商,但从2010年开始转型,我们就对国内大的竞争对手限制了出货。我们同时意识到了行业有巨大风险,对付款条件差的都不愿做了。因此对尚德没什么应收账款。
记者: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对昱辉没有什么影响?
李仙寿:不能说完全没有,大概总数在200万元不到。算是小的坏账,大的没有。
记者:尚德宣布破产重组被视为对全球光伏行业去产能化的标志性事件。你如何看未来国内光伏的兼并重组?
李仙寿:首先兼并重组不会去产能,因为机器、生产线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如何重组,机器不会消失。重组反而会增加产能。重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债就变成股份了,资本投入加大了,你会向银行要更多钱,等于加大了对这个行业的固定投入。3-5年,假如市场没有50%的增长,要做到供需平衡是很难的。在中国,供大于求的局面会维持很长时间,去产能或扩大市场盈利是不现实的。我认为整个行业5年内不会有整体盈利。
记者:光伏企业该怎么应对?
李仙寿:还是要到竞争环境相对温和的地方去,或是个性化差异化经营。比如开发更高端的产品。
比方说,我们的260瓦多晶硅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可以高0.1美元/瓦。大家都能做的东西就无法产生高毛利。研发未来可以增加盈利。另外就是增加服务。还有就是本地化,躲开贸易地雷。
[#page#]
“不赊账、不降价”
记者:昱辉怎么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李仙寿:我们在国内的出货量很小,去年不到100兆瓦,占我们总出货量大概10%。
记者:不看好中国市场的应收账期?
李仙寿:完全正确,因为国内光伏电站什么的做的人多,会有三四百家组件厂,一次投标会有几十人,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环境下无法谈到好价格,不能拿到好的付款条件。中国的许多电站投资人刚进入这个行业,对产品的鉴别能力很低,看不出好坏差别。用招标的方式,只能看到价格,不能看到产品价值。这是我们不看好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原因。
记者:昱辉表态不赊账、不降价。这会否导致国内市场份额萎缩?
李仙寿:我们在国内比较难拿到订单。现在的太阳能企业资金都比较紧张。看一个项目能否实现正的现金流非常直观,一般国内的项目如果附加条件不好,我们就不会去做。
记者:你曾说会做一个新的多晶硅改造项目,可以把成本降低到10美元/公斤。进展如何?
李仙寿:这个方面现在比较成熟的就是西门子改良法以及流化床技术。流化床现在有公司宣称可以做到10美元/公斤。我们也有多晶硅储备技术。但有了采用新技术的多晶硅产能,老的产能怎么办?这相当于过去电灯泡和荧光灯的关系。对新的技术拥抱太快有时反而是打击自己。现在不是要急于把成本降下来,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把产品价格提升起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虽然出货量大幅增长142.5%,但昱辉阳光仍未实现盈利。昱辉阳光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受制于多晶硅业务的不佳,经营亏损达1.79亿美元。
昱辉阳光宣布将向泰国Energy Absolute PCL公司提供63MWVirtusII光伏组件。
新推出其自己的微型逆变器,称之为“MicroReplus”,光伏制造商昱辉阳光表示,已经在七个国家获得产品销售认证。
汇金中概太阳能指数(SLR10)上涨7.1%,报226.28点,成分股多数上涨,英利绿色能源涨11.38%;阿特斯太阳能涨10.73%;赛维LDK涨10.14%;昱辉阳光涨8.85%;韩华新能源涨5.31%;天合光能涨4.84%;晶科能源涨3.72%。
为了说服贷款方进一步出资,昱辉阳光近日推出了融资账本,该公司称,这为其业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这尤其将有助于欧洲及美国业务更快地获得融资。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国际上首家采用浇铸方法实现铸造类单晶硅片商业化生产的公司。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