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企业包围光伏电站 供应链趋封闭化运营
2013-04-19 21:17:42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4359
【哔哥哔特导读】分析我国目前参与光伏电站投资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其他以能源为主业的央企、以电站带动中上游业务的一体化光伏制造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纯粹的投资者。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正越来越趋于封闭化运营。
摘要: 分析我国目前参与光伏电站投资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其他以能源为主业的央企、以电站带动中上游业务的一体化光伏制造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纯粹的投资者。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正越来越趋于封闭化运营。
分析我国目前参与光伏电站投资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其他以能源为主业的央企、以电站带动中上游业务的一体化光伏制造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纯粹的投资者。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正越来越趋于封闭化运营。
无论从主管部门确定的装机容量还是行业研究机构的预测来看,今年国内的光伏应用终端都将得到快速发展。由此,中国很可能将超越德国成为第一光伏应用大国。
巨量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对于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无疑有所帮助。但是,如果按照上述市场玩家的构成来看,这些需求的释放可能与行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无缘。
有报告认为,这种增长并不会惠及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只有兼具实力和关系的企业才能从中获利。换句话说,尽管今年国内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但真正对市场开放的需求,可能只是一少部分。
封闭化运营仍在加重。当前,多地均推出了大力发展光伏应用终端的计划,并或多或少给予了一些额外激励,但也对获取这种奖励设置了一定的前置条件,轻者要求项目企业在本地注册,重者要求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等。
地方政府这一新兴势力,将是供应链进一步封闭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得原本还保持开放姿态的一些央企以及纯粹的社会投资者出于利益考量,也不得不加入到封闭的阵营。
目前可能还很难就此对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做出更多分析和预测,但毫无疑问,其影响将是长远的。研究供应链的专业人士认为,一些企业依靠各种力量提前锁定变化性,使得企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运行,不但会削弱企业自身竞争力,对整个行业而言,可能还会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封闭的供应链
这这种增长并不是惠及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只有兼具实力和关系的企业才能从市场的增长中获利
根据NPDSolarbuzz发布的最新报告,2013年全球的光伏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1GW,在去年29GW的基础上略有增长。其中,中国将首度超越德国成为最大的的光伏消费国。
不过,对于中国这个“复杂”的市场而言,可能正如NPDSolarbuzz此前的一份报告中的表述,这种增长并不是惠及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只有兼具实力和关系的企业才能从市场的增长中获利。
从现有的迹象来看,对于想在国内市场生存的企业而言,可能正应了那句俗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既有类似保利协鑫与英利集团这种资源互换者,也有那些激进的下游主义者,冀望于以一己之力来支撑自身的中上游业务。更具“杀伤力”的,则无疑是那些携行政资源开拓市场者,这既包括一些二三线企业,也不乏一些体量较大者的身影。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国内光伏市场的企业竞争形态,带来的最主要影响将体现在供应链方面,这既包括对行业供应链的影响,也包括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page#]
就行业供应链而言,形形色色的依靠第三方甚至是行政力量来增加企业竞争的筹码,对整个市场环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破坏,这种影响是偏负面的。
即便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尽管短期可能有利于其生存,但长期是否有利,可能还有待观察。
在一些研究供应链的专业人士看来,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其最主要的是要应对市场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而现今一些企业依靠各种力量提前锁定变化性,使得自己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运行,不但会削弱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即便对整个行业而言,也可能会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激进的下游主义
尽管对于冀望于通过进入下游来带动中上游业务的企业而言,超日太阳事件已经为其上了生动的一课。但对于一些激进主义者而言,可能这种教训并不足虑。
其中典型的例子无疑于中环股份。该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环能源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政府于3月19日签署《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中环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框架协议》,计划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累计投资200亿元建设2000MW光伏电站项目,其中2013年至2014年400MW,2015年至2018年每年400MW,项目开发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实施。
上述公告还显示,这2000MW(2GW)光伏电站项目是7.5GW光伏中心项目的一部分,后者可追溯至2012年8月披露的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即与SunPowerCorporation、内蒙古电力、呼和浩特金桥城建合作设立一家合资公司,于2017年前在内蒙古开发建设7.5GW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
其实,早在中环股份在去年8月份对外公布这份7.5GW的电站投资协议后,就曾被外界质疑为可行性不高。而从其上述公告来看,外界的这种质疑几近成真。截至中环股份发布本次公告日,上述四家公司酝酿成立合资公司的最新进展是“合资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成立前的审批程序”。
或许,正是因为上述合作项目的推进缓慢,中环股份才决定甩开合作伙伴,先期单干。但此次2GW项目的命运如何,仍然是未知数。
对于中环股份而言,首当其冲的仍然是资金问题。中环股份2011年营收为25亿元,净利润为1.8亿元;而据其2012年的业绩显示,2012年实现净利润仅为624.62万元,同比下降96.58%。显然,从中环股份自身的财务情况看,很难独立支撑如此巨大的投资项目。
而从资金链上看,也不容乐观。中环股份2012年三季报显示,其短期借款高达25.15亿元,
比2011年末的11.09亿元大幅攀升126%;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也进一步增至74.06%。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中环股份正通过定向增发、发债等手段多方筹资。根据其获批的增发方案,中环股份两家大股东中环集团以及渤海信息基金将分别认购3254.68万股,1.22亿股,两公司总计认购约1.55亿股,共募集资金近19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而在3月初,中环股份公告,拟向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融资3亿元,用于生产经营,期限一年,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
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萎靡不振的光伏业务,中环股份的管理层打定主意向下游拓展以“自救”,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也让其前景变得更加模糊。
大佬的“资源互换”
与中环股份的自救方式不同,一些行业大佬则采用了强强联合以及资源互换的办法。
3月20日,英利和保利协鑫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在产业链的各端进行全面合作,以期继续降低成本。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地位,在产业链优势分工、硅片产能配套和供应链业务以及电站合作开发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进一步解释了此次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协鑫可以给英利的电池供应商供应硅片,英利将电池片买回来后做成组件又可以将它卖给协鑫的各个电站,双方的合作是多方面的,而不是简单的原料采购。”王亦逾称。
在王亦逾看来,两家企业是深度合作,不是买硅料那么简单,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双方资源,合作也没有任何排他性。“比如以后市场继续回暖,我们还要扩产时,会互相考虑对方的节奏,原来我们是完整产业链,但现在可能硅片我们买保利协鑫的,他们的硅片厂会建在离我最近的地方,帮我们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目前英利正在搭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以进行光伏产业链整体资源的组合。
这也是英利之所以与保利协鑫进行深度合作的原因之一。
[#page#]
有评论认为,打造光伏行业坚强的供应链,是英利和保利协鑫双方此次合作的最终目标,这次合作也将为我国光伏企业开展合作提供一个全新的模式。
数据显示,英利在2012年出货量达到2.3GW,位居全球行业第一。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表示,基于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积极展望,今年预计出货量将在3.2-3.3GW之间,同比增长40%。此外,英利开始推进“334”战略,即未来业务组成中30%地面电站、30%屋顶电站、40%独立系统,市场触角从欧美等传统市场延伸到日本、南非、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第三只手
近期,随着中央高层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视,一些地方也闻风而动,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推动光伏应用的规划,这其中包括江苏、合肥、江西等省市。
比如江西省在2012年10月份出台了《支持光伏产品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统筹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独立发电和照明等应用示范项目,以及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设。
来自江西省财政厅的最新消息则显示,江西省财政日前投入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奖励2012年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而此笔资金为继该省2012年10月份出台《支持光伏产品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后,财政部门下达的首笔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奖励资金。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方案还表示,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并使用江西本省光伏终端应用产品。并将对符合条件的各类项目,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补贴。
而纵观各地推出的方案来看,均或多或少对本地财政奖励项目提供了一定的附加条件,这也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本地企业受益。
供应链的挑战
尽管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专业分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追求大而全的垂直化并不可取,只是危机环境下的权宜之计。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光伏行业主要的供应链却逐渐趋于封闭,正从原有的上下游明确清晰的链条渐变成只有上下游两端,而原本的中游部分,则面临着被整合的局面。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个别企业较好的生存境遇,则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更正面的实例。
以正泰集团为例,其在甘肃永昌的100MW光伏电站于今年2月份正式并网发电。作为正泰集团在国内已建成的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整个项目从光伏组件到配电柜、逆变器、变压器等高低压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电缆,均采用了正泰集团的设备。而与其封闭性供应链相对应的,则是正泰集团的太阳能板块2012年赢利1.3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12年正泰销售太阳能组件600MW,销售额40多亿元。其中,产品售价同比下降50%,销售额为28亿元,比前年有所下降;工程建设15亿元左右。
有市场人士认为,国内目前的市场状态,对供应链的影响已显而易见,既包括对行业的影响也包括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即便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尽管短期可能有利于其生存,但长期是否有利,可能还有待观察。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最主要的是要应对市场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而现今一些企业依靠各种力量提前锁定变化性,使得自己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运行,不但会削弱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即便对整个行业而言,也可能会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与前两种还相对温和的、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市场的方式相比,一些企业借助于第三方的强制性力量来推进市场的方式无疑更为可怕。”上述人士表示。
地方推手
地方政府的加入,将使得原本就已经趋于封闭化运营的行业供应链进一步走向极端
对于整个光伏行业的供应链而言,地方政府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视。
更多的迹象显示,地方政府正在频频发力光伏终端应用领域。
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就表示,将以光伏推广应用为抓手,不断完善标准、政策、规划、宣传四大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无独有偶,来自江苏省发改委的信息也显示,该省今年将力争光伏并网容量超过200MW,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容量超过600MW。并且正着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无锡、南京等8个城市的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申报项目规模超过1500MW。
出台类似措施的其他地区还包括光伏大省——江西,该省财政日前投入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奖励2012年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起到激励作用,不少地区均对光伏电站项目给出了额外的电价补贴,比如,合肥此次就规定,将按照目前发电企业1.15元每度成本的盈亏平衡点进行测算,每年按其年上网发电量给予0.25元每千瓦时补贴,每年按该项目实际上网发电量给予管理公司0.02元每千瓦时补贴。
[#page#]
不过,这些地方新政所释放出来的应用需求,可能并不能否惠及所有的组件企业,大多数均对享受激励措施的项目设置了一定的前置条件。相对容易的要求在本地注册、纳税,更进一步的则要求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生产的组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地方政府的加入,将使得原本就已经趋于封闭化运营的行业供应链进一步走向极端。“如果考虑地方政府这一新兴势力的加入,绝对是推动供应链进一步封闭化的重要力量,这使得原本还保持开放姿态的一些央企以及纯粹的社会投资者出于利益的需要,也不得不加入到封闭的阵营。”
陆续发力
细心者可能发现,在全国“两会”后,新华社推出的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特稿中有这样一段话,李克强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他注意到,发达国家依靠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的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比例可以达到50%,而中国存在风电、光伏发电并网难的问题。李克强要求,智能电网不能只对大用户开放,而要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发展小规模、分布式发电。在他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已向单位、家庭的屋顶光伏发电开放,令人对未来能源前景满怀期待。
或许,正是在高层力推的背景下,一些“先知先觉”者也开始闻风而动。
在3月20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合肥市讨论并确定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上述实施意见称,合肥市将以光伏推广应用为抓手,不断完善标准、政策、规划、宣传四大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除了合肥之外,另一个开始发力应用终端的则是江苏省。江苏省表示,将以落实新一轮光伏应用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等国家分布式应用项目为渠道,结合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太阳能示范村创建,全面推进光伏应用。
作为这方面最早的探路者的江西省,则也有了最新的动作。据媒体报道,江西省财政日前投入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奖励2012年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此笔资金为继该省2012年10月份出台《支持光伏产品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后,财政部门下达的首笔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奖励资金。
江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称,“首批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投资3.2亿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4611kWp,将有力推进江西光伏应用市场建设和并网接入工程建设,并带动相关光伏企业发展。”
“分布式”先行
从各地推出的政策来看,分布式项目则成为了应用的重点,尤其是自发自用部分。
以江苏为例,根据该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公布的数据,今年全省将力争光伏并网容量超过200MW,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容量超过600MW。
简单对比来看,自发自用部分容量达到了单纯并网容量的三倍。显然,用户侧并网成为了政策的首选。
与此类似,在此次合肥出台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在满足光伏发电和安装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现有工业园区大型厂房、政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生态农业大棚等建筑,均应逐步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即在满足光伏发电和安装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利用建筑屋顶面积达1000平方米,均要同步考虑规划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既有建筑逐步实施改造建设。
合肥市发改委还介绍,合肥将努力建成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到2015年,力争光伏装机容量达500MW;建成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200个,安装各类太阳能光伏路灯、景观灯5000套,光伏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
地方保护隐忧
从最新流传的信息来看,对于光伏电站的电价补贴将有相应的下调,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部分补贴价格定为0.35元/度。由于补贴标准明显低于预期,加上成本高企,光伏发电运营商将面临两面夹击,这令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投资者的积极性。
不过,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为了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大都配套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合肥此次就规定,将按照目前发电企业1.15元每度成本的盈亏平衡点进行测算,每年按其年上网发电量给予0.25元每千瓦时补贴,每年按该项目实际上网发电量给予管理公司0.02元每千瓦时补贴。
不过,地方的补贴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大部分或多或少的对此附加了一定的条件。从此次合肥出台的实施意见来看,上述电价补贴来自于该市设立的光伏应用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是奖励在合肥市注册、纳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营企业。
而在2012年10月份就曾出台《支持光伏产品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江西省,则在实施方案中表示,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并使用江西本省光伏终端应用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各类项目,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补贴。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为补贴设置一定的门槛,以免肥水流入外人田,简单来看,可能无可厚非。但从大的方面讲,此举无疑是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更将对整个光伏产业的供应链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整个国内光伏行业的供应链已经渐趋于封闭化运行。而地方政府的助推,将加重这种趋势。长此下去,原本还保持开放姿态的一些央企以及纯粹的社会投资者出于利益的需要,也将被迫加入这个阵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全国最大海上光伏电站开工!光伏产业纷纷下海,这次,供应链的机会真的来了!
随着光伏能源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户外的光伏电站,还是户用以及工商业屋顶的大功率逆变器对设备的噪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对逆变器设备中最重要的元器件电感的噪音关注也是越来越高了。
在电站TOP20技术失效风险所引起的发电量收益损失中,连接器损坏和烧毁排在了第2位。那么光伏连接器具有哪些性能要求呢?安装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各个政策“力挺”下,光伏电站建设如火如荼,而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报告显示,在电站TOP20技术失效风险所引起的发电量收益损失中,连接器损坏和烧毁排在了第2位。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球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为480GW,2019年以来,包括印度、东南亚市场的兴起以及欧洲的复苏,全球光伏电站装机有望再上新台阶。
最近在阿根廷高查瑞315 MW光伏发电厂举行了成功典礼,该项目是该国乃至全南美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腾晖光伏发电为该项目提供了全部组件,目前正在进行电网连接和运行调整。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