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厂商复产尚早
2013-04-20 09:51:16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762
【哔哥哔特导读】对外双反也同样会重创我国光伏下游企业,因为欧洲市场仍是国内下游光伏企业的主要市场,依旧占据着近70%的份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认为,但谈复苏尚早,因为产能过剩和上网电价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 对外双反也同样会重创我国光伏下游企业,因为欧洲市场仍是国内下游光伏企业的主要市场,依旧占据着近70%的份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认为,但谈复苏尚早,因为产能过剩和上网电价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多晶硅厂商已沉寂多时,但今年年初以来的价格上涨以及中国将对进口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使得厂商迎来复产的动力。
知情人士透露,国内规模在3000吨以上的多晶硅厂都曾计划在4月底复产。记者获悉,包括中硅高科、赛维LDK、四川瑞能等多家大型厂商均在谋划复产。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硅高科”)副总经理严大洲告诉记者,中硅高科计划在4月底恢复部分多晶硅产能,目标是6000吨。
中国对产自欧美韩的多晶硅的“双反”调查被认为是国内多晶硅厂商的新机会。国内硅企认为,对进口多晶硅的调查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困境。
商务部原定的初裁公布日期在4月5日,但临近时却被推迟至6月底。严大洲称,初裁被推迟影响了多晶硅企业的复产计划,部分中小型硅厂不得不再等待两个月。
谋划复产
2012年9月,中硅高科做出一项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全面停产。中硅高科的实际控制人是央企中国冶金科工集团。2012年底,中硅高科的产能达到1.03万吨,仅次于保利协鑫的6.5万吨的年产能。
严大洲告诉记者,停产原因是因为市场价格太低,竞争太不正常。事实上,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统计,在整个2012年,中国90%的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
进入到2013年,多晶硅价格开始上涨,这挑动了部分多晶硅企业的神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已由2012年12月底的11.5万元/吨上涨至2013年3月的14.26万元/吨,涨幅达到24%。
赛维LDK总裁兼CEO佟兴雪告诉记者,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下游的价格随着上涨。不久前,赛维 LDK制定了一个1200人的招聘计划,被认为是复产的前兆。
另一个挑动多晶硅企业尽快复产的神经的是,中国对产自美国、韩国、欧盟的进口多晶硅“双反”调查将在4月初进行初裁。
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平均制造成本要比国外厂商高出近10美元/公斤。但通过征收较高幅度的反倾销、反补贴税率,这个差距将缩小,甚至消失。
[#page#]
这诱使国内上规模的多晶硅企业开始谋划复产。今年3月份以来,中硅高科便开始复产前的准备。严大洲称,公司正在给系统打压,预热计划逐步恢复产能,初始目标是6000吨。
与此同时,四川瑞能、赛维LDK等其他大的多晶硅厂商也纷纷筹划复产。知情人士称,国内年产3000吨规模以上的多晶硅厂原本的计划都是在4月底,5月初复产。
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四川瑞能”)也计划在4月复产。四川瑞能由英国Renesola Ltd(瑞能有限公司)独资设立。
Renesola Ltd是一家在美国纽交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版两地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旗下在中国还拥有太阳能下游企业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接近四川瑞能的人士透露,该公司亦计划在4月复产,若一、二期生产线全部复产有望实现1万吨/年的产能。
暂时停滞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全国有产量的多晶硅企业有57家,但截至目前仅有三四家依旧在产。
目前,除了中硅高科等少数几家大企业依旧不改当初制定的复产计划外,众多中小型多晶硅厂商均不得不暂时放弃复产计划,再等待两个月。
严大洲称,生产线再次开工需要一个过程,短则半月,长则一个月以上,并且开工之后再次停产的损失会比现在继续停产的损失要大。
迫使中小型企业不得不暂时停滞复产的原因是,原定4月初公布的中国商务部对进口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初裁结果被推迟至6月底。
“原计划是4月初有结果,因此我们都准备好开工。若初裁公布了,进口的多晶硅因为税率的原因将会大幅减少,国产的多晶硅就有活路了。”一位中型硅企总经理称。
2012年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这项调查促使欧盟、美国及韩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多晶硅。保利协鑫一位高管称,进口的多晶硅价格远远低于中国企业的成本价,导致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根本无法生存。
今年2月份的数据显示,来自韩国、美国和德国的进口多晶硅占中国总进口量的87.5%,进口平均单价分别为19.87美元/公斤、12.57美元/公斤、21.6美元/公斤。而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成本价多在30美元/公斤以上。
不过,中国商务部将初裁日期推迟至6月底,旨在“反制”6月份即将公布的欧盟对中国光伏下游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通过初裁的可能性很高,一旦中国下游企业被征收高税率,中国也将正式公布对进口多晶硅的初裁结果。”知情人士称。
严大洲透露,商务部对产自欧盟、美国、韩国的进口多晶硅的调查早已准备就绪,只等合适时机对外公布。
“目前来看,6月份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复产时机,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一些前期的准备,等着欧盟的初裁结果,等着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上述中型硅企总经理说。
[#page#]
“钱”景不明
但至少从目前看来,国内的多晶硅企业依旧面临着进口多晶硅产量的低价倾销。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2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7991 吨,环比增加17.7%,同比增长4.9%。这是自2011 年以来,除2012 年9 月之外单月进口数量最多的月份。
进口单价方面,2 月份多晶硅进口均价大幅下挫至17.7美元/千克,同比下降37.1%,较2012 年全年均价下滑30.2%。
2月份,中国进口多晶硅主要来自韩国、美国和德国,3个国家占总进口量的87.5%。其中从韩国进口量为1422吨,占总进口量的17.8%;从美国进口量为2860吨,占总进口量的35.8%;德国进口量为2713吨,占总进口量的33.9%。
保利协鑫高管认为,即便6月复产,依然很难卖出好价钱。因为现在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导致国内多晶硅的价格依旧低于成本价。
“国外的多晶硅成本在20~30美元之间,但出售给中国的多晶硅产品价格不到20美元/公斤,在这个价格下,复产了也只会亏。”该高管说。
目前,国内70%以上的硅料供应均来自保利协鑫。上述高管坦承,保利协鑫尽管成本已经很低,但依旧亏损。2012年,保利协鑫净亏损35亿元。
严大洲坦承,现在的情况比预期的要差很多。一方面对进口多晶硅的初裁没有落实;另一方面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被降低。
今年年初,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对下一步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案。此前,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在1元以上。《意见稿》对分布式发电和大型地面电站发电进行了区分。其中,大型地面电站根据各地光照条件的不同,分成四类资源区,施行0.75~1元/度4个区间上网电价。
“这个政策降低了电站企业的积极性,相应也就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下游电池及组件企业出货量可能降低,进而影响到上游硅料的采购。”保利协鑫高管说。
6月份,欧盟将公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初裁结果;与此同时,中国或将采取反制措施,公布对进口多晶硅的初裁结果。
对外双反也同样会重创我国光伏下游企业,因为欧洲市场仍是国内下游光伏企业的主要市场,依旧占据着近70%的份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认为,但谈复苏尚早,因为产能过剩和上网电价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日前,隆基股份官网公布了单晶硅片的最新报价,156.75、166尺寸的单晶硅片价格不变,与之相对的则是多晶硅片的不断下调,以及通威太阳能多晶电池片价格的大幅下降,降幅达0.07元/W。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光伏巨头FirstSolar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对薄膜太阳能前 景的关注,据该公司宣布,其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首次超越多晶硅组件,达到创纪录的18.6%。
它是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两个相互独立、测量方向相互垂直的敏感元的测量模块,是由多晶硅微加工表面工艺制成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由硅片表面的弹性结构支撑起的质量块下面贴附电容的一个极板,电容的另一极扳固定。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用单脉冲镭射直接在衬底上将液态硅墨水打印成能用在电路中的多晶硅,且用镭射打印的薄膜电晶体比传统多晶硅导体更具有灵活机动性。
目前太阳能电池按照所使用的原料、构造及制造方法分为数种。其中,结晶硅类太阳能电池多指以硅半导体基板为原料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此外还有非晶硅类太阳能电池,此类电池以与液晶面板相同的薄膜制法为基础,都是在玻璃基板而非硅基板上蒸镀非晶硅制造的。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大,表面复合严重。此外,与半导体级硅片相比,太阳能级单晶硅和多晶硅体内存在大量的杂质和缺陷,而这些杂质和缺陷会充当复合中心,增加复合速率。表面复合和杂质缺陷复合会显著降低少子寿命和太阳电池性能......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