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晶龙集团的光伏破冰法则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晶龙集团的光伏破冰法则

2013-05-17 09:48:45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902

【哔哥哔特导读】在应对光伏寒冬的的战场上,晶龙集团打的相当出色,公司瞄准市场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仅保持了传统主营业务的龙头地位,更将发展的触角向终端延伸,在2012年的“寒冬”中冲破光伏困局,实现净利润1.68亿元。

摘要:  在应对光伏寒冬的的战场上,晶龙集团打的相当出色,公司瞄准市场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仅保持了传统主营业务的龙头地位,更将发展的触角向终端延伸,在2012年的“寒冬”中冲破光伏困局,实现净利润1.68亿元。

关键字:  晶龙集团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

结构调整:晶龙瞄准市场快转型

——看光伏产业巨头怎样冲破“市场寒冬”

在应对光伏寒冬的的战场上,晶龙集团打的相当出色,公司瞄准市场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仅保持了传统主营业务的龙头地位,更将发展的触角向终端延伸,在2012年的“寒冬”中冲破光伏困局,实现净利润1.68亿元。

晶龙集团的光伏破冰法则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任丙彦(左二)在给员工授课。

瞄准市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世界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进化的法则,也是企业生存的法则。光伏市场进入寒冬,市场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不再是企业生产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应生产什么。原来形势好的时候,一些次品都能卖掉。现在市场挑剔了,如果企业不能应对市场的挑剔,不能站在市场的前沿,那就会处于一种被动局面,所以必须瞄准市场,不但瞄准当前市场,更要瞄准未来市场。”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说。

为适应市场需求,晶龙集团总是在第一时间内派遣工作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依托科技创新,积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主管生产和市场的晶龙集团副总经理安增现介绍说,“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6寸和6.5寸的产品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晶龙准确判断出8寸的单晶硅片将成为单晶硅片市场的主流产品。因此,我们决定全面铺开生产8寸以上的单晶硅片产品。”前几年,晶龙集团主要是生产6寸和6.5寸的单晶硅片,但是到了2011年,晶龙集团生产的单晶硅片开始以6.5寸和8寸为主,分别占比为70%和30%。“而到了2012年,6.5寸的单晶片所占比重进一步减少到40%,而8寸的单晶片则占到生产比重的60%。”安增现表示,短短一年之内两者所占比重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这正是晶龙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的结果。

在增加8寸单晶硅片产量的同时,晶龙集团还正在逐步提高单晶直角片的生产比重。直角单晶硅片是在原有的6.5寸单晶硅片基础上,延伸对角线,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硅片面积,提高电池片的光照面积,从而能够提高硅片的单位面积转换效率。“虽然8寸的单晶直角硅片成本要比6.5寸高7%,但是售价比6.5寸要高出10%左右,实际上企业的利润增加了3%。”目前,晶龙集团的8寸单晶硅片已经占到了生产比重的80%以上,并将进一步提高。

[#page#]

硅片产品迅速转型升级离不开晶龙旗下阳光设备公司领先市场引导市场的研发实力。“生产大直径硅棒(片),要有大直径的单晶炉。”集团副总经理、阳光设备公司总经理边志坚介绍说,随着光伏市场的变化,我们投入少量资金对集团原来的旧单晶炉进行了升级,多年来研制出了具有自主产权的CZ-80、CZ-90、CZ-120、CZ-150等多种型号直拉单晶炉。其中,自主研制的CZ150型全自动单晶炉可实现最大10寸单晶硅棒的批量生产,投料量达到150公斤以上,远超出此前120公斤投料量的国内最高水平,从而使拉制直径和投料量均达到国内最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紧跟市场潮流,调整产品结构,储备超前技术,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使晶龙各项产品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能做到快速调整,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多年形成的集群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谈到。以前晶龙集团以生产太阳能单晶硅片为主,规模做到了世界最大。但这样的产品结构,只能处于整个光伏产业的最底端,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在市场剧烈震荡的危机时期。规模做大了是基础,但还不够,关键还是要做强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航母,形成相互联动促进的产品结构体系,才能克服市场瓶颈。于是,围绕主导产品单晶硅生产,晶龙集团横向扩展产业链,催生了与主业相关的一批横向延伸企业,如高纯石墨加工厂、高纯石英坩埚厂、精细化工厂、多晶硅选料厂、单晶炉制造等服务群体。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本来需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转变为自主生产,大大增强了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的迅速调整助力加油。”贾二英表示,晶龙具备了科研、生产、维修、贸易、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集团内部相互联动、互相促进的产品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科技企业群。这一切都为企业能够迅速调整结构,生产出市场看好的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变经营扬长避短向优势要效益

光伏市场进入危机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恶性竞争相互压价,造成价格倒挂。这导致中国60%-70%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晶龙集团及时改变经营策略:采取有效措施,保生存、渡危机,取得了可喜成果。

主管生产和市场的晶龙集团副总经理安增现介绍说,“应对市场危机,生存的最好方法就是迅速暂停不赚钱的生产线,依靠集团的优势项目,能够赚钱的生产线要开足马力,利润赚的越高,企业生存的几率就越大。”晶龙集团在光伏危机的这个特殊时期里,不仅仅大幅度减少非生产性开支,而且还通过节能减排等方式暂停不赚钱的生产线,生产性开支节约近60%。“比如,我们把原来的6寸、6.5寸小角硅片除有订单外不再生产,主攻8寸的单晶直角片。但是作为晶龙集团最赚钱的业务,晶龙线切却全年始终满负荷生产,2012年,晶龙集团生产单晶硅片1.87亿片,仅线切一项创造利润近亿元。”据了解,2012年至今,晶龙集团的线切生产线依然是满负荷运行,上半年的订单目前已爆满。

偌大的厂房里所有硅片线切机正在满负荷生产,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根根硅棒经过线切机切割,变成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硅片,硅片经过清洗、检测,被快速封装发货……4月25日,笔者在晶龙集团宁晋硅片制造部切片三车间看到这样一番场景。在光伏市场寒冬中,很多太阳能企业都陷入亏损、裁员、停工、倒闭的境地,而在这里却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这里怎能一枝独秀?

“当业内还在用105-110微米的钢线时,晶龙已经推广使用了100微米钢线,这使晶龙切片生产环节出片率高、质量好,每公斤硅棒总能比别人多切出二三片硅片。拿现在一片8寸的硅片8元计算,多出二三片,就能多挣一二十元,单片已经比业内降低成本3毛多钱。”安增现告诉笔者,“没有科技创新的干劲,是很难领先别人一步的。现在我们已研发使用90微米钢线切割工艺,这开创了线切领域的先河。”使用90微米的钢线切片能够使每公斤硅棒又多出一个硅片,每年可为晶龙集团多创造利润上千万元。据了解,目前8寸单片单晶硅片价格从2011年初的30多元猛跌到了现在的8元左右,很多企业生产一片单晶硅片甚至还会赔几毛钱。在竞争中,晶龙的线切技术优势明显,成为了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锻造出了拥有比别人多赚一毛钱的能力,别人不能接、不敢接的订单晶龙都有底气接。于是,台湾、天津、内蒙古等自己有线切机的大型企业纷纷把切片业务交给生产成本更低的晶龙,使得晶龙集团今年上半年的订单已经爆满。可以说,硅片代加工业务为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市场危机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三角债,使资金链断裂,而代加工只赚不赔,不欠账)。

另外,2012年,由于光伏产能过剩,产品价格竞争激烈。有的亏本赚吆喝,或舍本占市场,而晶龙集团尽力不干亏本的买卖,对高耗落后的设备进行了叫停,对有价值的设备自主进行了升级改造,大胆改变经营策略。

[#page#]

晶龙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光伏市场进入危机后,拉晶由暴利变为微利,甚至生产就亏损。由于原料降价,拉晶成本中耗电占30%,而晶龙单晶硅生产基地在东部,仅用电成本就比西部地区高出16%。也就是说,要想拉晶获利,就必须在拉晶节能上做文章。于是,晶龙对用了10年以上的近百台高耗能70炉和部分落后的设备予以淘汰、停产,对有价值的100多台炉子进行了升级改造;对生产基地逐一进行严格考核,与市场对标,将资源优先配置给有竞争力的单位;对竞争力较弱的单位,暂时停下来练内功。在集团内推行市场化经营。对优质客户、战略客户进行了认真梳理、重点合作,重点对待。对一些大客户,给予价格、回款方式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追求长期合作。对优质的日本市场,进行重点开发。

企业经营的转变,充分调动了各公司的积极性,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各公司由等客户上门变为主动寻找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迎战危机中使晶龙处处充满了活力。

升级转型构建稳健的运营路径

2012年8月7日,晶龙晶澳公司宣布已与英国AShadeGreener(ASG)公司签署供货协议,将为其提供47兆瓦太阳能模块,晶澳光伏组件打入英国市场。

今年1月30日,晶龙晶澳公司为美国田纳西洲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项目提供了9.5MW的光伏组件,总计33600块高性能组件。

3月14日,晶龙晶澳公司为西门子在以色列的5个太阳能项目发货35MW光伏组件,总计122936个高性能多晶光伏组件,每个平均输出量为290Wp。

3月21日,晶龙晶澳公司为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提供2MW光伏组件,总计7150块晶澳高性能多晶组件。

……

2011年,晶澳虽然在太阳能电池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产品也在业界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口碑,但晶澳的业务营收模式并不稳定,浮动较大,同时面临客户消失的风险。原因有两个,其一晶澳的客户大部分来自中小型组件公司,数量很多,但相对而言,这些客户的市场开发能力却不强,资金能力也不强。这对晶澳业务影响很大,造成晶澳的营收浮动也较大。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客户群正在逐步消失。这些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弱,遇到危机很容易出现状况而最先退出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晶澳转型迫在眉睫。晶澳公司执行董事长靳保芳指出:“面对当前的危机,我们自己的出发点和出路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企业升级转型。”董事会提出战略转型策略,希望通过向组件的转型,为晶澳带来更稳健的营运模式。

2012年,“柏树”研发成功。其中,单晶硅、多晶硅、准单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9.5%、17.8%和18.8%,是在同等条件下全球转化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6月13日,晶澳携其新推出的“cypress”系列电池产品及组件产品亮相德国举办的光伏展会,组件产品以极佳的性价比获得了同行好评;7月底,新研制的156单晶高效组件实现量产,该组件的最高效率可达到16.21%,年累计输出比普通组件多出5%,成为全球首家基于P型电池技术量产260/265W组件的厂商。9月份,晶澳携高效组件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展会;11月,晶澳又推出156高效直角单晶组件产品全面通过德国权威机构TUV莱茵测试,并正式投入量产。新品156高效直角单晶组件的量产主流功率档为270W,最高功率超过275W。这是目前业界采用P型电池技术60片电池组件最高功率。新品组件的最高转换率可达16.82%,其年累计输出率比普通组件多4%,系统端可节约超过2%的运输成本、占地成本以及设备材料成本。今年第一季度开始,该公司新产品“MWT”高效光伏电池正式投入量产,其多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为18.1%,最高可达18.6%;单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为19.6%,最高可达20%。目前,成为日本市场抢手货,首季销售近100兆瓦。

转型组件后,晶澳大部分电池供应其自身组件的生产需求。在高效电池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组件转换率也得到保证,成为业内效率最高的组件品牌之一。电池与组件结合可以充分证明产品优势,对电池错位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产品有了技术和质量保证,就不愁没有市场。”转型之前,晶澳的主要市场在中国;转型之后,晶澳一步跨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并与MEMC、西门子、东芝等在光伏市场有影响力的客户与晶澳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2012年,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太阳能组件产能达2000MW,出货量排名进入全球前十。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发展,晶龙晶澳公司已经成功转型为主要的组件企业,完成了主营业务由电池向组件的转型,品质、价格等指标进入光伏产业的第一方阵。如今,晶龙集团早已改变了单一依靠生产单晶硅片为主的格局,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企业一举跃升到了光伏产业的最前端。

光伏危机带给国内光伏行业的不应该仅仅是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等负面情绪,应该还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晶龙集团正是依靠敏锐的嗅觉,化危机为机遇,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下大力气发展优势项目,并不断向终端延伸构建主业新格局,才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延展
晶龙集团 市场需求 优化产品结构
  • 晶澳太阳能获5.5亿人民币贷款

    晶澳太阳能获5.5亿人民币贷款

    天公布晶澳太阳能与本公司关联方企业晶龙集团已经获得中国交通银行5.5亿人民币的信贷额度。

  • 晶龙上半年赢利 光伏现回暖迹象

    晶龙上半年赢利 光伏现回暖迹象

    据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之一晶龙集团官网7月22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除去晶澳公司,集团公司及集团控股公司共实现净利润8930万元。

  • 晶龙集团以10%年息向员工集资 一人至少2万元

    晶龙集团以10%年息向员工集资 一人至少2万元

    在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关闭之后,各光伏企业可谓融资有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晶龙集团为偿还银行贷款,正在以10%的年息向员工集资。

  • 冲破光伏“阴霾” 晶龙势不可挡

    冲破光伏“阴霾” 晶龙势不可挡

    河北光伏巨头晶龙集团战略重心从传统市场的欧洲区,转至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地区的新兴市场。去年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1%,单晶硅规模产量仍保持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产能世界第一,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多元,上缴税金2.48亿元。晶龙成功突破光伏寒冬。

  • 晶龙集团的光伏破冰法则

    晶龙集团的光伏破冰法则

    在应对光伏寒冬的的战场上,晶龙集团打的相当出色,公司瞄准市场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仅保持了传统主营业务的龙头地位,更将发展的触角向终端延伸,在2012年的“寒冬”中冲破光伏困局,实现净利润1.68亿元。

  • 晶龙突破光伏困境 年净利达1.68亿元

    晶龙突破光伏困境 年净利达1.68亿元

    2012年的中国光伏产业几乎都在亏损、减员、倒闭中挣扎,然而我省(河北省)光伏产业巨头晶龙集团却突破困境,其销售收入达195亿元,上缴税金2.48亿元,晶龙集团公司和集团控股公司实现净利润1.68亿元,这个成绩是其它光伏企业不敢想象的。

  • 疫情下的家电行业,应该技术革新当先

    疫情下的家电行业,应该技术革新当先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家电行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在转向线上营销的同时,更应该将技术的创新与提升放在优先位置,优化产品结构,赋予家电产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并实现家电的智能化升级。

  • 微电机市场振兴关键在优化产品结构

    微电机市场振兴关键在优化产品结构

    大比特资讯记者在与微电机业内人士的交流中谈到微电机行业近年来的情况,了解到普遍认为中国微电机行业市场近年来在走下坡路,微电机行业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发展趋势,才能避免被市场所淘汰,转式微为重兴。

  • 2013年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将呈销量微增长态势

    2013年家用空调零售市场将呈销量微增长态势

    我国家电行业历经了2012年的调整,正在从政策刺激的消费增长模式逐渐转型到消费升级的模式,未来结构性增长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导,新节能补贴政策影响的深入对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能效产品比重将起到积极作用。

  • 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 海尔优化产品结构

    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 海尔优化产品结构

    顺应消费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此次公告的300万套无氟变频高能效空调项目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产业升级方向。项目将于明年4月达产,可有效解决变频空调的产能压力,优化产品结构。

  • 加快产业升级与竞争力将是国内家电产业必然选择

    加快产业升级与竞争力将是国内家电产业必然选择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由于欧洲债务危机持续,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力明显减弱。国内房地产市场偏冷,市场需求疲软,综合成本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家电业的影响充分显现。同时,在2011年大力刺激家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又在2012年结束,更是给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带来另一层不利因素。展望2013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整体竞争力将成

  • 改革期的阵痛:美的上半年营收下降三成

    改革期的阵痛:美的上半年营收下降三成

    2012年上半年受国内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原有家电推动政策退出,持续房产调控及海外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未有效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家电市场出现下滑趋势,美的集团审时度势,迅速做出相应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及组织运行机制。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