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价减单、转移市场 青岛光伏业应对欧盟双反冲击
2013-06-07 11:01:58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3161
【哔哥哔特导读】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让青岛光伏企业“伤透了心”。“提价减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份额所剩无几。青岛光伏企业一方面通过“再加工”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将市场焦点转移到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摘要: 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让青岛光伏企业“伤透了心”。“提价减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份额所剩无几。青岛光伏企业一方面通过“再加工”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将市场焦点转移到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让青岛光伏企业“伤透了心”。“提价减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份额所剩无几。青岛光伏企业一方面通过“再加工”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将市场焦点转移到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而对于未来,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分布式”带来的国内市场的大启。
11.8%:提价减单
11.8%背后,对于青岛光伏企业意味着什么?“这个税率意味着两个选择:要么维持原价,企业自己承担税率成本;要么提价将税率成本加进去,但这样就意味着订单将大幅下降。”青岛海林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勇表示,目前形势对于青岛光伏企业而言,非常严峻。
看似有两种选择,而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并没有可选性。据王忠锋透露,目前,创铭出口的光伏组件的利润空间已经根本“没有水分”,承担11.8%的税率直接意味着亏损。企业提高价格维持生存,意味着订单量的大幅下滑。3~6月,企业欧盟订单同比下滑60%。不仅是下游组件企业,光伏上游产业洗牌也异常残酷,海林电子从事切割液生产,据杨勇透露,近期,有不少同行黯淡退场。
这是青岛光伏企业的共同难关。据行内人士透露,青岛光伏组件出口企业不到15家,营业额多处于百万与千万之间,而光伏组件的利润空间仅为10%左右。这意味着青岛光伏企业遭遇11.8%税率之后,“提价减单”成为唯一无奈之选。“几个月前,从3月6日,光伏追溯期开始,出口欧盟的产品价格已经在悄然提升,企业把税率慢慢加进去了。”青岛北电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凡表示。
然而提价却“如履薄冰”。“11.8%或许还可以与客户商量,共同分担,但已经麻烦重重。如果8月份,升到47.6%,那就完全没有回旋余地了,我们跟欧洲本土产品相比,将完全丧失竞争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岛光伏贸易商告诉记者,最近他不断收到风声,江苏、浙江一带,中小光伏“倒闭风”开吹,对于青岛他忧心忡忡。
“渐行渐远“欧盟”组件”
提价减单背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已经摆到青岛光伏企业面前。采访中,近乎100%的青岛光伏企业表示,欧盟市场份额和光伏组件正在“双减”。
目前,创铭新能源欧盟市场占所比例仅为5%,其中,遭遇“双反”的太阳能电池板又仅为对欧出口20%~的30%。光伏市场和产品的“双调整”已经拉开帷幕,而且大刀阔斧。“不是不想做,是价格让我们根本打不进欧洲市场。”青岛泰达新能源负责人表示,欧洲“门槛”近年来越设越高,仅产品进入欧盟的通行证——光伏产品认证,成本就高达50~60万元。而这笔投入结合目前欧洲市场情况,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绝对“有风险”。
[#page#]
他很感慨地回忆,欧洲曾经是很大的一块“蛋糕”。但从2008年开始,“狼来了”的声音就在光伏领域回响。近年来很多企业市场份额都逐渐下降,而泰达目前基本已经不做欧洲市场。杨勇甚至预计,根据目前形势,欧盟市场占有率下降50%亦在情理之中。
同时被青岛企业“冷处理”的,还有太阳能组件产品。
据行内人士透露,这是光伏产业的“劳动密集型”领域,产品附加值非常低,相对利润空间也小。每块太阳能电池板利润仅在0.3~0.5元人民币左右。而11.8%税率意味着还要从中扣除0.2~0.3元。即使对于人工成本较低的中国而言,这也基本成为没有利润余地的产品领域了。
“组件应用”巧越税率关
欧盟不让卖太阳能电池板了,青岛光伏企业还能卖什么?
太阳能野营灯、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台灯……光伏组件再加工,成为青岛企业应对欧盟税率壁垒的直接对策。
进入2013年,以“被反倾销”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基础,开发新型太阳能产品,成为企业的新方向。王忠锋告诉记者,目前,创铭已经从太阳能组件出口,转向以产品应用出口为主。这些“深加工”后的光伏产品,可以无障碍越过“税率关”目前已经占据企业70%~80%的,出口份额。
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光伏深加工”大战早就拉开帷幕,此次欧盟“双反”进一步吹风助燃。泰达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从2008年开始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已经拥有4项专利,无奈各种“仿冒”也已经杀进这一领域,同款产品再次陷入价格比拼。
不仅仅是创铭、泰达,凯特……太阳能应用型产品,几乎已经挂上了每个青岛光伏企业的产品目录,并排在主打产品位置。行内人士分析,此种“深加工”的光伏产品,按照产品创新度和技术含量,比之太阳能组件,在利润空间上约有5%~30%的提升,这在光伏领域难能可贵,已经成为厮杀的第二战场。
然而,这并不是解决企业“光伏围城”的根本之法。一方面,这些“太阳能产品”以小型灯具为主,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并不凸显;另一方面,产品市场过小,市场需求与太阳能电池板根本不在“同一级别”,对于产能已经固定的光伏企业而言,不过杯水车薪。
正如泰达新能源相关负责人所言,这些太阳能灯具之类的加工产品,只能保证企业勉强“维持生存”,绝非长远之计。目前,泰达几十万产值的产能,开工率遭遇严重威胁,光伏电池板始终还是企业摆脱不了的那根刺。
开拓新市场瞩目国内
这到底还是“光电”的时代,开拓市场也还是青岛光伏的根本出路。
光伏整条产业链并非惨淡一片。北电能源产品所涉及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一直呈现上涨趋势。5月份一个月,企业出口产品1万多套,同比去年呈现20%~30%的上涨幅度。“光电所代表的洁净能源,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根本无可争议。”王凡对于青岛光伏之路坚信未来光明。
王忠锋也持此种观点,“欧盟不亮了,拉美非洲亮。”他告诉记者,2013年,新兴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亮点频出。创铭的南美市场同比增长了30%,而非洲等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让企业感觉到了希望。
[#page#]
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国家正积极补位“欧盟”。这些市场不仅有良好的太阳能自然资源,而且国家电力建设基础薄弱,对于光伏应用前景非常重视。这让青岛企业在这类市场开拓步伐更加顺畅,不仅没有欧盟此类“完全不理会市场规律”的“反倾销”,市场竞争的激烈度也相对较弱,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新兴市场目前可以说培育良好。而我们最期待的绝对还是国内市场。”王忠锋表示,他的眼光不远,从去年“分布式”政策开始,就瞄准了青岛的分布式市场。他预计国内市场要占到创铭70%的市场份额。
随着美国、欧盟、印度等国的光伏贸易壁垒越树越多,“中国光伏救市”的期待在青岛光伏企业中挥之不去,更多企业期待中国“分布式”光伏尽快落地。
海林电子的企业自建“分布式”电站已经在进行审批程序,在消耗企业硅片原料的推动背后,企业还是想在国内率先建起“样板间”,待政策东风来时,能率先抢占市场先机。“一旦分布式市场打开,各种补贴、细节理清,并落实到位。市场大得难以想象。只看青岛,就有那么多小别墅可以应用,那么多小区可以光伏改造,这种市场容量才是企业真正追求的未来。”泰达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语露期待,在他看来,他求不如自强,中国的光伏市场才能真正引燃中国光伏产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欧盟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让青岛光伏企业“伤透了心”。“提价减单”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欧盟市场份额所剩无几。青岛光伏企业一方面通过“再加工”规避“反倾销”,另一方面将市场焦点转移到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