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韩光伏材料反垄断征税 将致价格上涨
2013-07-19 10:36:14 来源:腾讯财经 点击:1712
摘要: 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依法公布对来自美国和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Solar-GradePolysilicon)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依法公布对来自美国和韩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Solar-GradePolysilicon)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
商务部于2012年7月20日发布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立案公告,今日发布的初裁认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自2013年7月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进口经营者在进口上述来源的被调查产品时,应依据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倾销幅度向中国海关提交相应的保证金。
对此,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告诉腾讯财经,中国对美韩光伏材料征收反垄断税最直接的结果会导致国内光伏材料的价格上涨。这是因为,短期内需求一定的状况下,相对具有价格优势的美韩光伏材料减少供应,国内硅材料供应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光伏原材料中,硅材料占比最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光伏材料是指太阳能硅材料。
对于张含冰所在的阿特斯来说,这一消息的影响不大,其司的太阳能硅材料不在进口之列。但是对于英利等签有长期的硅材料进口订单企业来说,影响是有的。
张含冰认为中国政府反倾销征税应属于合规中的不可抗因素,一般来说,企业双方会二次商议定价方案。但,商议的过程是漫长的。
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国内硅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且有难度。中国和欧盟就光伏倾销的谈判暂无结果。8月6日,若双方未达成协议,中国光伏产品将被收取47.6%的惩罚性关税。因此,中国光伏企业对于硅材料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
而江苏中能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也对媒体表示,因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与欧美纠纷不断的敏感时刻,此次初裁释放出中国维护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目前并未拥有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就光伏市场来说的各国产业链布局来看,美国擅长研发;中国主要承接了太阳能电池及组装环节,并且中国光伏企业需花高价进口大量核心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例如,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但进入2012年下半年,美国、韩国出口到我国的多晶硅现货不断杀价,降至约16-18美元公斤。国际上,最顶尖的多晶硅企业,综合成本约为20美元公斤。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盘点近期意法半导体、Vishay、Nexperia等全球半导体头部厂商发布的诸多新品,包括降压DC-DC转换器、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等产品,应用领域涵盖电动汽车充电、工业电机驱动、光伏系统等等。
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器、光伏、储能等领域市场规模有多大?竞争态势如何?2025年又有多大发展期潜力?
极海发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的实时控制MCU——G32R501,赋能光伏/储能逆变器、充电桩电源模块、服务器电源、车载OBC、UPS、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等领域。
光储混合逆变器作为连接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融合了光伏和储能并结合了并网和离网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灵活的工作模式,其需求也随之增长。
多家半导体大厂发布车规级新品!涵盖车规电源管理芯片、车规级光伏MOSFET驱动器等等,汽车电子应用领域再得强劲技术赋能。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是我们日益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殊不知还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来自广阔海洋的波力能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