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产能过剩显著缓解 一线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2013-07-26 15:15:58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 点击:1518
摘要: 在过去两年中,光伏产业被贴上了“产能过剩”的标签,供求失衡一直影响着光伏企业的开工率和利润率。然而,随着全球光伏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上游制造企业的洗牌,这一情况已经在2013年出现显著缓解。
在过去两年中,光伏产业被贴上了“产能过剩”的标签,供求失衡一直影响着光伏企业的开工率和利润率。然而,随着全球光伏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上游制造企业的洗牌,这一情况已经在2013年出现显著缓解。
根据NPDSolarbuzz的研究,2013年全球光伏组件总需求预计将达到35GW,比2012年增长约15%;而与此同时,2013年全球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仅比2012年增长不到2%,从而提高了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特别是在2013年下半年,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强劲的需求将推动全球总需求与总产能的比例在第四季度达到73%的高位。
一线光伏企业,尤其是受益于本土需求的中国和日本一线光伏企业,将是供求关系恢复的最大受益者。2011至2012年的行业低谷让多家一线光伏企业推迟或取消了产能扩张计划,甚至于减少了部分产能。而进入2013年以来,经营状况较好的一线组件企业发现他们需要全力生产以满足需求,甚至必须外包部分组件生产。
事实上,一线光伏组件企业在2013年的总产能仅为27GW(图一),而下游客户的订单进一步向一线企业集中,导致他们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根据NPDSolarbuzz的光伏组件追踪季度报告,20家主要光伏组件供应商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组件出货量已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70%。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部分二三线企业的停产,下游客户对实力较弱企业持续经营的怀疑,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以及日本厂商出货量的猛增。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线光伏组件企业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的份额将在2013年进一步提高,英利、晶科、昱辉等企业制订的年度出货量目标甚至超过他们的总产能,是光伏市场供求关系转变的有力证明。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器、光伏、储能等领域市场规模有多大?竞争态势如何?2025年又有多大发展期潜力?
极海发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的实时控制MCU——G32R501,赋能光伏/储能逆变器、充电桩电源模块、服务器电源、车载OBC、UPS、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等领域。
光储混合逆变器作为连接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的关键设备,融合了光伏和储能并结合了并网和离网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灵活的工作模式,其需求也随之增长。
多家半导体大厂发布车规级新品!涵盖车规电源管理芯片、车规级光伏MOSFET驱动器等等,汽车电子应用领域再得强劲技术赋能。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是我们日益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殊不知还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来自广阔海洋的波力能源。
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运行,用海面积超1000公顷,总装机容量达1GW。对于连接器行业而言,它能带来多少机遇?光伏行业的寒冬是否即将结束?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