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IC市场的发展趋势
2013-08-06 15:21:34 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点击:1640
【哔哥哔特导读】尽管中国从2005年以来,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IC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IC产品的增长会迅速跟进,或者在未来迎头赶上。
摘要: 尽管中国从2005年以来,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IC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IC产品的增长会迅速跟进,或者在未来迎头赶上。
2012年初,三星获韩国政府批准在中国西安建造一座300 mm IC制造工厂,用来生产NAND flash存储器。这座工厂于2012年9月开始动工,估计将在201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预计三星在第一阶段将投入23亿美元,总的预算为70亿美元。这座工厂用来生产基于10-19纳米制程技术的NAND flash产品。
如果中国生产的IC产品规模达到预期,在2017年上升至200亿美元,仍然只占2017年全球IC市场规模3591亿美元的5.6%。即便是加上众多中国厂商的IC销量,(许多中国IC厂商都是代工厂,他们的IC产品经过转卖,最终销售给电子系统制造商),中国生产IC产品在2017年全球IC市场的占比依然不足10%。
过去,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外国厂商在中国创建先进IC制造工厂的最大障碍,也是许多大型晶圆IC厂商(如高通、博通等)不将领先的IC设计,提供给中国本土IC代工厂的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IC代工厂仍然无法大量提供采用先进尺寸制程的IC产品。
需要明确地区分中国IC市场,(如消费市场)和中国IC产品。尽管中国从2005年以来,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IC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IC产品的增长会迅速跟进,或者在未来迎头赶上。2012年中国IC市场,规模为810亿美元,而中国IC产品规模仅占中国IC市场总体规模的11.1%。此外,IC Insights还预计,到2017年,这一比例将仅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14.4%。
预计从2012年到2017年,在中国生产的IC产品,将以17.6%的复合增长率强劲增长。尽管如此,由于在2012年中国IC产品营收仅为89亿美元,因此这种增长要归功于相对低的基数。在2012年,SK海力士、台积电和英特尔是中国大陆IC市场的主要外来IC厂商。实际上,去年SK海力士在中国的晶圆厂是其所有晶圆厂中产能最高的。此外,英特尔也在2012年继续扩张其位于大连的300mm晶圆厂(于2012年10月底投产),预计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大大提振在中国生产的IC产品数量。目前该工厂的月装机产能为3万片300mm晶圆,最大月装机容量为52,000片晶圆。
未来中国生产的IC产品尺寸将更多地依赖于外国厂商是否愿意入驻中国,以及IC生产设备,而不是本土IC厂商(如中芯国际、华虹等)的成功。因此,到2017年,中国IC市场,至少有70%的IC产品是来自于国外厂商,如SK海力士、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然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58%。
本文由大比特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近期各类IC市场行情,连续涨价13个月的显示面板行情终于迎来了拐点,显示面板个尺寸价格下跌14.9%.11.7%不等。随着显示面板涨价的驱动IC,因下游需求的减弱下,其供需关系也迎来了反转。未来或将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期。
随着科技发展,IC市场也在迅猛扩大,相关IC芯片市场供应紧张,应需求的增长,模拟IC17年来价格首次增涨。各大厂商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有机构预测我国十年内不能发展出一个具备竞争力、可以满足我国IC需求的本土内存产业,去年,我国的IC总产量占1250亿美元IC市场的15.7%,预计到2024提高到20.7%。
本文主要介绍了根据IC Insights 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去年的半导体市场依然由美国半导体公司主导,其次是韩国半导体公司,而今年的半导体市场因为疫情的影响,充满了未知性。
人们常说一句,市场上没有永远的真正赢家。一直以来功率MOSFET器件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中都占据着主导位置,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aN功率器件的出现逐渐在挑战其他功率器件的地位。
据市场分析了解,电源管理IC市场未来预计将达到387亿美元,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移动互联领域都是主要的应用市场,汽车电子、新能源领域也逐渐发力。在新产品的应用上,LED电源芯片必不可少。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