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哥哔特商务网旗下:
当前位置: 首页 » 下载 » »

三线圈WPT系统的新型补偿网络设计

PDF文档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日期:2023-06-05 10:59
  • 浏览次数:3222
  • 下载次数:16
  • 进入下载
广告
详细介绍
含有中继线圈的三线圈WPT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但在现有的补偿网络结构分析中未考虑非相邻线圈间的耦合影响(交叉耦合效应)。本文基于耦合电感模型分析并建立了传统自感谐振式SSS补偿结构的三线圈WPT磁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电能传输技术,它克服了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布线的麻烦,避免了因导线而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因其安全、可靠、便捷,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3]。

目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距离适中、高传输功率、高效率等优点,广受关注[4][5]。但在实际应用中,线圈间的磁耦合强度会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而迅速降低,此时确切能够耦合到接收线圈上的磁场能量变得很少,系统传输能力快速降低 [6]。为了进一步扩大传输距离,美国匹兹堡大学的Fei Zhang、Steven A. Hackworth等人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7][8],即在原有两线圈之间插入一个无源的中继线圈,让中继线圈约束原本发散的磁场,成为能量传输的中转站。

中继线圈的引入,使得WPT系统增加了一个环节,在提高了传输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9]。非相邻线圈之间存在电感耦合,这使整个WPT系统存在多条能量传输路径,增加了分析难度。针对多线圈的交叉耦合问题,文献[10][11]中搭建了耦合电感模型,并提出优化负载阻抗和微调工作频率的方式来减少交叉耦合的影响;文献[12]中给予了部分克服和避免交叉耦合效应的准则,但都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献[13]提出串联电抗补偿来解决交叉耦合的影响,但确定方式复杂,应用困难。

本文就“发射-中继-接收”的三线圈磁耦合结构进行研究。根据二端口网络理论,将多级复杂、存在交叉耦合效应的三线圈耦合电感模型等效为变压器T网络模型,不仅将线圈间的交叉耦合效应融入到变压器T网络模型中的原边漏感Lpk,副边漏感Lsk,激磁电感Lm和等效变比n中,实现电感间的解耦,还基于变压器T网络模型等效参数的多解性[14][15],提出新的补偿网络结构及参数确定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交叉耦合带来的影响,改善三线圈WPT系统的输出特性,实现不同增益的恒压输出,有效地拓宽了系统的增益范围。

三线圈WPT磁耦合系统耦合电感模型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下载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