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准细则出台过滤短期投资者 手机产业将变
2005-03-05 08:53:57
来源:中国电子报
2月19日,即农历正月十一,就在过完春节长假的三天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自此,猜测和争论了一年多的手机牌照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但《若干规定》的细则本身却在很大程度上出乎业界意料,从而改变了原来对手机市场的预计。
核准制立高门槛
“之前我们就估计新的手机核准制的门槛会比较高,但还是没有想到会那么高。”康佳集团战略发展部的市场研究专家白军祥向本报记者表示。并非偶然的是,“门槛高”几乎是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外人士对已经出台的手机生产核准制细则的共同评价。白军祥说:“手机核准制相关细则符合行业特点,符合现状,表现出相当的水平。”
《若干规定》中针对申请移动终端投资的项目规定了八项核准条件,其中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真正实质性的有三项,即申报单位必须满足:第一,有三年以上专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经验;第二,注册资本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第三,建立研发中心,具有完善的开发平台和研究环境,具备完整的整机、单元电路硬件设计能力,基于芯片组和协议栈的软件开发能力,结构外观设计能力。很明显,其中任何一条就足以把相当原本雄心勃勃打算申请牌照的企业拒之门外。
以不低于2亿元的注册资本为例,据记者了解,目前的国内手机品牌中,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单纯的手机企业为数并不多,排第一的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注册资本仅为2000万元,背后有强劲的集团作支撑的康佳通信和联想移动的注册资本也分别只有人民币1.2亿元和1.8亿元。
过滤短期投资者
对企业而言,注册资本越少意味着风险越小,而此番国家制定这样的门槛,显然是要让那些真正想长期做手机的企业进入市场,过滤掉那些有可能只看重短期回报的企业。
对资金和研发的高要求可能将很多国内企业挡在门外,那么是否对国外企业反而有利呢,会不会出现去年年初业界猜测的“有很多日韩企业会进入国内冲击手机市场”的局面呢?
波导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从他参加多次合作谈判的经验看,大部分国外企业实际上并不太想在中国进行实质性投入,而《若干规定》的细则却要求他们拿出诚意,在固定资产、资金和研发力量上进行实实在在的投入,“这对国外企业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道门槛”。
在过去的几年中,一些国外企业通过一定形式的合作取得了在中国生产经营手机的许可,在核准制确立后,这些企业是否会抛开原合作伙伴自行进行经营?记者就此采访与厦门中桥合作的VK手机的相关人士,该人士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他说:“仅从时间看,申请获批的周期恐怕不会很短,国外企业不愿意担负这样的风险。”
防范市场失控
虽然这位人士的说法仅仅是一种猜测,但以上种种至少说明,手机核准制并没有像一些人企盼(也有一些人担心)的那样成为市场完全放开的契机。
在《若干规定》颁布之前,国家发改委用心良苦地发布题为《手机生产快速发展,投资风险不容忽视》的文章,警示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已趋饱和,存在很大投资风险。文章指出,根据国内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对当前国内手机产业供大于求、投资风险增大的局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过度扩张,引导产业有序竞争,保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透露的数据,细则出台前拟新上手机生产项目的企业已超过40家。假设完全放开,那么我国市场上将出现近100个手机品牌,这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曾出现过。康佳通信助理总经理刘凤喜向本报记者表示:“一旦国家手机牌照放开,市场玩家增多,许多持短期打算的、不负责任的杂牌手机将捣乱整个市场,这些手机品牌会最终导致质量失控和后期渠道失控,进而对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分析人士指出,《若干规定》出台后,原来跃跃欲试的40多家企业中,当下就能满足条件的恐怕还不到10家,部分企业会根据条件进行并构、融资等准备(从而引起市场变化),部分企业也可能就此偃旗息鼓。因此看来,只要具体操作得当,刘凤喜担心的混乱局面并不太可能出现,但同时不能否认,开始于2004年的市场激战仍将继续,市场将继续洗牌,首当其冲的是贴牌和被贴牌企业的命运。
预估近远期市场
“可以预见,取消贴牌制度很可能会是下一步国家将出台的措施,否则如此门槛的核准制度将体现不出意义。”这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取消贴牌的猜测从去年开始就在业界流传,今天核准制的实施与其说是一种信号,不如说是一个开始。“由于现在的贴牌企业中尚存在资金关系等多种因素,所以我们暂时没有看到对贴牌现象的规范,但相信下一步举措便是整顿贴牌。”白军祥的分析也证实了这种猜测。据了解,在目前的贴牌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与原有的牌照合作企业的合同尚未到期,在一定的过渡期后,取消贴牌势在必行。
那么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政策变更后,中国手机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谁将最终胜出?
银河证券研究员王国平向记者表示,核准制之后我国手机生产领域将加速大鱼吃小鱼的过程,进入一个类似寡头垄断的局面,即由国外几个大品牌和国内几个好品牌(加起来不超过十家)控制局面,“很多原有生产牌照或者新进入者,只要没有站稳脚跟,未来便会撑不下去被淘汰出局”。白军祥则认为,再经过三年演变,国内将出现由运营商主宰手机销售的局面,“届时,能真正在国内手机市场活跃的,很可能只有两三个国内品牌”。
或许是危言耸听,但这多少表示业内外人士对手机市场宽容度的不乐观估计。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援引专家的分析说,2005年中国的手机行业将进入重组期,将有20%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这些企业将重新在产业链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或者和其他企业联合,进行兼并重组。
相关链接
谁会是手机新进入者
由于手机核准细则明确规定了申请单位从事信息产业相关经营的年限,笔者认为,未来手机行业的新进入者很可能从以下几类企业中诞生。
从事移动系统生产研发的企业。其中的代表企业有华为、UT斯达康、朗讯等。这三家企业早先便纷纷组建手机事业部,并通过PHS手机的经营积累相应经验(UT斯达康除外),同时,他们实力雄厚,不太会受到细则限制,他们进入手机市场的把握非常大。
传统家电企业。其代表当数创维、长虹、奥克斯等,它们曾经是为开放牌照振臂高呼的一股核心力量,但显然,新出台的细则有不利于它们的地方,如果要进入手机市场,他们必定并构一些具有研发力量的单位实体,他们很可能成为手机市场洗牌过程中第一轮吞并潮的发起者。
手机设计公司(design house)。这类企业对媒体十分低调,但这并不妨碍业界对它的看好,越来越多的人士认为资本会向这些企业集中,毕竟它们掌握了这个行业最核心的东西———技术。究竟谁会应念成为手机生产商,笔者都十分期待知道。
原有贴牌企业。贴牌企业虽说尝过没有牌照的苦头,但毕竟也多少尝到了手机市场的第一波甜头。细则真正出台后,这些曾经认为“春天要来了”的企业并没有能兴奋起来,因为仅注册资金一项就让他们笑不出来,他们是否能成功增资,取决于他们现在的品牌、企业等的经营状态。但老实说,在如今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吸引更多投资并不乐观。值得注意的是,取缔贴牌的警钟越来越响。
CDMA手机阵营的扩张者。一些原先只有CDMA牌照的手机企业是否会进入到GSM领域中来?记者首先想到海信、大显、京瓷等企业。海信通信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面对一个新的市场机会,海信集团虽然不排斥对是否进入GSM领域进行调研分析的可能,但也很清醒地看到了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的GSM市场的风险,作为一个前瞻的企业来说,认真做好各种制式的3G手机的研发准备同样重要。不知道他的这一回答是否代表其他企业的想法。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