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线电:3G新发展及3G/3G演进策略思考
2005-03-09 09:02:22
来源:eNews
【哔哥哔特导读】中国无线电:3G新发展及3G/3G演进策略思考
摘 要
本文从无线通信领域当前的热点技术出发,论述3G新发展及3G/3G演进策略思考,包括对3G执照发放等敏感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GII,NGN,3G/3G演进,NGBW;WLAN/Wi-Fi,WiMAX, H.264/AVC
无线通信领域当前热点技术
对各类无线系统更新换代有举一反三作用的通用新技术大约有20项左右,但下述10项与当前无线通信市场需求更密切相关,包括卫星通信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应用在内, 必须特别重视——
1. 频率域、时间域、空间域、信号域以至网络域、显示域的多维信号处理与多维频率共用,包括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分集)技术在内。
2. 从信源编码至信道编码的一系列现代编码/调制及编码调制技术, 特别是H.264/AVC(MPEG-4Part10)音视频数字压缩编码及属并联级联编码范畴的Turbo码及Turbo编码调制技术, 多分辨率编码调制,不对称传输环境下的UEP码,LDPC低密度校验码等,包括MIMO/SBTC(分组空时码)-Turbo/LDPC码-(x)-OFDM(y)级联运行在内。
3. 有效的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统计检测技术,包括自适应干扰抵消及多用户联合检测在内。
4. 高效率扇区天线、智能天线、智能化分布式天线及相应空时编码技术与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包括其高效率、高可靠算法,以有效提高其频谱再利用能力及系统效率。
5. 多扇区多小区综合业务平台技术与多操作者运行的联合工作共用平台技术,包括有效利用共网资源的调度算法。
6. 涉及NGN及NGBW的软交换技术、IP及全IP的自适应IP-QoS技术、中间件技术及网络/终端信息安全技术等一整套软件工程技术。
7. 与区域联网及全国联网相关的联网技术,包括有利于产业发展与动态适应市场演变以适应不同频段FDD/TDD灵活安排的所谓可变双工技术等。
8. 与NGN、NGBW与WI / MIP、WBAN/WPAN/WLAN/WMAN/WWAN/WSAN相连接的应用协议与先进的接入技术。
9. 多媒体综合业务传送的多层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技术。
10. 与NGN、 NGBW相关的IP/全IP环境下具强有力自适应智能网管能力的NG-OSS/BOSS/MBOSS技术等。
基础技术中以(x)-OFDM(y)、MIMO/SBTC、H.264/AVC(MPEG-4Part10)音视频数字压缩编码、LDPC低密度校验码、智能天线及智能化分布式天线,以及涉及NGN及NGBW的软交换技术、IP及全IP的自适应IP-QoS技术、中间件技术及网络/终端信息安全技术等一整套软件工程技术最令人注目。
包括有潜在战略重要性的热点无线系统技术有HSDPA/HSUPA,cdma2000 1x EV/DV,Wi-Fi/802.11n(802.11x),UWB、RFID(802.15x),WiMAX(Wider-Fi/802.16x),WBMA(MBWA或Mobile-Fi/802.20x),WRAN(802.22x)及HAPS等。这些热点系统目前分别借助上述有关通用技术及基础技术, 瞄准各自市场定位独立创新发展着,主要是彼此互补而不是竞争终结,长远看将会在NGN及NGBW概念基础上逐步互补、集成、汇聚与融合于统一平台上协同工作。
宽带无线及3G新发展
通用无线接入通常包括地面固定无线接入(TFWA)、地面移动接入(TMWA)及卫星接入(SA,同时计及固定及移动)。通用无线接入可综合包括宏大区、宏区、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移动、半移动(包括游牧,Nomadic)、固定等各种接入覆盖模式,可有效覆盖三维物理空间的任何一角落及有效连接至任何个人用户,这对实现未来全球个人通信而言,其实际连接覆盖(WBAN/WPAN/WLAN/WMAN/WWAN/WRAN/WSAN) 的普遍化与重要性及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宽带无线的主要作用在于接入和应用层面,而且可以说,从个人全球多媒体无缝隙连接及愈来愈多及日益重要的个性化要求含义上,未来NGN及GII的接入与应用层面,必将是宽带无线的世界。
宽带无线的重头戏是以3G演进为中心的宽带移动通信,其演进发展沿1G→ 2G→2G+(2.5G,2.75G)→3G→3G+→4G→……方式前进,一般说来这是一种与NGN概念、要求相协调的前后向兼容式的演进。相应以3G为中心的前后向兼容体制标准的演进轨迹为:
GSM→WAP/x-HTML-GPRS/EDGE(IS-136→EDGE)→WCDMA→HSxPA(HSDPA/HSUPA-x, R.99, R.4, R.5, R.6, R.7, …)…→ (4G)…-FDD…→NGBW, NGN;
IS-95A(IS-95A+)→IS-95B→cdma2000 1x (cdma 2000 v.0) →(GSM 1X)→cdma2000 1x(2X)EV-DO→cdma2000 1x(2X?) EV-DV-x(cdma 2000 v.A,v.B,v.C,v.D, v.E, …, cdma2000 2X?,3X?)…→ (4G)…-FDD…→NGBW, NGN;
GSM→TD-SCDMA(UTRA-TDD?)→ETD-SCDMA/TD-LAS(TDD-HSxPA)? …→( TDD Broadband IP Wireless?) → (4G)… -TDD…→NGBW, NGN。
对应传输速率演进轨迹为:
9.6kbit/s→14.4kbit/s→56/64kbit/s→114/153kbit/s→308/384kbit/s→2.0Mbit/s→2.4Mbit/s→3.1/5.2/6.0/8.0Mbit/s→≥10/12/14/20Mbit/s…→…(4G, 高速移动.→>20/30Mbit/s/ 44 /50Mbit/s~100Mbit/s;接近固定.→≥156 Mbit/s ~1000Mbit/s)→……
而且,就传输速率及基本传输技术演进而言,无论ITU/3GPP/3GPP2的3G/3G演进及IEEE802.xy的802.11a/g/n、802.15x、UWB及802.20x、802.22x等均在彼此演进发展中汇聚与融合,例如均使用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高状态调制[如M-(O)QAM,M=16、32、64、128、256或更高],MIMO-STC及智能天线技术、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技术,OFDM及多频段OFDM技术,H.264/AVC、TBC/TPC/LDPC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新技术,以及NGN多维/多域层面的整套IP-QoS技术等。即使以WWAN为基点、原来峰值速率能力较差仅为2Mbit/s的全球通用个人连接的3G而言,其3G演进方案,以3GPP的HSDPA为例,其已拟订的三阶段下行峰值速率亦分别达≥10.8Mbit/s、30Mbit/s及50Mbit/s(~100Mbit/s左右), 从长远考虑,3GPP还拟将现用单元带宽5 MHz变为组网应用更灵活有效的1.25 MHz~20 MHz,而且为降低每比特成本,还拟将速率能力增强为HSDPA第二阶段的2~4倍左右,使峰值上行速率亦可达50Mbit/s左右;3GPP2的cdma2000 1x EV-DO其演进增强A版本中将下行/上行数据峰值速率由现今的2.4Mbit/s/153kbit/s增强至3.1Mbit/s/1.8Mbit/S,在语音方面直接引入了VoIP,期望其容量与质量方面可与cdma2000 1x相比拟,并拟进一步采用多载波方式增强至每一用户峰值速率达44Mbit/s。显然,在速率增强方面这与Wi-Fi、WiMAX及Mobile-Fi已经可以匹敌。
如上述发展轨迹所示, 宽带无线演进及NGBW, 亦是NGN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从个性化及个体化含义上看,未来NGN及GII的接入与应用层面,必将是无线通信的世界, 而其3G演进所谓全IP网络结构发展亦必须与NGN相协同, 事实上,3G/3G演进及新一代宽带无线已成为NGN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GPP/3GPP2制定的NGBW务实有序地向全IP演进未受到较多质疑,并已获得普遍的认同。而且,如上所述,FRNGN亦拟以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为业务及业务会话的研究切入点,与IMS方面研究深入的3GPP/3GPP2及ETSI-TISPAN等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
一般认为,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为中国及全球3G发展的重要时期;从2004年进行的法国戛纳3GSM大会及最近一些3G应用高峰会结果来看,作为3G推进难点的WCDMA系统已有较明显的进展。至2004年7月全球共发放了125张核心频段3G许可证,至12月份已达129张,其中因种种原因决定退还的有5张(挪威2张、葡萄牙1张、斯洛伐克1张及德国1张),从而实际有效许可证为124张;其中FDD+TDD组合(主要为WCDMA+TDD)为103张,FDD单独组网者WCDMA为17张,cdma2000为3张,TDD单独组网者为1张。对此,WCDMA 120张,cdma2000 3张,TDD 104张。核心频段外原采用CDMA IS-95的运营商在原有频段许可证升级为cdma2000 1x及1X EV-DO/DV者约80个,北美、美国、加拿大PCS频段用GSM/TDMA的五个运营商将采用WCDMA。至2004年10月WCDMA用户数已跨越1000万大关,达1190万(DoCoMo700万、和黄“3”400多万)。cdma2000用户已超过1.18亿(大都为cdma 2000 1x用户),其中韩国3100多万、日本KDDI 1580多万,cdma2000 1x EV-DO用户1020万,其中韩国900多万、日本KDDI 120万。至2004年10月,WCDMA商用网络已达39个,cdma 2000 1x商用网络已达67个,cdma2000 1x EV-DO已达13个。UMTS还估计2004年底开通的WCDMA网络数可能达50(~70)个左右。作为WCDMA发展瓶颈的手机终端及应用服务来看,2004年第一季度开始已有明显上升,至2004年8月底已有15个品牌53款商用终端,包括5款数据卡;cdma2000情况更乐观,至2004年6月支持cdma2000规范的商用终端即已达650款左右,而至2004年8月底支持cdma2000 1x EV-DO的商用终端计有11个品牌93款;TD-SCDMA 2004年亦已有长足进展,2004年3月30日大唐第一款手机DTM 8001问世,后又推出“蜂鸟”系列支持低速数据,并均参加了MTNet测试,自主IPR的展讯、天基的双模多频芯片及和欣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均已成功发布,从而预计至2005年中左右即可有4~5款或更多的TD-SCDMA终端问世。以NTT DoCoMo领头的运营商及诸多手机制造商,均已决心改进WCDMA手机应用性能与市场能力,目前其待机时间高者已可达450~500小时左右,连续工作时间已可达120~150分钟以上,出厂价位已达3500元人民币左右,适当补贴销售价位为2000~3000元左右人民币,并可具双拍照及双CPU,像片分辨率可大于100万像素,将来可达300~500万像素左右,NEC供给和黄“3”的低端一款C313手机售出已低达998港元。从而一般认为2004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9、10月份左右,WCDMA全球商用发展可望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如果按DoCoMo决心明年上半年推进其第一阶段HSDPA业务来看,其下行速率可高达14Mbit/s以上,这对3G WCDMA推进及与cdma2000 1x(GSM 1X)及其EV/DO-DV,和对Wi-Fi/WiMAX等竞争格局, 可能会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对此情况的演变与发展应充分注意并予切实重视。
3G/3G演进策略思考
有关3G/3G演进及宽带增值业务发展策略应注意下述诸方面——
1. 对3G到来与发展的基本信心
根据每一代移动通信启动、成熟与演进发展过渡的历史看,一代移动通信通常要延续 15~20年左右。结合对3G前后向兼容演进发展轨迹2.5G→2.75G→3G→3G+→4G分析研究,3G推出虽然受到炒作和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制约,并且处于2.5G及3G+/4G与IEEE802.xy发展的夹击之中,而导致普遍有所延后,特别是原先普遍寄予厚望的WCDMA。然而从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分析,应充分确立基本信心:3G服务的来临与发展毋庸置疑。从实际发展情况看,作为3G关键的WCDMA从2004年中起, 无论从网络开通、用户增长、手机终端品种及性价比、应用服务商业模式等诸方面均已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考虑其前向兼容演进的开发研究、3G标准的定型稳定与相应技术发展完善均需要一个成熟期,其产品定型也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通过2.5G来培育与探索3G的差异化市场经营与应用服务模式。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3G定会来临与发展,今后还会按照类似的模式演进到3G+和新一代全IP方式的4G运行,3G、WLAN、WiMAX、Mobile-Fi等各有其不同市场定位,主体上彼此互补支持,3G主要瞄准宽带、能高速移动、多业务QoS保证运行及全球漫游。直跳至4G从市场业务模式看依然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处理好非单一语音的宽带多媒体场合的“市场细分”、“杀手锏”(“Killer-x”)、“产业生态链”(“Industry Eco-x”)以及“创新与发展”等问题。因此,按照这种正常发展规律, 2003~2004年3G标准可较完善与定型成熟,一般说来2005~2007年左右3G将会逐步进入较成熟的商用阶段。从而,不要将“.Com”的泡沫效应随意联想至3G,何况事实上,现今“.Com ”亦已将“泡沫”转化为“动力”,创造了较有效的赢利模式,从而包括领略了上述3G新进展情况后,首先应坚定3G必将来临与发展的基本信心,在此前提下积极准备,冷静处理、务实发展。但在积极迎接愈来愈接近的3G到来之时, 仍然要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市场驱动导向下的一些3G演进的具体策略问题。
2. FDD、TDD有机互补与健康合理发展问题
两种双工方式各有利弊,并且各自均在积极努力向充分发扬自身长处、尽量克服自身弱点、甚至向统一平台(TDD、FDD)自适应结构可变的方向迈进。一些人认为FDD往往是一种要更多注重的主流,但这绝不应排斥TDD的长处与重要作用,TDD在上下行信道同步估值处理、上下行不对称负荷动态均衡, 灵活进行频率规划及充分利用频谱空隙资源,高效率智能天线及多用户联合检测与软件无线电应用、组网覆盖域有效控制及与信道估值密切相关的新技术引入容易等均有一定优势。应该指出,一种在物理层及MAC层联合处理对IP平台为基础的无线QoS有效控制的自适性动态优化系统结构的TDD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已初露头角;这是一种崭新的自适应调制选择, 自适应功率控制,自适应天线极化及空间或方向图分集变更,自适应分组尺寸调整,自适应结构FEC,自适应内置ARQ,自适应速率、覆盖可变及QoS控制,甚至自适应TDD、FDD结构可变的对用户全套自适应动态结构优化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系统。在信部无[2002]479号文中涉及中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充分体现了重视与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D方式的发展,并贯彻FDD、TDD有机互补与健康合理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从而确定了中国3G的主要工作频段对FDD方式为1920~1980 MHz/2110~2170 MHz;对TDD方式为1880/1920 MHz、2010~2025 MHz。相应补充工作频段对FDD方式为1755~1785 MHz/1850~1880 MHz;对TDD方式为2300~2400 MHz。对卫星移动3G MSS为1980~2010/2170~2200 MHz。对目前在800 MHz/900 MHz频段及1800 MHz频段的2G/2.5 G相应频带亦规划为未来3G前向演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扩展频带,其上、下行频率使用方式不变,等等。TDD获得了55+100=155 MHz频谱,为国际所罕见;FDD亦获得了120+60+170=350 MHz频谱,考虑到鼓励、支持与促进我国TDD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发展及TDD为单边带宽运行和一般容易具备较高传输效率等因素,与其它一些地区、国家TDD频率规划发展策略相比较,可以理解,这充分贯彻了上述FDD、TDD有机互补与健康合理发展这一基本思想。这为我国3G发展使用相应FDD、TDD资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务实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应该说, TDD的成功、有效发展,在3G的扩充频段范围内还有更多的频谱规划与分配空间。
3. 频谱有偿使用与运营执照发放改革问题
涉及频谱有偿使用及频率分配和运营执照发放问题,目前大抵上有下述五种典型方式,即单一行政审批指派、拍卖、选美、招标或其混合或修正。一般说来,可根据频谱块性质、大小、充裕与否、分配对象数量及其运营资质与规模实力、支持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尽可能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地决定相应分配频率为全国应用或区域应用, 以及频率分配方式取用上述方式中的合适的某种或其组合。根据中国目前对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及移动通信期望经营的有资质运营者数快速增加及有限的频谱资源情况来看,单一行政审批手段往往已不能公平合理及尽可能透明地解决此有限频谱资源的分配与优化配置问题,尤其是目前这种微不足道的频占费形式的频谱有偿使用方式更增加了这种分配难度,亦严重影响了频率再规划及频谱有效利用。对此,应密切结合国情,探索合理可行的改革途径。2001~2004年完成的三次3.5 GHz频段宽带无线接入频率分配评选(招标)及2002年由计委、财政部、信息产业部一委二部发布的调整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频占费标准的新规定计价格[2002]605号文等均为适应电信新环境的相应重要改革举措示例。在此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创造性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切实有效的频率分配与频谱补偿方式,使之更便于管理又利于执行,并配套以相应监督检查措施,确保有限的频谱资源获得真正的有效使用。对3G频谱有偿使用与运营执照发放的设计,应考虑以市场驱动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竞争中创新发展为动力,真正形成一种3G及3G演进生机勃勃、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发展格局。
4. IPR问题
新的系统与设备标准及相应市场、业务发展均由整套专利技术,特别是核心专利技术所支撑。因此,妥善合理地按“共赢合作”产业链原则与观点处理好IPR问题是关系到3G、3G演进的相应标准、系统、网络、设备、市场与产业等能否快速、稳妥、健康发展,其用户、运营者及制造商等能否满意并给予支持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中国3G市场、产业培育与推进发展而言,不处理好IPR与市场、合作的共赢产业生态系统关系问题,对介入此合作的任何一方均没有好处;对WCDMA主要专利持有方,在理解此IPR问题处理上持支持有利于中国3G市场与产业发展的态度与行动的, 应表示鼓励与赞赏,这种合作行动从支持3G全球标准在中国这块全球最大、最有吸引力与最具前向发展潜力的市场上推进的战略考虑而言,也是十分明智的,何况随着3G演进及NGN与NGBW的发展,包括市场驱动对技术驱动、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内,IPR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要发生动态变化,任何一家均将愈来愈不可能包揽和主宰相应系统技术与市场发展的核心技术专利,总趋势应该认同国际社会共同提倡的开放系统、标准、接口、协议,促进全球进步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初衷。我们相信,在中国主管部门的协调努力下,此IPR问题应该而且也必须得到妥善满意的解决。
5.我国3G的现状与发展进程展望
从制式标准化工作而言,我国自主提出了TD-SCDMA、LAS-CDMA及PDMA等几种制式, TD-SCDMA已成为3G TDD模式的国际标准。从 FDD和TDD配套角度看,TD-SCDMA应该成为主流标准。其主要核心技术为实现双向同步的智能天线及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和收信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LAS-CDMA,包括 TD-LAS TDD技术,其核心技术为实现零相关窗的CDMA好码技术。该技术概念上会带来许多覆盖和容量上的优势, 虽然未能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但如果能以此核心技术为中心及时完善好整套全IP实用系统,则可望作第三代移动通信或其性能增强实际应用,并应积极争取对WiMAX及4G国际标准作出积极的贡献。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有效成功根本上则取决于市场用户(各运营商这一间接用户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直接用户)来检验,以市场驱动导向来解决问题, 当然,政府部门应进行一些必要与合理可行的政策支持。从FDD及TDD关系而言,它们与W-CDMA及cdma 2000应该有互补性,应该充分利用TDD灵活安排不对称数据业务、有利于灵活进行频率规划及充分利用频谱空隙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附加频带范围。考虑到全球同步演进构成配对频谱选择的FDD方式往往较为困难,TDD便更有用武之地, 亦更有利于将来发展以全IP构架为基础、IP平台无线信道的QoS性能控制的许多新技术应用。我们应以中国巨大市场潜力为基点,以国内区城漫游为起点,向周边及全球应用逐步发展,只要其市场定位恰当,技术努力落实,这些新技术制式在较高风险条件下的发展前景应该说依然看好。事实上,2004年以来,TD-SCDMA,无论从LCR系统研制、手机芯片及操作系统自主开发、手机终端及外场测试投入、产业联盟发展等诸方面均已体现出可喜的较好进展。
另一方面应该指出,我国在3G/3G+ FDD制式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努力。首先在W-CDMA、cdma 2000 1x及其增强型方面,龙头制造厂商中兴、华为等已在应用产品开发及海外扩展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属3G+ FDD范畴的我国的PDMA系统正在稳步开发推进中。在FDD上我国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国际标准,但在按照国际标准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至于3G发展进程的时间表展望,考虑到3G及3G演进制造、运营、增值业务的数万亿元的巨大潜在产业市场规模,这必须由相关高层政府计划部门结合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环境实际情况,包括考虑现今2G实际用户需求持续期、GPRS及cdma 2000 1x等2.5G在中国的实际市场需求与进展,3G市场培育与需求发展的实际状况,IPR处理,以及与国际环境配合的我国自身制造业的实际进展等诸多因素来综合科学决策确定。依笔者看,根据上述国际标准的稳定、技术与市场的成熟、目前全球WCDMA及TD-SCDMA的进展,以及我国GPRS/cdma IS-95A+ 及cdma 2000 1x/GSM 1X和PHS/PAS、NGN试验推进等的现实进展判断,不出意外的话,2005年下半年适当时候开始发放执照与商用试验也许较合适,一般说来,在启动商用试验及商用工作之前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内,应该完成相应频率分配及运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至2005年中左右应该说相应结合中国国情的3G执照发放准备工作已可能较好完成,FDD/TDD三种主流体制的步入商用包括手机终端及业务应用展开均已具备较好基本条件,再经过一年半至二年左右的网络建设与运营稳定化,无论是以性能卓越、稳定可靠的3G网络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或是赶上2006~2008年全球3G产业可能大发展步伐,均属较为合理。尔后,2008~2012年左右,2G/2.5G市场份额将逐步较多转移至3G,同时重叠启动相应3G+ / 4G、NGBW的前向发展工作。当然,“冷静”不等于不要“极积”,“务实”不等于不要“速度”,在设计3G发展的时间表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度”,极积准备、务实发展,以处理好“产业生态系统”共赢合作为准则,看准时机、适时切入, 使我国3G及3G演进工作快速稳步向前推进,以取得我国3G演进与宽带无线发展利益最大化。我们坚信,基于稳健、务实、智慧基础之上的对3G商用进程有全面分析判断的中国高层行政综合决策, 一定会抓住最佳时间切入,中国决不会错失3G及3G演进与NGBW的市场与产业发展良机。
其实,就3G执照发放时间这一敏感问题而言,固然,及早发放执照可使运营者及早启动其3G网络的具体规划、建设与资本投入分配决策,但执照发放本身并非最本质的东西,就像速率含义上公认的所谓真正3G的WCDMA这些年来已发放了120余张的运营执照,但至今依然较少看到有长足成功进展的案例。就中国3G执照发放而言,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已既有的固定、移动网络与核心平台及核心业务能力,在一旦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概念演进发展,拿出快速应对相应3G或3G演进业务发展及所谓全业务竞争的有效务实对策,包括FDD/TDD体制、多模/多频段设备与终端的选择与集成、融合决策,对属3G TDD频段内无线小灵通网络与业务的合理有效的前向演进处理策略,审视与加固向NGN迈进的核心、边际多业务平台及其支持IP-VPN等多业务增值运作的实际与潜在竞争能力,对公网、共网、专网多模/多体制集成/融合运作/多业务增值及促进规模化发展有重要战略影响的技术/应用创新,诸如GSM 1X、GOTA、PTT/PTC/PTM/PTS/PoC,新的甚高效率编码/调制及多维信号处理等技术创新的对待、处理决策与及时运用对策, 由2.5G向3G演进发展的具体商业模式无缝演进增强策略,GPRS/ CDMA 1X、cdma 2000 1x EV-DO(v.0、v.A…)/DV(v.A、v.B、v.C、v.D…)、GSM 1X对 WCDMA、HSDPA/HSUPA(R.5、R.6、R.7…)等基于各自优势的市场切入竞争规划、TD-SCDMA(及ETD/SCDMA)独立或集成组网决策与规划,IEEE 802.xy的集成与融合策略等。因此,其关键还是目前就应全面研究与确立自身的3G与3G演进及NGBW的务实发展策略,密切结合中国国情与针对自身的强处与弱点,以市场需求驱动导向(包括剪裁细分市场的终端、应用在内) 使之真正能成熟、有效并对用户有吸引力,这才是检验有效利用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可赢利务实创新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6. 3G频率分配规划与运营执照数量问题
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上面已提及,必须由我国高层行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最终决策才能确定。当然,从一般技术角度及促进市场竞争角度也可谈论一些基本考虑。首先,需统一讨论定义,在此所指IMT-2000的3G问题,首先指其操作频段以2 GHz频段为核心考虑,其它频段为其附加延伸或自然延伸,不构成核心频段3G操作者数量的核算。例如,从2 GHz 3G核心频段的多媒体业务最佳角度看,一些研究认为一个运营商的最小最佳3G FDD及TDD的运行带宽组合为15 MHz FDD+5 MHz TDD;由此, 按这一思路出发,对目前可能 (及潜在可能) 进行分配的2 GHz频段2x60 MHz FDD+(15~55)MHz TDD的3G核心频段带宽而言,从技术角度与有利合理竞争角度及国际3G执照发放与运营经验出发,3~5个运营执照较合适,4为其较好亦容易处理的中值;启动初期先发放3个执照的考虑亦可不作排除,当然,根据市场竞争需求,若此运营执照数需>5,则可借助较多TDD频谱的处理,包括动用附加频谱的处理。若取3张执照,即使目前南北电信、网通机构不变,亦可考虑南北共用基础设施合作方式建网,以节省投资,国际上亦有类似先例可参考。因此,中国的3G频谱资源提供问题一般不会带来太多的困难,关键倒是应真正用好这些频谱资源,发挥好这些频谱资源应有的作用。而且,从支持自主知识产权TDD制式发展及3G TDD可用资源较丰富看,在3G核心频段将FDD与TDD捆绑分配, 同时给以合适资源独立组网,不失为上策。
7. 向3G冲刺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积极迎接愈来愈接近的3G到来之时,要注意处理好市场驱动导向下的3G演进策略问题, 特别要注意下述3方面问题:
A. 科学决策
充分汲取以往3G发展中全球范围内已出现的多方面教训,坚持我国政府部门确定发展中国3G及3G产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即应“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及“积极跟进、试验先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任何“过热”炒作,“过冷”悲观均不适当。在理性与务实驱动下的3G无论从全球乃至中国已逐步趋向初见曙光,普遍认同即将来临的2005年是3G全面启动发展的最关键年份,采取更积极的姿态准备与培育市场和不失时机切入推进,已提上紧迫议事日程。但是即便在目前全球3G已有较好发展势头情况下,仍应按上述原则与方针的精神,统筹考虑全局情况,积极稳妥地科学务实决策与推进。
B. 细分市场与积极创新
参考日本i-Mode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正确处理好市场驱动导向与技术驱动支撑的基本关系。特别要注重终端、应用与服务。现在看来,对3G应用而言,单一的所谓杀手锏式服务一般并不存在,依然应该将眼光瞄准大众市场,确定一系列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用户对其内容、位置与时间和服务内涵等不同需求,处理好“产业生态链”的共赢合作关系,以先进有效的技术与合理的价位, 专门裁剪定制各类服务与应用,才能形成各类吸引相关用户的杀手锏式业务与应用。实际上许多3G服务与现今逐步展示的2.5G服务往往有类比性,并呈渐变演进发展趋势。不过这些服务将更直观、更丰富、更具个性化及更实用,包括清晰度、彩色含量、动感等方面。无疑,3G及3G前向演进在增强移动语音业务容量及内涵能力、高级MMS、LBS业务,个性化定制类业务、通用移动计算、高质量移动视频、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娱乐游戏,包括VPN在内的无线企业商用网络及政务网络、无线INTERNET在线连接、IMS等更高级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支持方面将比2.5G有明显长进。同时,3G服务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用户能接受的、甚至欢迎的价位。严酷市场竞争环境中在维持基本性能前提下,通常价位是其第一驱动力。在此意义下,充分利用技术驱动的重要作用,以合理的市场模式与技术创新和“杀手锏技术”为基础,形成各类受市场与用户欢迎的“杀手锏业务与应用”才是制胜的真正法宝。总之,细分市场的关键即为从终端、业务、应用及商业模式与综合性价比等诸方面,3G均应显示出比2.5G有明显的差异化与吸引力才行。对此,日本DoCoMo的i-Mode及FOMA的发展历程即为明显示例。
C. 多模运行及网络安全与互操作
3G网络的建设从一开始即应充分重视其多模运行与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性和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切实有效地处理和建设网络管理支撑手段,并应兼顾好其向3G+/4G前向演进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在WCDMA与cdma2000 1x EV并存竞争情况下,注意多模跨标准平台的GSM 1X之类手段可能会产生特别意义的战略重要性, 甚至对以GSM为依托的3G TDD的未来发展亦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而从明年2005年日本及韩国均拟引入下行峰值速率达14Mbit/s左右的FDD-HSDPA这一情况应值得注意,如果其上行HSUPA亦逐步配套较好速率增强至3~4Mbit/s的有效终端或多模运行终端,则将对WCDMA、cdma2000 1x EV/DX及TD-SCDMA战略竞争产生严峻与深刻的影响,切不可忽视。
从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看,绝大多数人目前所达成的共识为前后向兼容演进的发展模式,而非直跳模式, 当然,局部区域的直跳模式亦无需排斥,这对鼓励全IP的多业务增值前向发展不无益处,只要市场环境确实允许及需要这样做的话。
作者简介
陈如明教授,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及无线电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国家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主任高级工程师,浙大、清华、北大等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通信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Fellow ),国内外一些知名技术杂志编委,国内一些知名协会、学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曾任邮电部第四研究所及国家无委办总工、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及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中国董事。主持和参加过多种科研项目,获国家及部级多项一至三等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攻关、科技进步奖及两委一部表彰奖等多种奖励, 1991年获国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特殊津贴;已发表涉及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个人通信,信号设计、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统计检测、编码调制,干扰分析协调与频率规划、频谱管理等研究领域的中英文论文150余篇及包括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在内的专著4本。1998年已为美国国际名人评选组织 ( 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s ) 及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World Cultural and Arts Research Center ) 分别评选为世界名人 ( International Who's Who ) 及全球名人 ( World VIP ) 。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