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ink销售额疑有落差 渠道观望情绪颇显不满
2005-03-11 08:49:46
来源:eNews
【哔哥哔特导读】D-Link销售额疑有落差 渠道观望情绪颇显不满
2005年初,调查公司Synergy公布的2004年第四季度消费类网络设备销售调查报告显示,D-Link以24.9%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消费类网络设备领域独占一席。
然而,日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渠道负责人却告诉记者:“D-Link在大陆地区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已经连续两年下滑了。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数据,但估计2004年营业额大概在3.5亿-4亿元之间。”如果这些说法属实,与2002年超过10亿元的年营业额相比,D-Link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缩水百分之六十以上。
缘何网络设备“食物链”的上游厂商和中游渠道的说法各异?记者接触的多数业内人士分析,D-Link业绩缩水的原因在于其一贯执行的渠道“高压”政策导致不少分销商对代理D-Link产品观望情绪严重。为探寻真相,记者走访相关业内人士,得到D-Link鲜为人知的一些“秘密”。
渠道商:存货冲量 压力大
“从公司角度来说,我们做任何一款产品都比较低调,不喜欢往上冲,冲太猛就会损伤自己的利益。”北京友华嘉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李洪波告诉记者,“和D-Link合作的分销商一般压力都比较大。”
友华是D-Link自1994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来,发展的最早一批全国总代理商,1998年后,神州数码的前身联想科技取得D-Link在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原来的几家总代理陆续脱离D-Link渠道,友华也是其中之一。
和友华持同样“观望、跟随”态度的经销商目前不在少数,而他们口中所谓的“往上冲”,是指从厂商处一次购进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的产品。例如2004年中期,中兴远东公司一下“吃进”4800套“D-Link无线网络套餐”,致使资金占用3个月以上。
按照分销商们的介绍, D-Link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单价大多在几千至一两万元之间,如此算来,一次“吞进”几十万元的产品,由数量上看,光是库存,对于分销商而言都是一个考验。
而尽管D-Link已经将区域代理商准入门槛由2002年的月销售额180万元,下调到如今的80万元,但对于不少分销商而言,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隐情:产品优秀 抢市场
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渠道商宁愿冒着“产品积压、库存、价格变动”等各种风险,不惜增高公司运作成本,一心求“量”呢?
“D-Link利润低,只有靠‘冲量’才能保证渠道正常运转。”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D-Link之所以在中国中低端网络产品市场占据份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消费者产生的一种‘市场惯性’导致需求量大,不代理他们的产品就有可能丢客户。”
“通过冲量得到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可能就会挣钱了,然后就能把初期的损失补出来。”正如李洪波所说,“冲量可以,为冲量而牺牲部分利润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冲,不能过猛。”
“其实现在我们还是代理了很多D-Link产品,只是比较稳。”李洪波说友华采取的策略是比较保守的,“目前我们的进货量一次最大40-50万,一个月左右就得消化掉,否则就有风险了。”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太大的‘包’我们不接,只接中小型的,根据能力和实力来,不冒险,不领跑。”
在李洪波眼中,友华不是不“敢”,而是不“想”去接太大的包。“市场就那么大,接下‘包’来要考虑怎么去消化它。”
D-link:微利时代 求发展
就此上述现象,D-Link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D-Link在2004年获得的成功,除了抓住宽带普及和WLAN发展的机会,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外,市场推广和渠道策略的调整也很重要。
“这是‘市场惯性’!”她向记者解释,D-Link之所以在中国中低端网络产品市场占据份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消费者产生的一种导致需求量大。“代理D-Link产品对于代理商的知名度和商业利益,都有较大诱惑,因此许多经销商愿意承担更多的销售压力。”
事实上,宽带的普及和应用使网络产品不再像过去那样高不可攀,用户群也从企业扩大到了普通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市场在变,销售方式和渠道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无可厚诽,也是发展的需要。”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