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中国电信业改革棋局 3G决策需要再慎重
2005-04-25 09:06:5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哔哥哔特导读】解剖中国电信业改革棋局 3G决策需要再慎重
所有关于我国电信行业的重组传闻都与3G(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捆在一起,几乎所有的舆论都认为,中国联通成为电信重组一颗关键棋子。针对这种现象,国资委某领导近日在非正式场合说:“我国电信行业的重组问题,远没有像媒体炒作的那样进入方案阶段。目前我国六个运营商的格局对电信行业发展不利,对3G发展不利,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尤其是电信重组并不意味着拆分中国联通,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舆论导向。”
在传言满天飞的现在,我们本着理性、建设性的原则,组织了本期专题,尝试解剖中国电信改革的面和点,让读者更加理解改革的必要与艰难。所谓“面”就是这一次重组所涉及的各方面考虑,“点”就是这次重组的焦点——联通在中国电信业改革棋局中的作用。
记者观察 变则通
新流行的拆分和重组中国电信业的方案及2004年热炒的四合二、六合三方案,虽然可能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很多麻烦,但这是必须经受的动荡,尤其是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电信重组将永无止日。
其实重组的话题在电信行业从未停止,只是国外市场离我们较远,远没有关于以中国联通是否将被“拆分”为焦点的新一轮行业重组带给我们的震动更大。
与去年讨论电信重组话题不同的是,此次的电信重组大讨论已经少了一个责备,那就是人们不再质疑电信重组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哪怕尽量到位,让运营商们少些动荡之苦。人们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电信行业也许永远面临生存挑战,因此,重组与改革将始终如影随形。
这种生存挑战不仅来自于电信运营商本身的运作是否到位、电信市场的竞争是否惨烈,更来自于新技术的冲击。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于1984年被分拆时,长途业务被认为是个聚宝盆,而小贝尔公司Baby Bells是弃之可惜的鸡肋。但事情并没有如此演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人预言,长途语音业务的收入将在约10年内消失。在数字世界中,“长途”失去了意义,本地电话公司的未来同样黯淡。现在每个月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固定线路被弃置,因为用户们已开始转向有线调制解调器、电子邮件和手机。有线电视公司现在可以提供电视、互联网和语音捆绑服务,但电话公司无法进行回击。而且,电话公司也依然无法通过电话线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服务。WiMax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只要天线设置点选择适当,几根WiMax天线就足以覆盖整个城市的宽频服务,使得消费者可以从根本上绕过电话和有线电视系统。
如果说我国即将迎来的电信行业重组还仅是在几个运营商中如何权衡利益棋子的摆放,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又将面对更多的不得不重组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将不再限于行业本身。
变则通,虽然行业重组和改革会有阵痛,但一切都是为了更好。“重组”联通固然可惜,我们首先在感情上就接受不了。但也许,重整后的联通将从此凤凰涅盘,毕竟它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种痛的体验将比一帆风顺更经得起风雨。
现实 改革绝不会回头
此前权威人士预计,今年8月左右重组问题将有眉目。但据目前各种迹象分析,时间将会被推迟,3G牌照年底发放也许又将无望。
较早时媒体已披露了多个不同的重组方案,每一个方案的焦点都是联通。据接近中国联通的权威人士透露,此时中国联通基本采取一种低调的态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方面单靠炒作没有意义;另一方面,他们也与国务院主管部门、各部委从内部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3G是引发中国电信业再次重组的导火索。3G也好,改革也好,目的就是要推动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不是通过3G重组这一契机恢复垄断,根本目的是要保证这一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才刚刚初步形成的竞争局面,不能走回头路。
而《中国日报》的一则消息再次将这个问题热化。该报称,我国政府正考虑采纳一个新的电信改组方案,中国联通运营的GSM网络将与中国网通合并,而中国电信将购买联通的CDMA网络。中国网通不久前在香港发布2004年财报时,网通集团总经理张春江说,自该消息出来后,很多投资者和记者向中国网通进行求证,并要求澄清。他随即向国资委进行求证:“他们国资委明确答复,1月18日已经公开说明此事,直到今天,态度没有任何变化。”
对于目前热度难下的电信重组一事,据接近张春江的人士透露,张春江更希望媒体不要再热炒这个话题,无论是对未来重组如何进行,还是谁将被拆分,谁将拥有品牌,大家的关注点不同:海外投资市场更关注哪种重组能让他们继续挣到钱;国家有关部门更关注如何将重组资本降至最低又能达到改革成效。而每个运营商考虑角度也不同:中国电信把兴趣放在移动上表现得比较激烈。因为固定业务下滑、移动业务前景不明朗,中国网通目前更看重宽带业务。两个公司兴趣一样,表达方式不同。他认为,目前多种方案都在讨论中,并未有确切说法,但对于重组的传闻已太多,不但影响到运营商的正常运行,继续下去更有可能扰乱我国电信重组的进程。据了解,备受“分拆”消息困扰的联通,不仅内地上市公司股价受压,导致集团上下员工“无心恋战”,甚至波及到多方合作者的情绪,认为在局面不确定的情况下无须部署新一年的工作。
国务院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说:3G的到来是提供给中国电信运营商调整技术结构和资本结构以至引伸到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的契机,要利用3G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进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至于是否拆分中国联通,他强调的是“市场化”,而非“行政命令的手段”。
事实上,中国电信行业的任何重组举动都将对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四大电信公司的外国投资者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目前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如何在资本层面上进行操作是一大难题。针对目前媒体一边倒的“拆分”中国联通的声音,国资委有关领导认为,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重组进程,扰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建议媒体能够从更理智、更冷静的角度上看到我国即将进行的这次电信行业大重组,而不要成为改革的阻力。
不管是否用到“分拆”这个敏感的字眼,在中国最终发放3G牌照之前,我国电信行业的新一轮重组将不可避免。此前权威人士预计,今年8月左右重组问题将有眉目。但据目前各种迹象分析,时间将会被推迟,3G牌照年底发放也许又将无望。
经验 欧洲教训如在昨日
即使在已普遍复苏的欧美通信市场,3G带给大家的也只是镜花水月。
业内普遍认为3G前景无限美好,但欧洲运营商以空前的热情花费上百亿甚至几百亿欧元去竞购3G牌照后不到一年,整个欧美通信业便进入史无前例的寒冬,导致众多企业因此开始拆分、重组和业务调整。在这场以降低成本、寻找出路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中,很多企业遭淘汰。也就是说,不但在3G的初始阶段,即使在已普遍复苏的欧美通信市场,3G带给大家的还只是镜花水月。
据了解,欧洲3G牌照发放后,2003年间欧洲很多运营商与政府签订了合同,承诺之一就是保证三年内覆盖人口要达到一定的的百分比。但因为看不到市场前景,运营商的3G运营有相当长的时间陷于停滞,运营商因此提出了要求延长达到覆盖率的时间期限,甚至有的已经将3G牌照退还给政府。去年电信市场开始复苏,欧洲运营商给政府的承诺时间也到了最后一年,那些延长期限的也已到期,但实际上网络铺设情况依然不理想。
据了解,那些已铺设3G网络的运营商有两种:一种是已有2G网络的大型运营商,如德国电信、英国移动等,他们在3G建设上的做法是,在其覆盖区人口覆盖范围内把网铺得很薄,由于人口基本集中在城市,铺设基站间距拉远,所以只是达到覆盖率,而数据承载能力很低;另一种是没有2G网络的运营商,如和黄,他们若想实现3G运营就必须要大规模地去建设3G网络,成本因此较高。
疑惑 3G市场在哪里?
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敢说市场需求已经明朗化了。
上3G第一困难的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第二就是市场,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到现在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也就是说,目前在某些市场网络建设虽然初步完成,但却看不到3G确有好的市场回报。
和黄是最早开通3G业务的,因为他们没有2G网,不开通就什么业务都没有。和黄刚开始制定的战略是以可视电话为依托来吸引客户,并且在经营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送手机、手机定制都是由和黄首创。但事实情况是订货量很小,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和黄就需要有所变通。李嘉诚原本是搞投资的,靠“卖”别的企业来投入和支撑3G业务。经过了一年的实验、试用之后,和黄开始向用户收取费用,但即使是欧洲这样发达的地区,数据业务需求依然不足以支撑和黄的运营,所以和黄去年开始转移整个经营思路,回过头来发展话音业务,而且是用比2G的话音更便宜的价格来争夺市场。2002年和黄已经在全球10个国家上了10个3G网,3G业务累积亏损将近230~240亿欧元左右。虽然和黄自己声称在2004年用户发展得不错,改成话音业务以后,用户数量增长到680万左右,现在又声称,2005年已经跌至亏损谷底,在2007年前后能够收支平衡。目前各运营商基本都是以2G为主,用2G来养着3G,而3G发展需要有一个培育市场的过程。此时,相信欧洲各运营商都在对和黄拭目以待,因为他们看不到和黄的赢利点在哪里,但大家已经看到这样一种结果:从去年至今年春节,欧洲现在3G的市场大约85%以上的业务仍然是话音,15%的数据业务中又有一半是短信,真正的数据业务也就占5%~7%,这就是欧洲3G应用的现实。因此,各运营商都处在非常谨慎的态度之中,并不急于向3G转换。
争论 运营商是不是都必须上3G?
3G也许并不是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战略性的技术,它只是一个过渡的过程。现在上3.5G,4G都有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3G是一项好技术,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培育市场、培育用户的过程,但用户怎样才能培育起来谁也不知道。不仅如此,目前3G能提供的带宽是384k,但也许有的用户仅需要60多k就够了,有的用户也许需要1M甚至2M。这个关于需求的整个趋势目前很难明朗,也没有任何一个运营商能看得准,大家还都限于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这可能是很多运营商都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3G也许并不是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战略性的技术,它只是一个过渡的过程,现在上3.5G,4G都有可能。正是由于看不清这个市场,还需要继续探索,所以欧洲“准3G”发展很快。意大利电信TI是欧洲最大的3G移动公司之一,与和黄合作在全国十几个城市铺设3G,但是它目前铺设EDGE(2.75G)的规模要远大于3G。对此TI高层领导表示:“虽然拥有GSM、GPRS、3G,但是还要铺设EDGE。因为它能达到100k或者80k的带宽(中国联通的CDMA 1X速度),用户不用再换3G手机,平稳、连续、平滑,用户容易接受。”这种在全网铺EDGE、部分重点城市铺3G、继而使用LSDPA(3.5G)高速数据下行连接系统的模式发展很快,今年法国戛纳3G大会就是以LSDPA作为推销的主要部分。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是高速公路只需铺到主干道,没有铺到县道、村道,也就是说运营商没必要全网铺3G;其次,如果没必要全网上3G,终端高速网络接入系统肯定是多元化的,可以引入局域概念,这也是目前局域高速接入系统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如WiFi,手机无线上网可以不走3G网,而且带宽更宽。
据接近中国联通人士透露,目前中国联通比较赞同上述模式,即运营商不一定都要上3G,3G只是个过程。这与欧洲3GSM组织的某些观点非常吻合。
印度电信信息部部长在某次讲话中也谈到,3G已经成为现实,但是3G并没有解决我们所关注的成本问题,因此我们印度不上3G,我们直接上4G。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专家认为这段话其实有道理。他认为,中国市场“准3G”模式也许更适合国情,在数据需求比较集中的地方上4G是更好的技术选择,但现在大家都进入一个很大的误区,也就是说我们把3G看成神了,看成是非走不可的路。
谏言 3G决策依然需要再慎重
中国无论如何不能为全球承担3G启动成本。目前阶段很多设备厂商依然是3G的狂热鼓吹者。
如果欧洲这样发达的地区在3G问题上依然困难尴尬,我们该怎么办?
目前依然有微弱的声音在呼吁:我国运营商暂没有必要集体上3G,更没有必要把3G铺到每个角落。但这个问题往往政治家比技术人员更清醒。目前全球3G用户仅有1000多万,在我们没有看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前提下,不应该大规模上3G,可以在一些区域根据需求进行试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无论如何不能为全球承担3G启动成本。目前阶段很多设备厂商依然是3G的狂热鼓吹者。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设备厂商虽然有3G订单,但真正供货的不多,而中国运营商的一些特点令他们心动:不怕贷款、不怕投资、不怕降价。因此,他们建议我国此时需要更多的清醒和理智。
专家因此建议,我国的电信改革一定要适度、可控、渐进、务实。
专家认为,如果把第二轮重组理解为重新“摆积木”是非常错误的。他们建议,我国第二轮电信改革的任务首先是外资引进,国外很多厂商已对中国的电信业产生兴趣,包括这次的重组。电信改革的任务还很重,垄断格局还没有真正改变,却又出现再次恢复垄断的可能。政府要超出企业利益来维护国家利益,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提供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和引导,其他事情由企业自己去解决。
中国联通认为,现在中国的3G决策必须站在国家的立场,必须维护国家利益,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市场实际需求,如果我国电信发展过度超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不但无法长久更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