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汽车快速发展 车用气瓶安全隐患大
2013-05-03 14:56: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2789
【哔哥哔特导读】“烧气比烧油要省一半。”在济南开了5年多出租车的高万林算了一笔账,现在车用天然气每立方米4.28元,一次加15立方米约60元,一天需加三次气,共计180多元;如果使用汽油,按目前每升7 .46元计算,跑一天需要烧340多元的油,多花160元。
摘要: “烧气比烧油要省一半。”在济南开了5年多出租车的高万林算了一笔账,现在车用天然气每立方米4.28元,一次加15立方米约60元,一天需加三次气,共计180多元;如果使用汽油,按目前每升7 .46元计算,跑一天需要烧340多元的油,多花160元。
“烧气比烧油要省一半。”在济南开了5年多出租车的高万林算了一笔账,现在车用天然气每立方米4.28元,一次加15立方米约60元,一天需加三次气,共计180多元;如果使用汽油,按目前每升7 .46元计算,跑一天需要烧340多元的油,多花160元。
随着油价高企和各地空气污染加剧,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的天然气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和经济实惠的优势,在我国的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但记者近日在北京、天津、新疆、湖北、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受私自违规改装、气瓶逾期未检测、充气环节漏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车用气瓶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同时,对车用气瓶的监管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容易留下“监管空白”。
“油改气”激增伴生风险
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上涨,天然气价格相对低廉,天然气动力汽车越来越受到青睐。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营运车辆大约占1/2左右,大多数是出租车,其次是公交车,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50万辆。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地的天然气汽车中,绝大部分为对传统汽车进行动力系统改装的汽车,俗称“油改气”。
新疆在国内较早推广汽车“油改气”。其中,乌鲁木齐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开发燃气汽车项目。到2010底,全市改气车辆呈井喷式增长。“油改气”车辆超过7万辆。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新疆已有车用气瓶近60万只,主要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和部分运输车辆上。
在北京市,目前天然气汽车主要应用于公交车领域。北京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冯幸福介绍,北京公交集团现有天然气公交车2600多辆,今年将新添3000多辆双燃料公交车,届时北京天然气公交车将达5681辆,成为全世界拥有这一车型最多的车队。到2015年前,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将占全市公交车保有量的一半,达到万辆规模。据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王兆荣介绍,今年北京市还将投入2000辆双燃料出租车。
同样在天津、湖北武汉、山东济南等地,近年来“油改气”车辆也出现激增。目前,天津市有“燃油和燃气双动力”轿车近2万辆,其中出租车1.25万辆;武汉市近1.6万辆出租车中,有1.3万辆使用天然气燃料,同时还有约5000辆“油改气”私家车和约1500辆天然气公交车。在济南,全市现有8000多辆出租车,90%以上都为天然气汽车。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油改气”需要加装一个供应燃料的车用燃气气瓶,而作为充装易燃易爆压缩天然气的特种设备,车用气瓶流动性大,在安装、充装、使用和检验等环节稍有疏漏,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车辆报废,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近年来,新疆、宁夏等地先后发生数十起“油改气”汽车车炸人亡的惨剧。据了解,2010年8月,宁夏青铜峡市一加气站为皮卡车加气时发生爆炸,1名加气员当场死亡,4名驾乘人员受伤。仅2011年12月至今,新疆就发生非法车用气瓶在充装过程中爆炸事故5起,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三环节存安全隐患
有关专家介绍,“油改气”车辆燃气气瓶发生安全事故,大多源于车主私自违规改装、气瓶逾期未检测、充气环节漏洞多等因素。
一是地下改装厂私自承揽改装,“黑罐车”增多。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汽车“油改气”的市场价多为每辆车四五千元,一些修车行见“油改气”有利可图,便以低于正规燃气汽车改装企业收费一两千元甚至更低的价格,私下承揽改装业务。有的甚至使用从报废出租车上拆卸下来的二手气瓶,造成非法改装车载气瓶的“黑罐车”逐年增多。
[#page#]
武汉市质监部门介绍,目前武汉市共有10家具备“油改气”资质的厂家,但由于“油改气”技术门槛不高,没有资质的改装厂最快3小时就能改装完一辆车,而且隐蔽性和流动性都较强,查处难度较大。北京周边的一些改装点存在突击改装、工艺粗糙等问题,甚至一些改装厂连动力测试仪、排放测试仪等基本设备都没有,安全和环保难以保证。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姚春德说,在国外,天然气动力汽车都是在大型制造厂改装完成,并向使用者提供安全规范。而国内的很多天然气汽车改装企业都不是管理正规的大企业,规范上比较欠缺。
据了解,目前新疆天然气改装厂已达277家,由于技术力量与安全意识不同,各厂的改装质量参差不齐。乌鲁木齐市安监、消防等部门曾在一家加气站一天内就检出60多辆无车载气瓶合格证的车辆。
二是加气环节提前检查不规范,流于形式,成为安全事故频发的又一关键原因。根据加气站操作规范流程,加气站人员应该先核查车辆的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和气瓶合格证,并检查气瓶是否合格后才能进行加气。但一些加气站单纯考虑经济利益,导致疏于检测的气瓶也能加气。武汉出租车戴师傅告诉记者,当地除两家大型天然气企业的加气站操作比较规范外,其余加气站都只认钱,加气证基本不看,也不会查看气瓶是否有问题。
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总工程师胡滨说,虽然只有在正规有资质的改装厂进行改装,才能拥有加气证,但由于这些证照设计较为简单,很容易仿冒和伪造,也给持证加气管理带来难度。
三是部分车主因安全意识淡薄和图省事,逃避法定的定期检验。车用气瓶定期检验是强制性检验项目,国家规定,每隔3年必须送交指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以保证气瓶安全可靠。冯幸福说,车用气瓶的压力比锅炉的压力要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倍,必须定期检验。但据检测机构反映,除公交车外,大多使用燃气的私家车、出租车都没有按时检测。
天津市5家定点“油改气”改装点之一的天丰汽车公司负责人穆宾说,储气钢瓶检验一般由改车公司将钢瓶送到质监部门,检验一次需要700元,时间为半个月到一个月,但检验主要靠车主自愿,难以强制执行。“检验一次要几百元,还会影响正常运营,我的车改完三年多了还没有检过。”天津出租车司机张昆说。
多头管理存监管盲区
业内人士介绍,车用气瓶管理牵涉到质监、安监、工商、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等诸多部门的职责,目前各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容易留下“监管空白”。目前,“油改气”遭遇“身份”尴尬,给车辆年检带来管理漏洞。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属违法行为。天津市车管所技术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管部门并不管“油改气”汽车改装,也不提倡进行改装。对于已经改装过的车辆,在年度验车时“肯定通不过”,原因是没有经过行车证变更手续。随后记者询问应该如何变更,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车管所并无这项业务。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各地汽车“油改气”的办理流程是:有改装意愿的车主先跟改车公司联系预约,交钱之后由改装公司直接进行改装,并负责办理质监部门颁发的车用燃气气瓶使用登记证和加气站的加气卡。在这一过程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改装的储气钢瓶质量检测,而车管部门和客运部门对此均无管理。
姚春德说,目前市场上“油改气”的天然气汽车,由于横跨多个部门,质监、安监、车管等部门都管一部分,但都没有管到底,各自为政存在“监管空白”。如“油改气”汽车到车管所进行年检时,往往以汽油车身份去检验,监管部门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规划处负责人朱大勇介绍,部分非法改装车辆在年审时采取暂时拆掉气瓶的做法,以躲避公安机关的审查,由于公安机关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检查人员,这些车辆通常能在年审中蒙混过关。
很多出租车司机向记者反映:“为顺利通过年检,每次拆卸气瓶都要花钱,还得通过改装企业等中介‘托关系’,既花费不少,又不安全,很担心出事。”
专家:精细化管理制度防堵“油改气”隐患
据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具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优势,未来“油改气”的天然气汽车将在我国拥有很大市场空间。为促进扶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应从安装、充装、检验、使用登记等各个环节健全对车用气瓶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全流程安全责任追溯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长效动态监管,减少安全漏洞。同时,应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双燃料动力汽车整车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page#]
“油改气”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天然气动力汽车对于节约资源和缓解当前迫在眉睫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鉴于目前我国巨大保有量的传统汽油燃料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油改气”在我国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介绍,与传统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的排放物中一氧化碳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氮氧化物减少39%,粉尘减少100%。出于油价上涨和空气污染加剧等原因,目前各地对“油改气”的呼声越来越高。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邓亚东认为,既然政府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就要协调各部门完善对天然气汽车的管理规定,及时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对“油改气”不利的规定,赋予“油改气”合法“身份”,避免相关法律与实践冲突。
目前,一些地方已出台地方法规,对改装车辆在车检环节准许放行,专家建议尽快推行这一做法。针对当前气瓶管理中的多头管理问题,建议由车管、质监等部门组成联合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
规范改装与加气秩序
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总工程师胡滨认为,应加大对天然气汽车改装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无证改装“黑窝点”和私自改装行为,严打伪造气瓶合格证件和印章违法行为,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同时,加大对车主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合理制定检测费用,引导其选择正规改装和定期检测气瓶。
防范天然气汽车安全事故,加强对加气环节的规范和监督是关键。武汉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调研员王跃华等人士说,经过正规途径改装的汽车,其加气卡都存储有车辆的改装时间、气瓶检测状况,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加气把关。各加气站需每班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制度、充装过程记录制度,充装前应对气瓶及管路进行必要检查,查验《车用气瓶使用登记证》,确认车用气瓶是否合格,严禁给来源不明、超期未检的气瓶充气,能够大幅降低天然气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马凡华说,针对目前“油改气”改装机构实力参差不齐,需进一步规范改装市场秩序,提高改装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提高改装技术水平。
扶持双燃料整车生产
业内人士指出,应给予相关汽车企业清洁能源补贴,提高双燃料动力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从源头上提升天然气汽车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目前,国内北京现代、东风雪铁龙、东风风神等汽车厂家均有生产汽油和天然气双燃料动力的车型。记者从东风雪铁龙一家经销商了解到,雪铁龙爱丽舍双燃料动力车型售价为8.2万元,比传统汽油车型售价高出1万余元。
据雪铁龙爱丽舍双燃料动力车型销售人员介绍,尽管购买双燃料动力整车车型,具有能够直接通过车辆年检、气瓶和天然气管线质量都能得到保障、汽车保险不会以“油改气私自改装车辆”为由拒赔等优势,但因售价相对市场改装的天然气汽车要高出近4000元,销量一直较为平淡。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姚春德、邓亚东等专家认为,从整体安全性而言,由汽车生产企业直接生产推出天然气汽车,安全性更高。国家应明确对油气混合双燃料动力车型的支持政策,将原厂双燃料动力车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荐车型目录,鼓励整车出厂。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2013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上”在京举办,会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原主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名誉会长姚明德指出,预计今后20年将是LNG(液化天然气)汽车在道路运输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助推节能减排、继续进步发展的宝贵机遇期。
日前,北京市燃气集团相关人员透露,目前已经与中石化签署合作意向,中石化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将配套建设加气站,从明年开始,北京拟在民用领域推广天然气汽车。
6月22日,据北京市燃气集团相关人员透露,目前已经与中石化签署合作意向,中石化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将配套建设加气站,从2014年开始,北京拟在民用领域推广天然气汽车。
因油价上涨,天然气价格相对低廉,加上天然气汽车改装技术十分成熟,近年来中国各地越来越多车主选择“油改气”来节省驾车成本。
1月22日,自2012年以来,大众、通用、丰田等汽车巨头亦纷纷暂停纯电动轿车开发,而此前一直坚守纯电动方向的部分国内企业,也开始向市场“妥协”,纷纷加大对油电混合动力和天然气汽车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以期实现“两条腿走路”。
近年来,陕汽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更表现出这条“快鱼”灵敏与迅捷的本色。不仅是因为其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能力,当国家确定把低碳经济定为未来发展战略时,他们已先行一步,新能源重卡汽车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目前天然气汽车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