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惰性表现在三方面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惰性表现在三方面

2004-02-20 11:31: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哔哥哔特导读】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惰性表现在三方面

    随着中国家电企业的长大与中国市场的开放,国际化成为中国家电企业最大的发展课题,但是,决定企业能否成为跨国企业的先决条件是“做”与“不做”的选择,而不是“说”或者是“不说”。

  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家电企业群中,目前只有海尔是在以PB(自有品牌)的方式向国外输出产品,绝大部分企业仍然满足在OEM(为其他品牌代工)的微薄利润中。在跨国公司“海水  
倒灌”的紧迫形势下,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依然没有时间表。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问题上出现了不该有的惰性,这些惰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认识不足。国际化是企业与产业的必经通道,如果我们这个行业内没有强大的跨国公司出现,跨国公司会给中国的家电产业做出可怕的产业链位置安排:蹲在家里加工,等有更低的成本环境出现的时候,他们就会停止你的加工资格。国际化是生死线,对中国的家电企业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的争论,而是怎样国际化的实践问题了。

  二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纵容了我们的企业蹲窝。对日本、韩国的企业来说,他们国内的市场容量根本不可能造就跨国企业,所以,这些企业出生之后就有远大的跨国理想,他们的生存观就是国际化。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在给了我们企业巨大的成长动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惰性,认为中国市场足以养活自己,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未来的公司只有两类,有国际品牌的公司与没有国际品牌的公司,后者是在为前者的辉煌出苦力。中国的家电企业应该从战略上规划清楚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发展路径,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正在被跨国公司所蚕食。

  三是微观制度面的原因。中国家电企业与跨国企业的真正差距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企业微观制度规定上。跨国企业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中国大多数企业正在奔向真正经济意义上的企业的路上,也就是说,我们的产权必须优化,组织的治理必须回到科学的道路上。国际化的过程是个强大的资本消耗的过程,中国家电市场整合进化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让我们的企业没有资本积累,国际化只能停留在理想的书架上。国内外日益加剧的竞争告诉我们,企业微观的产权明晰迫在眉睫,因为微观的公司制度障碍已经形成群体性的发展阻力。

  四是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应该细化。塑造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完全靠企业单边运做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有重点地对重点企业实行新的因材施教的政策,让优势企业真正变大之后再把他们送出国。任何后进国家企业国际化的机会成本都会比先前已经国际化的企业高,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提供更大的支持。

  如果要成为鲸鱼的话,只在一条小河中是不可能的,成就鲸鱼的空间必须是大洋,同样对中国的家电企业来讲也是一样,要成为跨国公司必须要拥有全球市场,在中国本土市场再强大,也仍然是条强大的虫子,而距离龙的距离还有天壤之别。

  在资源和竞争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我们的企业必须尽快地实行国际化战略,所有的综合因素都不足以成为企业拒绝国际化的借口,正确的国际化战略必须是克服所有的不利因素。海尔国际化的伟大之处正是因为它有目标,还有落实,而不是空洞的故事。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