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我国汽车燃料电池预计十年后尚能规模使用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我国汽车燃料电池预计十年后尚能规模使用

2005-08-03 09:12: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哔哥哔特导读】我国汽车燃料电池预计十年后尚能规模使用

环境污染、资源紧缺——传统内燃机车辆问题突出;蓄电能力有限,续驶距离短——普通蓄电池电动车辆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现有交通工具存在的种种问题,急需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来打破这一瓶颈。记者日前采访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了解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未来可能对传统车辆形成替代。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司宋朝义副司长日前表示,我国人口众多,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占用和消耗资源最多的产业之一。据统计,在我国交通运输业耗油量占石油消耗总量40%左右,随着石油资源紧缺和价格攀升,发展可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交通工具势在必行。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将电动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来,国家“863”计划已分别将蓄电池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以及电动与内燃机驱动相结合的电动车作为攻关重点。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曾承担国家"863"计划蓄电池电动车专项,高级工程师方景瑞介绍,由于蓄电能力有限,电池电动车的续驶里程不大,一次充电能行驶80公里左右,因此只适合城市公共交通和景点载客等需要,还不适合长途使用。
    而燃料电池汽车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完成多项国家“863”计划燃料电池研究课题,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主任张华民教授介绍,燃料电池其实是一个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车载氢气罐直接输送氢气,氢气在燃料电池内发生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输送给电机用以驱动车轮,这样车辆就可以跑起来了。张华民说,燃料电池的能源转化效率可达到60%左右,远远高于内燃机燃烧方式下约30%的能源转化率,加上电化学反应的副产品只有水蒸气和热能,噪音很低,与内燃机相比具有很好的环保和节能优势。特别是它解决了移动的交通工具上蓄电池电量不足的缺点,相当于给车辆安上了一个“发电机”,可以保证车辆长距离行驶。
    大连化物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明平文介绍,一般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从大自然直接获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而电能作为二次能源,既可以通过一次能源燃烧获得,也可能通过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转化而来。发展电动车辆有助于人类改变对一次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可用能源的多样化。据介绍,目前德国、日本已在燃料电池应用上进行尝试,有的城市建好了配氢站。国内除了大连化物所以外,同济大学也在牵头研发燃料电池轿车。大连化物所继开发出75千瓦和100千瓦的燃料电池后,去年又提高到150千瓦的水平,达到了配套大型客车的能力。
    专家认为,由于制作成本昂贵,在城市中设置加氢站困难等原因,燃料电池在国内要想推广还有一段距离,发展电动和内燃机驱动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现阶段的过渡做法。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源问题的更加突出,科学家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专家指出,由于技术不完善和经济性等原因,目前我国多数电动车辆还处于技术研究和产品示范阶段,要想真正推广尚需时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燃料电池研究课题,该所多次负责这一课题的张华民教授介绍,目前蓄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形,但由于蓄电池储能较小,可靠性差,难以支持长途行驶,这对其广泛应用带来限制。同时蓄电池寿命较短,一般车用发动机要求总运行时间大于5000小时,而目前蓄电池只能达到3000小时左右。加上废旧电池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处理体系,因此蓄电池电动车还有待完善。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明平文介绍,通过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是比蓄电池电动车更高一层的研究对象,燃料电池通过将车载的氢气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因此它能解决蓄电池储能不足的缺点,保证车辆长途行驶。但是燃料电池制作成本相当昂贵,是普通内燃机的几十倍,目前很难让人接受。而且由于氢气密度极小,车载储氢罐体积太大也是一个问题。明平文介绍,目前德国研制出最高级的储氢罐,装3公斤氢气需要数百升的体积,而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中巴车所能达到的标准是4.5公斤氢气能保证行驶300公里,因此如何研制出能承受更大压力的储氢罐,将是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不可逃避的技术难题。 
    由于电动汽车技术和经济性上存在种种问题,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已将电动和内燃机驱动相结合的混合车辆作为发展重点。明平文介绍,这走的是节能路线,而非从根本上寻求对石油能源的替代,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和价格上涨,这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产品。
    专家指出,清洁、免消耗石油的电动车辆替代传统内燃机车辆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电动汽车还面临着技术进一步完善、稳定,成本进一步下降的要求,他们认为电动汽车在我国实现规模推广至少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