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标准未定 18家厂商已经开始抢夺市场
2005-12-21 09:13:51
来源:华好网吉林
【哔哥哔特导读】IPTV标准未定 18家厂商已经开始抢夺市场
IPTV的标准尚在探讨中,却已有华为、中兴等18家厂商宣称拥有全线IPTV产品解决方案,争食IPTV这块“大蛋糕”。在IPTV还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诸多制造商却呈现出一派群雄逐鹿的景象。
水涨船高的终端需求
IPTV广阔前景将给予包括设备供应商在内的众多厂商成长的肥沃土壤。对于众厂商而言,IPTV无疑前景诱人。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在5个省市确定了IPTV设备供应商。中国电信在江苏进行测试时,参加的厂家有华为、中兴、UT斯达康、创智等。在广东,除了华为中标外,思华和UT斯达康也分得了一杯羹。
运营商的积极态度也是吸引众多制造商加入的原因之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韦乐平称,在中国电信进行转型的过程中,IPTV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领域。
中国电信在试点采用设备招标的形式,其背后隐藏的重大意义让众多制造商趋之若骛。业界人士称,试点的设备招标将决定着未来数百亿的IPTV设备采购费花落谁家,因此对厂家而言意义重大。
中国电信在江苏的IPTV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广东的IPTV项目也将覆盖10万用户。中国网通也在其试点的哈尔滨圈定了5万IPTV用户。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张以及最后正式商用期的临近,IPTV将随之不断增加,设备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标准之困与终端之“乱”
在巨大的利益的号召下,众多制造商纷纷加入,竞争也由此激烈。
不过,在激烈竞争的表象之外,IPTV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IPTV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确定。IPTV标准还未确定,目前IPTV主要是MPEG4、H.246、VC-1等三种标准。业界普遍对前两者较为重视,探讨得也较多。但不管怎样,目前在标准问题上争论还很大,不能达成统一。而IPTV的标准不能确定,使内容、机顶盒以及终端设备随之无法解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终端设备的大规模生产。
其次,在IPTV终端上也还未有定数。一方面,对于IPTV终端以何种形式出现,一直是业界争论的问题。前段时间,盛大、海信、长虹等厂商还推出了自己的“盒子”,大有绕其道而行动的意味。
另一方面,即便是“电视+机顶盒”的终端,也受到发展模式的制约。在中国仅上海一个城市,就存在着三种IPTV发展模式,即大宁模式、古北模式和浦东模式。三者由不同的运营主体采用不同技术:大宁模式是对现有的普通电话线进行改造,提升带宽;古北模式是采用新的网络架构再建一张光纤城域网;浦东模式则是对现有的ADSL宽带网进行升级。
不同运营主体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必然让标准尚未统一明确的终端市场更加迷茫。IPTV在上海的“混战”局面其实只是其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IPTV商用试验试点地的扩大,运营商之间、制造商之间、内容提供商之间以及各方之间的竞争、利益冲突,将使得混战的局面日趋复杂化。
其次,在IPTV实践阶段,各种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多是平时在实验室中无法发现,直到真正实施IPTV系统时才出现。并且,可以预见的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IPTV在未来不同的环境下,还将出现其他新的问题。
“虚火”下的终端正道
在标准还未确立的情况下,制造商纷纷出马,争食IPTV大餐,需要勇气,也需要技术支持。如何生产出真正适合不同运营主体满意,且让消费者认同的终端产品,值得制造商们共同思考。
一方面,对待终端的选择问题上,国内电视机数量要远大于计算机的数量。因此,业界普遍认为,若能促使庞大的家庭电视用户添加机顶盒,并借此将数据娱乐点播内容融合进去,不仅能给广大用户带去方便与乐趣,增加运营商的增值额,而且这块市场还将为厂商带来至少百亿以上的收入,将是多方共赢的理性之举。
另一方面,运营主体不同,选择的模式与标准均有所差异。有的运营主体,先入为主,确定属于自己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厂商的商品可能满足了一个运营商的运营标准,却与其他的运营标准不符。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IPTV的设备制造商应该如何在其中做出取舍,是否开发具有兼容性及易升级性的设备,都颇值得厂商们思量一番。
此外,IPTV在试点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试验阶段所不能也无法发现的。
因此,这就需要生产厂商能够提高技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最终生产适合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共同促进IPTV产业的发展。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