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照明企业萌生退意 未来技术难局谁来突破?
2016-09-30 20:05:36 来源:工业机器人网 作者:陈英韬 点击:7856
【哔哥哔特导读】科锐和飞利浦直接的LED光源技术你追我赶的局面不见了,三星曾表示2016年推出8英寸硅基LED技术也跳票了。于是,我们不仅要问,没有这些优秀LED企业的技术支撑,LED照明行业的技术创新由谁来接班?存在难题将靠谁解决?
今年9月,GE照明因退出亚洲和中国市场与中国经销商弄得沸沸扬扬,最终以GE妥协而告终。其实,近年来,有不少知名的国际LED企业纷纷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甚至是整个照明市场,比如科锐和东芝等照明企业退出中国照明市场,飞利浦要卖掉Lumileds,恩智浦将LED驱动业务卖给矽力杰……
这些企业曾经是LED行业创新技术的领导者,随着他们在LED照明领域的投入度的降低,那些曾经被视作业内标杆的技术也似乎被搁置。比如科锐和飞利浦之间的LED光源技术你追我赶的局面不见了,三星曾表示2016年推出8英寸硅基LED技术也跳票了。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没有这些优秀LED企业的技术支撑,LED照明行业的技术创新由谁来接班?存在难题将靠谁解决?
国际大企萌生退意
今年2月26日东芝照明技术公司宣布,计划将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灯泡和照明器具的子公司出售给中国家电厂商康佳集团,出售额估计达到十几亿日元。东芝将经营资源集中于日本国内的照明业务,撤出中国的消费者产品市场。
5月份,飞利浦在首次公开发行中宣布计划出售至少25%的照明业务股份,并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出售剩余部分。飞利浦希望该照明业务能凭借其技术和市场主导地位,包括照明行业最大的专利组合,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
7月26日,以战略投资者IDG资本为首,木林森及义乌国有资本运营中心等有限合伙人组成的中国财团以超过4亿欧元(约合4.39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赢得了朗德万斯(LEDVANCE、欧司朗光源业务)的竞标。
9月,全球照明巨头GE Lighting的CEO给内部员工的一封邮件称,自11月30日起,GE照明将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
无论在技术还是品牌上都具有优势的国际大企陆续出售照明业务或者退出中国市场,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国内市场能够获得的利润不断降低。美芯晟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钟明表示说:“国际LED大企行业如今能在国内市场得到的毛利确实是下降了不少,大部分外企认为毛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就会逐步开始放弃这个市场。”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有限公司市场经理于得水认为很多LED行业的国际大企退出中国市场不仅和毛利率有关,也和国内企业在这一行业的技术不断提升有关,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外企的核心竞争力下降,不得不选择退出。
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霍尼韦尔产品经理付宝成认为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外企退出只是时间问题。他说:“外国企业有自己的生产流程,包括实验周期、开发周期还有市场批发周期,整个流程下来可能要半年的时间,生产速度明显没办法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国内的民营企业,一个月可以出来一个产品,可能卖两个月就要降价整改。两者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差距明显,外资企业绝对会慢慢退出这个市场。”
外资企业退场,技术发展缓慢
2014年科锐就曾宣布研发出光效高达303 lm/W的LED光源,这个新闻曾经轰动一时。而东芝和三星的8英寸硅基LED技术也让业界充满期待。不得不说,国际大厂一直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如今国际大厂的退出不得不让人担心国内企业是否有能力实现技术创新。
深圳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林景旭认为LED行业的技术创新却是在逐年放缓,他说:“2008年到2010年间的光效提升就比较显著,一般两个季度就有明显地提升,到现在已经明显变缓了,后面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而光效300 lm/W其实是理论极限,如今业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接近这个效果。而且要做到300 lm/W需要的成本太高了,市场当然是希望有能效更高的产品,但目前的能效已经足够了。”
深圳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技术部工程师刘小江认为应该辩证对待这一情况,他说:“国际照明大企退出中国之后,技术、人才上都会有流失,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会慢下来,毕竟我们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还比不上他们,但好的一方面是会刺激中国企业自己想办法去研究,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对此,灵耐光电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余广志则充满信心,他说:“GE代表白炽灯、卤素灯之类的老一套的标准,这些东西如今也没有优势了,以前国际大企有标准和专利,现在标准国内都可以做得到,专利我们未来也能够研发出来,并且我们的产品性价比能够比他们好,他们现在的竞争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大企业领头,突破专利技术难局
LED照明方案网记者了解到,仅以数量计算,中国拥有的LED专利数量可以位居世界前5位,但是,在LED产业链中上游的外延技术、芯片结构等领域,中国大陆地区专利申请数量远低于日本、美国,也低于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在衬底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大致相当,荧光粉材料的专利申请数量仅次于日本,封装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与中国台湾地区大致相当,LED具体应用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既然国际大企退场已经是毫无悬念,那么未来国内技术发展,都将会是谁来引领?深圳市友亿成照明有限公司研发部工程师康海明认为未来将会是国内大企业领头突破技术难局,并且LED行业会出现大者恒大,强者愈强的局面。他说:“大型企业有资本,完整的销售渠道,还有研发实力,未来肯定是他们带领国内行业解决技术难题。”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徐开国认为当下部分国内大企具备了强大的研发实力,他说:“当下国内企业在专利上是存在不足,但是LED这个行业没有跨越不了的技术和不可跨越的门槛,虽然我们不一定是能够实现他们的技术,但实现相应的功能还是能够做到的,现在国内像德豪润达等一些体量较大的企业现在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
智能照明差距依然明显
国际大企退出中国照明市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照明市场,他们只是转而专精智能照明市场。国内企业如今在LED照明上占尽优势,比如LED驱动IC领域已经80%实现了国产化,那在国内企业在智能照明方面有没有可能和国际大厂抗衡呢?
“没有能力抗衡。”林景旭果断回答道:“个人觉得,国内的灯具在控制方面的专研还是不够深,我们的产品都太过于脱离市场,而且市场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包括功能、用户体验都脱离用户和市场。”
国内智能照明一直没法找到用户的痛点,因此一直无法真正普及开来。康海明说:“目前国内的很多智能照明产品感觉很鸡肋,除了商照用得上之外,其他市场还没有办法普及,未来还是要看市场的需求方向。”
徐开国也认为国内企业没有能力叫板国外企业,他指出国内智能照明市场如今鱼龙混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能照明的发展,同时他还表示智能照明需要大企业来牵头树立业内权威标杆。他说:“国内企业大部分都是从传统的照明企业转型过来的,都不重视技术和方案的开发,一般会选择把解决方案外包给外面的小公司,这样出现的情况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司都在一窝蜂地弄,从而导致鱼龙混杂,乱象横生,和智能沾点边就说是智能照明,技术实力和飞利浦、GE这些国际大厂无法相比。”
林景旭认为国内的整体开发氛围和理念阻碍了国内智能照明的发展,他说:“我觉得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壁垒,国内企业都很乐意去尝试新的东西,主要还是智能控制的整体开发氛围使得智能照明的最终成果出现偏差,比如很多工程照明,大部分人就是为了做业绩,为了验收,就忽略其中的技术内涵;相关的专家制订的标准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只是一味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强行制订,最后产商就理所当然地跟着这些人做出方案出来。”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在生产制作电子元器件过程中,绝对少不了半导体材料,而功率器件则是其中一种,只不过,它与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例如Ge、Si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例如GaAs,不尽相同,它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更多被用于微波器、雷达、电台等领域,但功率器件有什么特性呢?看完你就了解了。
混合式步进电机(VR和PM的组合)大约在1952年由美国GE公司的Karl Feiertag开发的发电机发展而来。其结构与目前的两相步进电机相同,并获得美国专利,最初它被用作低速同步电动机。
GE公司曾在一份报告(《Industrial Internet: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Minds and Machines》)中表示,将传统的工业(涵盖制造、自然资源开发、建筑、公用事业等)与运输业和医疗保健业加起来,全球经济的46%或全球产出中的32.3万亿美元,将得益于工业互联网;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近年来,电机市场瞬息万变,前有GE、ATB出售电机业务,后有郑煤机收购BOSCH,国际电机市场要变天,中国企业不惜代价接盘欲争三甲,背后的推手是谁?
2017年,中国LED照明企业强势崛起,让国际照明大企都退避三舍,也让国人感到了骄傲,然而国际照明大企在这一行业的依然有着多年深厚的积累,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值得我们注意,之前小编做过国内LED照明行业在2017年的回顾,那么在2017年,GE照明、飞利浦、欧司朗这三家“曾经”的国际照明三巨头都有哪些动作?
在西门子决定出清欧司朗股票、GE对外宣布出售照明业务之后,同为国际照明三巨头的飞利浦在近日也传来消息,宣布已出售了所持飞利浦照明公司的12%股份,其持股比例从41%降至29%。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飞利浦这些年的历程。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