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桩的数量已是美国的8倍,成功超车?
2019-10-31 14:40:48 来源:电动汽车时代 点击:1035
几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落后于其他汽车工业大国。尽管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地追赶,但差距仍然很明显。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起点线上,中国决心“变道超车”。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的领先于其他国家吗?
2008年至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99.4%,尤其是2011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而中国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起点较晚,为2013年。然而,仅在6年内,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1.9万辆,同比增长83.2%。2013-201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34.2%,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
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18年,中国的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4.6%,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仍在扩大,达到了56.6%。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市场的份额分别为22.2%、13.3%。
当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新车销量上,还体现在新能源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上。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统计,截止至今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共466101个,其中数量最多的省市依次为江苏省(5.57万个)、广东省(5.54万个)、北京市(5.43万个)、上海市(5.33万个)和山东省(3.04万个)。
如此不遗余力地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如充电桩,自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的担忧,给车主带来方便。同时,充电桩等设施的覆盖面积越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相比之下,BNEF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5日,美国有60652个充电桩,其中加州的充电桩数量最多,为1.9万个,但这仅相当于中国每月的平均增幅。充电桩数量仅次于美国的是荷兰,共计5.68万个。而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中,法国、德国、日本的充电桩数量分别为5.02万个、3.29万个和3.18万个。这样,一些国家的充电桩数量甚至不如中国的一些省份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良好。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个月下降,7月至9月同比分别下降3.8%、21.7%和34.8%。不仅降幅逐月增加,而且月度降幅也远远超过乘用车市场的整体降幅。究其原因还是市场需求的下滑以及补贴的大幅退坡所致。
此外,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销量依赖于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汽车等渠道。营运车辆的比例从2017年的9%上升到今年1-7月的30%。在个人用户中,一些限制城市的消费者是主要用户,但这一现象正在改善。非限制城市的用户比例从2015年的41.4%增加到今年1-7月的51.8%,预计这一比例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总体而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多年来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化驱动力,整个行业对政策的依赖仍然非常明显。然而,此前出现的大量新能源汽车品牌和制造商在补贴取消后成本大幅上升,可能面临大规模清洗。
因此,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只是暂时的,而且不能持续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个人消费者的积极性,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推动,是现阶段最需要尽早解决的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建成后的高压连接器项目产能达800万pcs,胜蓝股份希望借此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
泰科、菲尼克斯等连接器大厂再推新品,这些高性能连接产品如何赋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工业高速发展?
被称为“果链之王”的立讯精密正加大力度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连接器头部大厂的8.8亿元投注预示着什么?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确保电池安全、提升续航里程、优化整车性能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BMS市场发展情况如何?主流企业又在朝哪些市场和技术方向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推动车载OBC技术革新,磁集成技术作为关键一环,会对线材企业提出哪些新要求?彼利奥的创新实践又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宝贵启示?
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器、光伏、储能等领域市场规模有多大?竞争态势如何?2025年又有多大发展期潜力?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