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国产OLED的产业化难题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国产OLED的产业化难题

2008-11-04 10:50:43 来源:华强电子网


    OLED作为前沿的显示技术,我国的研发实力不容置疑,但是产业化会不会顺利呢?10月初,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昆山维信诺项目正式投产。该生产线能实现年产1200多万片小尺寸OLED显示屏,这些1-3英寸的多色及全彩显示屏可被用于手机、MP3、车载显示器、工业仪表等行业,如果一切顺利,公司还计划在明年兴建一条大尺寸生产线,把产品拓展至10英寸以上的全彩OLED产品。   自30年前首次被发现以来,OLED对全球的显示产业带来了一次革命。作为CRT、TFT-LCD等平板显示技术的替代,OLED被誉为下一代的“梦幻显示”技术,因其卓越的面光源发光技术,OLED成为环保照明的最佳选择,包括三星、LG、飞利浦、欧司朗等在内的全球产业巨头纷纷加大研究投入,我国也加入了在OLED上的布局。 
   
    据悉,昆山维信诺项目一期总投资超过5亿元,该项目生产线是863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项目,也是大陆地区在显示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 

    尽管如此,维信诺的创始人兼CTO邱勇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在向国外先进的大尺寸研发生产工艺靠拢的同时,有关背板的关键性技术仍待攻克,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更多上下游厂商加入无法快速实现产业化,OLED将无法取得成本优势从而获得市场。” 
   
    后发优势? 
   
    维信诺的前身是1996年就开始从事OLED研发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而邱勇曾是该项目组的负责人。 
   
    据邱表示,在积累了10年多的研发和5年的中试生产经验后,维信诺已掌握了OLED生产制造技术,拥有整套的OLED材料、器件和模块的生产工艺,并申请了100多项国内外专利,红光材料、单层结构和彩色化等关键技术处于世界先进地位。2003年,维信诺利用中试线在北京进行小批量生产,成为OLED行业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能够在中试生产线上进行小批量生产的厂家。 
   
    2006年3月,亿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59.HK)与昆山市吴松江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昆山维信诺总投资7.5亿元,注册资本4亿,其中亿都持股47.5%;昆山创业占股30%;深圳清华持股22.5%。 

    在昆山维信诺项目投产前夕,维信诺大股东对其进行了重组。10月2日,亿都宣布减持6.95%的股份,同时昆山维信诺关联公司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昆山维信诺全资子公司。2004年1月,亿都曾收购了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34.45%的股权。 
   
    从最早接触OLED到建设出中国第一条大规模OLED生产线,邱勇在该产业已坚持了12年。在他看来,OLED不仅在显示效果上优于其他技术,并且市场应用广泛,更关键的是,OLED将成为国内平板显示业赶超国际产业技术水平的一个契机,因为自主研发的OLED产业链一旦形成,将彻底改变我国“技术引进”的被动式科技发展模式和局面。 
   
    据邱勇介绍,在TFT-LCD和PDP成熟后的六七年里,曾经垄断显示产业近70年的CRT失去了自己的垄断地位,目前占有率已不足30%;而正处于上升势头的TFT-LCD也将于2010年达到高峰;OLED则将在15-20年后逐渐成熟,这给了国内企业充分的追赶时间,“因为目前国际对于OLED的研发也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内外技术研究差距并不大。” 
   
    “我国过去发展平板显示产业已经有了很深的教训。”邱勇向记者总结了几点教训:首先,在CRT产业处于发展高峰时,没有对新技术的迅速崛起足够重视,国家层面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和部署;其次,国家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够,成果产业化转化机制不健全,导致显示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原材料目前仍受制于日韩等国;此外,在整体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对投资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大,导致落入“不断引进但却总是落后”的怪圈。 
   
    “如果不扭转依赖国外引进技术的被动发展,国内科技的发展将永远受制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忠灿向记者表示,昆山OLED生产线是中国从基础研究到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首条平板显示生产线,在扭转这种局面上发挥了不小作用。 
   
    55亿美元的市场 
   
    尽管要扭转显示产业的引进风并非一家公司所能决定,但OLED市场近期风向的转变无疑将吸引更多的公司加入这块阵营。 
   
    全球OLED产业的真正起飞始于1997年,当时日本东北先锋推出了第一款OLED产品并用于车载音响;随后,韩国三星、中国台湾地区的铼宝等厂商相继投资并量产。在2001年至2005年,伴随着小尺寸OLED技术的成熟,OLED产业完成了第一轮产业扩张,全球销售额从2001年的约7000万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5.8亿美元,其中先后投入产业化的公司高达20多家。 
   
    然而,2005年7月至2006年年底,由于小尺寸TFT-LCD价格巨幅下滑,对OLED产品形成巨大冲击,产业进行了自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整合。除韩国三星、LG、日本东北先锋、TDK以及中国台湾铼宝、悠景之外,其他OLED皆因资金、技术、市场等原因相继倒闭。 
   
    到2007年,随着小尺寸面板价格止跌,在UMPC、电子相框、触摸屏手机等产业需求的强劲带动下,小尺寸面板产业开始回升,并在今年迎来了OLED的又一个高潮。目前,包括台湾奇美、友达等大型TFT-LCD面板厂都恢复了对OLED的研发,索尼、三星等则于今年追加了对OLED生产线的投资并推出了大尺寸OLED电视。诺基亚甚至宣布,未来所有手机面板供应商都只选择拥有OLED研发实力的厂商。 
   
    “未来十年OLED将是图像领域最热门的创新。它有潜力改写当前平面显示器的性能和价格纪录。”业界人士表示。 
   
    目前,小尺寸OLED显示屏的需求主要以手机与MP3为主,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手机,有近1/3使用了OLED面板作为主屏幕或次屏幕材料。铼宝认为,未来MP3采用OLED作为面板的比重,将有望超过50%;除此之外,如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也对OLED有强劲的需求。据统计,2004年OLED产品全球销售额为4.46亿美元,预计2009年OLED市场将可达到55.4亿美元。 
   
    产业化难题 
   
    就在昆山OLED线正式投产前夕,韩国面板大厂LG宣布,2008年计划投资1000亿韩元建构一条超薄面板OLED生产线。德国则宣布了一项为期五年的OLED研发计划,由政府出资1亿欧元,巴斯夫、欧司朗、默克、飞利浦等大厂与学术机构等33家合资5亿欧元,在巴斯夫所在地路德维希港联名成立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室,目标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换为具体的商品”,追上中国台湾和韩国。 
   
    对于这种态势,中国台湾国立交通大学OLED研究室主任陈金鑫博士认为,中国在你追我赶的OLED产业中要想取得先机,还有两大难题必须解决。 
   
    首先是TFT基板的核心技术突破。据陈介绍,OLED的两大主要用途是平板显示和照明,在平板显示领域,目前全球的技术都在朝大尺寸发展,要想解决大尺寸OLED的生产问题,首先需要掌握TFT基板显示的核心技术,目前这项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厂手中;友达光电曾在2002年进入OLED研发,但就是因无法突破TFT基板的核心技术而被迫把OLED研发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次是产业链建设。虽然继维信诺之后,四川长虹(600839,股吧)和吉林环宇等也宣布上马OLED项目,长虹计划投资3.6亿元在成都建设OLED生产线,其他液晶大厂如上广电、京东方等也在加快OLED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总体而言,国内OLED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上游所有的材料配件如驱动IC、导电玻璃、封装玻璃、有机材料、精密MASK等都需要从日本、韩国等地购买;并且,OLED设备目前虽然已经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要求,但还没有标准化,设备厂家对OLED生产技术的了解远不如拥有长期研发和中试生产经验的OLED业者。 
   
    “综合来看,OLED未来能否成功取决于成本,这对OLED产业是个极大的挑战。”陈金鑫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TFT-LCD都将与OLED技术并存,TFT-LCD产品每年在以25%-30%的速度下降,如果OLED不能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取得生产成本优势,必然无法承受TFT-LCD的竞争,从而影响厂家对OLED的投资热情。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OLED厂商间的产品规模和成本竞争不会太明显,而是将处于共同开拓市场的阶段,市场上主要表现是供不应求和OLED与LCD等传统显示器之间的竞争;OLED厂商和研究单位直接的竞争则主要表现在技术开发方面,知识产权的布局、新材料、新器件结构、新工艺和后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胜出的关键。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