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我国“第四代半导体”重大突破!达国际顶尖水平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第四代半导体”重大突破!达国际顶尖水平

2023-03-21 09:21:42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作者: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点击:2076

近期以来,我国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制备上持续获得进展。

日前,西安邮电大学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陈海峰教授团队成功在8吋硅片上制备出了高质量的氧化镓(GaO)外延片;2月28日,中国电科46所成功制备出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达到国际最高水平;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

氧化镓

图源网络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曾表示,氧化镓材料是最有可能在未来大放异彩的材料之一。在未来的10年左右,氧化镓器件有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电力电子器件,会直接与碳化硅器件竞争。

据了解,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之一,氧化镓禁带宽度达到4.9eV,超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碳化硅(3.2eV)和氮化镓(3.39eV)。更宽的禁带宽度意味着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因此氧化镓具有耐高压、耐高温、大功率、抗辐照等特性。

与碳化硅类似,氧化镓在功率器件领域有更突出的特性优势。目前业内对于氧化镓的普遍期待都是应用在功率器件上,尤其是大功率应用场景。

进一步了解到,氧化镓拥有超宽带隙(4.2-4.9eV)、超高临界击穿场强(8MV/cm)、超强透明导电性等优异物理性能,导通特性约为碳化硅的10倍,理论击穿场强约为碳化硅3倍多,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在能源方面的消耗。数据显示,氧化镓的损耗理论上是硅的1/3000、碳化硅的1/6、氮化镓的1/3。

虽然氧化镓目前在部分产品上已有使用,但是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尚远。业内普遍认为,氧化镓有望替代碳化硅和氮化镓,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当前,各国半导体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氧化镓正逐渐成为半导体材料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另有日本氧化镓领域知名企业FLOSFIA预计,2025年氧化镓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开始超过氮化镓,2030年达到15.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达到碳化硅的40%,达到氮化镓的1.56倍。

 

............................................................................................................................................................

敬请关注

哔哥哔特独家栏目《走进企业》

本期视频带你走入尚朋高科一尘不染的磁芯生产车间 ↓↓↓

走进企业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半导体 半导体材料
  • 如何认识和测量磁性材料的基本磁参数特性?

    如何认识和测量磁性材料的基本磁参数特性?

    不可否认,磁性元器件的发展已搭乘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的快车。芯片电感、一体成型电感、磁集成技术等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材料始终是掣肘行业发展的难题,如何更为深刻和全面地认识磁性材料,让其跟上行业奔跑的快车是行业亟待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 车载磁性元件高级研修班在京泉华开班

    车载磁性元件高级研修班在京泉华开班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渗透率如何?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新能源汽车磁性元件在“上车”过程中还有哪些痛点?这8位大咖将一一为你解答!

  • 杨德仁院士将出席2024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并做大会报告 |IFWS 2024前瞻

    杨德仁院士将出席2024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并做大会报告 |IFWS 2024前瞻

    11月18-21日,第十届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IFWS2024)&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2024)、先进半导体技术应用创新展(CASTAS)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将出席论坛,并将带来“半导体材料产业的现状和挑战”的大会报告。

  • 碳化硅SiC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碳化硅SiC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的特性,从而导致其有高击穿电场强度等材料特性。SiC功率器件具有耐高压、体积小、功耗低、耐高温等优势。SiC器件适用于高压、高频应用场景。

  • 800V超充技术升级,SiC器件如何赋能?

    800V超充技术升级,SiC器件如何赋能?

    告别漫长充电等待,800V超充技术革新升级!在2024'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上,英博尔电驱CTO刘宏鑫、纳微半导体技术营销经理肖开祥和致茂电子资深经理朱明星,就800超充技术的充电桩、车载电源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 氮化镓 (GaN) 带来电源管理变革的 3 大原因

    氮化镓 (GaN) 带来电源管理变革的 3 大原因

    氮化镓技术,通常称为 GaN,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多地用于高电压应用。这些应用需要具有更大功率密度、更高能效、更高开关频率、更出色热管理和更小尺寸的电源。除了数据中心,这些应用还包括 HVAC 系统、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和笔记本电脑充电电源。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