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四代半导体”重大突破!达国际顶尖水平
2023-03-21 09:21:42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作者: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点击:2076
近期以来,我国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制备上持续获得进展。
日前,西安邮电大学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陈海峰教授团队成功在8吋硅片上制备出了高质量的氧化镓(GaO)外延片;2月28日,中国电科46所成功制备出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达到国际最高水平;2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
图源网络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曾表示,氧化镓材料是最有可能在未来大放异彩的材料之一。在未来的10年左右,氧化镓器件有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电力电子器件,会直接与碳化硅器件竞争。
据了解,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之一,氧化镓禁带宽度达到4.9eV,超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碳化硅(3.2eV)和氮化镓(3.39eV)。更宽的禁带宽度意味着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因此氧化镓具有耐高压、耐高温、大功率、抗辐照等特性。
与碳化硅类似,氧化镓在功率器件领域有更突出的特性优势。目前业内对于氧化镓的普遍期待都是应用在功率器件上,尤其是大功率应用场景。
进一步了解到,氧化镓拥有超宽带隙(4.2-4.9eV)、超高临界击穿场强(8MV/cm)、超强透明导电性等优异物理性能,导通特性约为碳化硅的10倍,理论击穿场强约为碳化硅3倍多,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在能源方面的消耗。数据显示,氧化镓的损耗理论上是硅的1/3000、碳化硅的1/6、氮化镓的1/3。
虽然氧化镓目前在部分产品上已有使用,但是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尚远。业内普遍认为,氧化镓有望替代碳化硅和氮化镓,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当前,各国半导体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氧化镓正逐渐成为半导体材料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另有日本氧化镓领域知名企业FLOSFIA预计,2025年氧化镓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开始超过氮化镓,2030年达到15.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达到碳化硅的40%,达到氮化镓的1.56倍。
............................................................................................................................................................
敬请关注
哔哥哔特独家栏目《走进企业》
本期视频带你走入尚朋高科一尘不染的磁芯生产车间 ↓↓↓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本周,英飞凌、Nexperia、思瑞浦、极海等半导体国内外厂商发布新品,涵盖MOSFET、电源管理IC、工业级通用MCU等多款产品。
极海半导体近日宣布推出多款工业级通用MCU及首款AFE,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升级丰富自身产品矩阵。
本周,英飞凌、瑞萨电子、极海半导体以及先楫半导体等多家国内外半导体厂商发布新品,涵盖IGBT、100V N沟道MOSFET以及实时控制MCU等多款产品。
瑞萨裁员风波后又有汽车业务新动作?从裁员到布局,瑞萨的一系列举措说明了什么?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放缓,瑞萨会是一个缩影吗?
本周,TI、Littelfuse、纳芯微等多家国内外半导体厂商发布新品,涵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全桥变压器驱动以及非对称TVS二极管等多款产品。
2024年磁性元件产业链价格战如火如荼,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磁集成技术及铜铁共烧工艺如何成为行业突破困境的关键?这些创新如何引领行业前行?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