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缺高端缺普及
2009-03-03 10:15:49 来源:==
【哔哥哔特导读】作为治病救人的工具,医疗器械的价格和质量一直是患者关注的话题,同样也是院士聚焦的议题。上海院士中心前天举办的“促科技创新,助企业发展”专题沙龙上,多位院士直指当前上海医疗器械行业之“缺”。
第一“缺”是缺国产高端产品。去年上海医疗器械行业产值约120亿元,同比增长17.4%,却面临自主创新产品缺乏、过多依赖进口产品、基层医疗机构器械落后等问题。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潘明荣介绍,在医疗器械一、二、三类产品中,比较高端的三类产品(如可植入体内的器械),只占两成左右。交大附属九院骨科名医戴克寸戎院士说,院方采用的人工关节都非本地产品,这个行业还没有形成标志性产品、核心竞争力、国际化品牌,“只有棉花纱布可能在国际上有自己品牌”。事实上,国内医疗器械的出口结构中,手术用巾、按摩器具等仍是传统项目。
高端器械国产化可以极大降低医疗成本,这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得到印证。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历经10年创新,研发出心血管支架产品。当年医院里几乎都是美国强生产品,每个支架3万多元,有的手术要用3个,令病人难以承受。如今,微创支架把成本降低一半以上,使国外产品也大幅降价到1万多元。
第二“缺”是缺新型普及产品。复旦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方祖祥教授介绍,国外急救医学领域的心肺复苏器械已呈现大众化趋势。他说,心血管病突发后,如10分钟后未得到适当抢救措施,死亡率几乎100%。由于美国大量装备了可供公众自行操作的“傻瓜型”心肺复苏器械,病人在医院之外的抢救成功率从过去的1.4%提高到31%。去年日本大规模普及这类急救器械,规定每5000人社区配备一台,可与消防龙头的密度相比。
方祖祥说,复旦也进行了这一领域研究,但尚无上海企业加入研制,目前国内只有一家外地行业龙头做出了样机。上海交大生命医学仪器研究所陈亚珠院士认为,上海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学研磨合存在欠缺,还缺少具有战略眼光的龙头企业,“科学家手里有好的技术,但机遇期一过,技术就废了”。专家们认为,结合社区化、老龄化趋势,研发康复保健型医疗器械应该成为一大方向。
推动医疗器械行业自主发展,缺的还有具体产业政策。陈亚珠说,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至少需要三五年转化期,没有一两千万元投入也无法产出,这需要相关部门以政策性资金等方式加以推动,帮助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走完全程。复旦大学王威琪院士表示,政府采购的导向对促进本土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相当重要,随着新医改方案实施,把替代进口的国产产品列入医保范围,对培育业内企业大有作用。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1日,由华强电子网主办,华强商城、华强云仓、华强云平台协办的“2024年度华强电子网优质供应商&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评选”重磅开启!
《人民日报》发文、连接器领域专家建言,连接器核心材料,应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SiC内卷和洗牌加速,目前国产SiC器件性能与国际大厂相比是否还有差距?车载SiC国产化何时才能实现?SiC产业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
今年MCU市场整体回暖明显,多家国内MCU厂商迎来销售的显著增长,这也直接体现在了多家上市企业的季度报上。
今天我们从广州来到淮北,参观一家由院士领衔创立的金属磁粉芯企业,看他们如何将中国红染遍磁电产业,一步步实现金属磁粉芯的国产替代。
“卷”无止境,国产MCU厂商们何去何从?技术创新是唯一出路吗?航顺芯片差异化发展布局或许能为这一问题带来新的思考视角。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