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准入标准或将6月发布 优胜劣汰早已开始
2010-05-18 14:46:17 来源:网络 点击:1004
【哔哥哔特导读】与会的企业包括了江苏中能、洛阳中硅、赛维LDK等行业主要企业。一位与会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以下称《标准》)推出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标准》将在6月底前正式对外发布。”
“五一”节后,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低调神秘的多晶硅行业座谈会。
与会的企业包括了江苏中能、洛阳中硅、赛维LDK等行业主要企业。一位与会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是《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以下称《标准》)推出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标准》将在6月底前正式对外发布。”
不过,这一推出时间已比今年年初计划的时间推迟了近3个月。据记者年初独家得到的《标准》讨论稿显示,当时预定的推出时间在4月初。
“部委之间的争议、企业间的不同声音让这个可能让多晶硅行业发生巨变的《标准》一推再推。”该与会人士称。
《标准》虽未推出,但在从2009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多晶硅产能过剩预警以来,这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集中度正在迅速提高,大企业扩张迅速,中小企业日子越发艰难,资本对这个行业兴趣也正在逐步减弱。
《标准》迟出
争议声伴随着《标准》酝酿中的整个上半年。
“在去年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调研之后,在2010年1月,《标准》就已经定型,之后的近半年时间几乎没有多少修改。”一位多次参与部委座谈会的多晶硅企业人士对记者说,此次标准因为涉及布局、能耗、环保、监督等众多方面,因此备受争议。
巨大的反对意见来自于中小企业。
在一位四川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看来,《标准》过于苛刻。比如,其中规定了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在3000吨/年以上,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并要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这些规定,目前很多企业尚不能达到,而现在多晶硅行业发展仅是初期阶段,不能有如此严厉的限制政策。”该负责人说,他的企业目前就达不到这个标准。
按照《标准》讨论稿中内容显示,如果不能符合上述标准,企业将不能享受国家在信贷和土地方面的支持,也将不能获得审批、备案,银行也不得提供贷款和授信支持。
“由于多晶硅项目投入巨大,多半是依靠银行贷款,这些条例卡住了中小企业的命脉。问题是,《标准》现在未出,银行对我们的贷款已经开始收紧,地方政府的态度也在今年产生了变化,由原先的大力支持变成谨慎小心,这让很多企业的资金非常紧张。”上述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据了解,在此前的讨论中,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西赛维和江苏中能曾建议将单线标准提高到5000吨,这也是国际一流企业的标准。但遇到了众多企业的反对,各方商量之下,最终将3000吨作为标准。
然而,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是,能上3000吨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一位江苏光伏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多晶硅行业并不过剩,无需过多限制。“2009年我国多晶硅需求是4万吨,其中国内企业供应了2万吨,进口了2万吨,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多晶硅仍然缺口很大,此时,不应产生过严的措施。”该企业人士说。
在常州天华新能源总经理谢潇拓看来,下游企业意图非常明显,即希望上游的多晶硅行业发展迅速,价格进一步下降。“上游企业越多,对电池和组件厂商的好处越多,因为前段有充分竞争,下游就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和要价空间,上游企业一家独大对下游企业显然不利。”
据一位大型多晶硅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尽管《标准》在今年上半年未推出,但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几乎没有批准一个多晶硅项目,企业今年上马的项目大多是几年前就批准的项目,“这是一个万分敏感而又形势不明朗的时刻,大家焦急的等待政策下来,但它却始终在空中,悬而未决。”
优胜劣汰已经开始
政策利剑悬空,行业整合已经开始,多晶硅投资热浪正在退潮。
来自中投证券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一时之间,“多晶硅产能已严重过剩”之声甚嚣尘上。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位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众多投资者看好多晶硅行业,但进入后却发现,行业前景虽好,但投资巨大回收期长,不是一般的中小投资者能玩的游戏。“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对多晶硅的投资正趋于冷静,投资者对于这种几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投资正慢慢谨慎和理性了。”上述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那些已经迈入这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已经进退两难。“到今年年底,肯定会有一批中小企业因资金断裂倒掉。”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去年虽然进口了2万吨多晶硅,主要是因为国内很多企业并没有开足马力生产,我国的产能目前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对记者说,在多晶硅价格目前50多美元/公斤的状况下,一些制造成本低于这个价格的企业就可以满负荷生产;而成本和这个价格差不多的企业只好生产一部分;而另外一些成本高于这个价格的企业只好用少量的生产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否则机器会很快废掉。
据吕锦标透露,目前江苏中能依靠庞大的规模和技术可以保持30%左右的利润,这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在4月份,江苏中能的硅料生产成本已经降到34美元/公斤。
而据记者了解,日本德山(Tokuyama)这类国际大厂的成本只有20美元/公斤左右。这意味着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竞争力相比国际巨头差距明显。尤其是,当市场价格降至50美元/公斤时,国内一些多晶硅企业只能面临巨额亏损的现实。在这种低利润的压力之下,中小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
不过在中小企业慢慢被淘汰出局的同时,巨头们的争夺同样激烈。
据记者了解,目前江苏中能在硅料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0%以上,其硅料产能在1.8万吨,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1万吨,而其硅片目前占市场份额30%~40%左右,到了年底产量将达到1.3GW~1.5GW,明年其硅片市场份额也将占到一半。
而江西赛维在今年年底硅料产能将达到1.5万吨,硅片产量将达到1.4GW.
“从长远来看,产业集中度提高绝对是好事,这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准和规模。从世界范围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就形成了七家大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商,中国目前的现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吕锦标说,中能还将进一步扩张。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隆基股份官网公布了单晶硅片的最新报价,156.75、166尺寸的单晶硅片价格不变,与之相对的则是多晶硅片的不断下调,以及通威太阳能多晶电池片价格的大幅下降,降幅达0.07元/W。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光伏巨头FirstSolar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对薄膜太阳能前 景的关注,据该公司宣布,其碲化镉(CdTe)薄膜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首次超越多晶硅组件,达到创纪录的18.6%。
它是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两个相互独立、测量方向相互垂直的敏感元的测量模块,是由多晶硅微加工表面工艺制成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由硅片表面的弹性结构支撑起的质量块下面贴附电容的一个极板,电容的另一极扳固定。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用单脉冲镭射直接在衬底上将液态硅墨水打印成能用在电路中的多晶硅,且用镭射打印的薄膜电晶体比传统多晶硅导体更具有灵活机动性。
目前太阳能电池按照所使用的原料、构造及制造方法分为数种。其中,结晶硅类太阳能电池多指以硅半导体基板为原料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此外还有非晶硅类太阳能电池,此类电池以与液晶面板相同的薄膜制法为基础,都是在玻璃基板而非硅基板上蒸镀非晶硅制造的。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大,表面复合严重。此外,与半导体级硅片相比,太阳能级单晶硅和多晶硅体内存在大量的杂质和缺陷,而这些杂质和缺陷会充当复合中心,增加复合速率。表面复合和杂质缺陷复合会显著降低少子寿命和太阳电池性能......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