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
2004-07-14 10:43:07
来源:汽车电子世界网
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也为汽车制造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支撑。仔细观察,在全球制造业进行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这些年,电子信息技术成为新的造血机,使传统产业重新迸发出活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汽车电子发展变迁和相关市场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电子化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逐步走向融合,电子技术不断把音响视频、网际网络、信息引入汽车内。随着未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价值含量的迅速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成为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一门相对独立新兴支柱产业。
1、汽车电子化设备的发展变迁
国外汽车电子化速度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其发展之速,应用之广与日俱增,汽车电子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不断增加。电子技术的进步无疑奠定了电子装备在汽车上应用的深厚基础。其中必须提到的是为减少汽车的公害,节约能源,电子技术被充分应用到汽车排放净化与提高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半导体技术,特别是微机的发展为汽车技术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电子技术首先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与燃油耗控制上,接着被应用于底盘系统的控制,以提高汽车行驶性与乘坐舒适性。而且随着交通运输的高密度发展,电子技术进一步被应用于汽车乘坐安全性提高和导航等方面。汽车电子化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引入期 60年代的晶体管式点火装置、全晶体管收音机的实用化揭开了电子化时代的序幕。发动机点火系统由于采用硅晶体管从而具有高能量、而且着火性良好、寿命长的性能。1967年波许公司开发了进气管压力控制检测方式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成为在减少废气排放、增大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技术竞争中的重要电子控制方式。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中,是由于相互独立的传感器、控制系统与执行元件组成,由于在控制系统中可以进行任意的计算处理,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控制的自由度。除了进行基本的燃油控制,还可以进行修正控制,显著提高了发动机性能。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晶体管式的电子电路在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奠定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相继开发了电子控制自动稳速行驶装置、电子控制变速器。但由于成本高,而且实用模拟电路,控制复杂,所以不能在汽车上进一步广泛推广。
2)成长期(上世纪70年代) 这是续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微机得到应用的时期。由于微机的应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EFI)的控制功能得到了扩大,开发了进气量直接检测方式的L‐Jetonic,并且在废气再循环(EGR)三元触媒系统中应用了氧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显著降低了排气公害和能耗。
3)发展期(上世纪80~90年代) 随着排放限制的不断强化,以及第1次能源危机的爆发,对汽车的排放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了新一代的发动机,减少车身重量,采用驱动方式。从单个控制燃油、点火、废气再循环的控制变量发展到集中控制。微机在发动机上的应用,首先是通用汽车公司的MISER点火时间控制,其后在增加燃油、废气再循环、怠速控制,从而形成集中控制系统。微机引入的最大特点是由于软件的应用,从而真正实现了电子控制系统。如果能从控制逻辑正确描述大规模复杂系统,那么按照这一控制逻辑就能进行控制。在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中间,由于软件技术领域的出现,使机械工程与电子技术得到有机结合,从发动机电子控制领域扩大到传动系统,进而又扩大到底盘系统、车身附件、信息显示、导航等新领域。电子回路、传感器、执行元件向小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汽车线束的集约化,采用多通道通信系统和局域网。
4)成熟期(从21世纪初到今后10年),汽车机电控制技术作为工程技术己经成熟。在这一阶段中,不仅汽车本身达到智能化,其中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交通和地面计算机系统、智能交通指挥系统,而且还要发展应用汽车的诊断与监测系统、汽车通信系统和驾驶员信息系统。电子工业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大量更先进、灵巧的稳定电源,传感器和具有大容量内存的8位或16位微处理器。汽车的总体设计将在机电系统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汽车机电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点将由解决汽车部件或总成的自动控制问题,开始向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使汽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向解决汽车与社会融为一体等问题转移。由于机电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汽车电子设备的成本有的已占汽车总成本的1/3,如美国福特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上最多装有7个微处理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滑翔机牌汽车上已使用24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上装有上百个各类传感器;德国拜尔公司汽车的电子设备占总成本的37%,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占15%~20%。21世纪生产的轿车90%左右将采用微机控制装置。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已进入了电子控制时代。
2、国内市场现状及趋势
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正是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大热点,不仅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会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价值含量的迅速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成为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新兴支柱产业。汽车电子的发展将不仅颠覆人们对汽车产业的传统认识观念,而且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汽车产量从1991年到2001年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2001年,我国生产汽车223万辆,2002年达350多万辆,2003年突破了400万辆。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我国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为5625亿元,按照20%的年均增长速度,2005年我国汽车需求量将超过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0000亿元,其电子产品价值含量按25%~30%计算,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到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的发展速度将从目前10%的增长率上升到20%。
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Inc.预测,从2002年到2007年,总体汽车电子系统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6.7%,将从2002年的1064亿美元增长至1472亿美元。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称,中国与汽车相关的半导体消费预计将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汽车芯片市场到2007年将从2002年的4.16亿美元增长到14.5亿美元。中国汽车芯片市场预计占全球芯片消费量的10%。
据iSuppli的报告称,中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汽车市场。到200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娱乐系统生产基地。例如,在2007年,中国的汽车立体声音响系统的产量将占全球产量的39%。
同时,中国对其它类型的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这些需求包括发动机控制器、包含多种仪表的电子仪表板、遥控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电子防抱死系统和和空气囊等。这篇报告称,而且,在今后几年里,新的电子产品还将出现,并且对于这些新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生产汽车半导体产品的能力。至于应用的汽车系统,汽车立体声设备是集成电路最大的应用领域,2002年占中国汽车半导体消费量的72%。
在2007年,汽车立体声设备将占中国整个汽车半导体消费量的46%。汽车半导体的第二大应用在2007年预计是发动机控制器。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应用依次是电子防抱死系统、电子仪表板和遥控中央门锁控制系统。
随着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的电子价值含量迅速提高,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
未来几年,中国汽车电子类半导体器件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3-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类半导体器件市场将保持年均42.7%的增长速度。2003年中国汽车电子类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7.4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2.3%;到2007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55.1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1.5%。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有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国外厂商蜂拥而入,国内企业奋起直追。这场竞争决不会是一场有赢无输的赌博。我国的汽车电子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的汽车电子厂商来说最紧迫的就是加强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向汽车产业链条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环节发展。
目前,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将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装备到其整车中,在国外,中高档轿车采用的电子信息设备已经达到30%~50%,在一些高档车上,这个比率还要高。在电子信息技术设备供应商方面,也纷纷将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定位在汽车电子产业上。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德州仪器、飞利浦、西门子等这些过去为其他行业和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的厂商,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有些产品已经为汽车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跨国公司加紧与国内企业合资生产整车的同时,美国通用和福特、德国大众、日本本田和丰田也在加紧寻找中国企业在汽车电子产业方面的合作。
已在天津开发区建立汽车电子生产基地的摩托罗拉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通信及电子系统集团总经理Marios说:“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的容量将有50~60亿美元。中国的汽车产值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中国是汽车销量和产量双增长的国家。这是在欧美市场很难达到的,也是吸引摩托罗拉来到中国的原因。”他认为,小轿车内的平均电子设备含量将从现在的22%增加到2010年的35%。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大,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独立产业。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