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中国移动进入惯性增长期:微利时代来临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移动进入惯性增长期:微利时代来临

2012-03-19 16:56:51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哔哥哔特导读】3月19日凌晨消息,上周中国移动公布了2011年的业绩,对比2007年-2011年五年的主要增长指标,净利润、新用户增长率、ARPU值、短信业务收入及占比等各项指标均有下滑。中国移动开始了惯性增长时期。

摘要:  3月19日凌晨消息,上周中国移动公布了2011年的业绩,对比2007年-2011年五年的主要增长指标,净利润、新用户增长率、ARPU值、短信业务收入及占比等各项指标均有下滑。中国移动开始了惯性增长时期。

关键字:  中国移动,  3G市场

3月19日凌晨消息,上周中国移动公布了2011年的业绩,对比2007年-2011年五年的主要增长指标,净利润、新用户增长率、ARPU值、短信业务收入及占比等各项指标均有下滑。中国移动开始了惯性增长时期。

中国移动2007-2011年利润率、新用户增长率及ARPU走势图

中国移动2007-2011年利润率、新用户增长率及ARPU走势图

中国移动2007-2011年短信业务收入、短消息使用量和短信收入占比图

中国移动2007-2011年短信业务收入、短消息使用量和短信收入占比图

(注:中国移动称2010年自己的短信和彩信业务为468.89亿元,这一数字比2010年单独披露短信业务收入526.15亿元还要低。中国移动也没有对其披露的业绩数字不符给予官方解释。)

中国移动微利时代来临

每年3月前后,当中国移动公布其上年的业绩时,很多媒体爱用“日赚3亿”、“日赚3.2亿”、“日赚3.45亿”来形容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增长。

尽管看似中国移动日进斗金,但其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对比2007年-2011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增长状况,从2007年的30%下降到2011年的5%,中国移动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2007年,中国移动净利润增长31.90%,2008年这一数字为29.60%,2009年为2.30%,2010年为3.90%,2011年为5.20%。尤其是在2009年、2010年这两年,由于经济危机、2G市场饱和,3G市场还没有形成等原因,中国移动的增速已经微乎其微。

每户每月平均消费(ARPU)值方面,中国移动在2006年为90元,从2007年开始跌破90元并逐年下滑。从2007年为89元,2008年为83元,2009年为77元,2010年为73元,到2011年为71元。

有中国移动的员工在微博上也抱怨:“看到有文章标题为”中国移动去年日进3.45亿”,其实讨论这个话题已毫无意义,移动这两年过得很辛苦,被联通的3G抢走了不少高端份额,现在完全是依靠过硬的管理、顽强的员工拼搏精神才获得如今的业绩。2011年净利润增长5.2%,达到1258.70亿元,其实弄这些数字有何意义呢,现在员工们都苦不堪言! ”

短信业务下滑且财报业绩有出入

对中国移动而言,除了外部环境使增势疲软外,传统业务也受到了新社交媒体的冲击,最明显的是短信和彩信业务。

根据中国移动每年披露的业绩,2007年,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为419.35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为503.84亿元,2009年为535.57亿元,2010年为526.15亿元。2010年,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首次出现增势下滑。201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和彩信业务收入为464.62亿,比2010年有轻微下滑。

彩信方面,2007年,中国移动的彩信业务收入为15.67亿元,2008年这一数字为28.78亿元,2009年为33.36亿元。

很蹊跷的是,2010年中国移动并没有披露彩信的业务状况。

不知是何故,在比较2010年的业绩时,中国移动称2010年自己的短信和彩信业务为468.89亿元,这一数字比2010年单独披露短信业务收入526.15亿元还要低。中国移动也没有对其披露的业绩数字不符给予官方解释。

从短信的总量来看,2007年为5027.41亿条,短信业务占中国移动总体收入比重为11.8%,2008年为6071.29亿条,占比为12.2%,2009年为6812.25亿条,占比为11.9%,2010年为7109.83亿条,占比为10.9%。2011年为7361亿条,占比为8.8%。这是短信业务首次低于10%的占比。

究其原因,有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 短信当年能迅猛发展,重要原因是当时语音资费较高,短信业务性价比突出,替代效应明显。但是,随着语音资费的下降,语音业务、IM业务已经反过来对短信构成替代,指望短信收入再大幅增长已经基本不可能,能够保持稳定已经万幸。”

新的增长点在哪?

对中国移动而言,传统业务受到冲击是大势所趋,更致命的是,新的业务增长点尚不明晰。短期内,3G和4G业务都无法成为新的增长点。

先说TD。TD网络从2008年开始试商用,到2011年底已经有5100万用户,市场份额超过40%。不过由于TD网络的利用率低,目前还处在增量不增收的状态。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2010年TD网络的利用率为9.9%,2011年年上升到13.8%,“2012年的目标是增加到15%,只有提高利用率才能使3G业务回报上升。”

而作为3G的后续演进的TD-LTE,目前商用计划尚不明朗。

王建宙直言,“要TD-LTE对中国移动集团的收入有贡献,仍需一段时间。他同时表示,本年无计划让母公司收购TD-LTE网络。”

这也意味着,之前市场寄望通过TD-LTE提升中国移动的业绩的愿望一时半会难以成行。

之前,业内预测工信部很快会明确TD-LTE的商用计划,并有消息称,工信部会给中国移动发放TD-LTE的牌照。不过,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会参照TD-SCDMA试商用时的经验,在发展TD-LTE时“宁可稍微慢一点,把准备做的更充分一点,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发放牌照。”

不过TD-LTE的规模试验还在推进。

去年,工信部、中国移动以及各大设备厂商已经协同完成了TD-LTE第一阶段的的规模试验,中国移动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开始在9个城市的第二阶段规模试验,杭州和深圳将达到试商用水平。在香港,中国移动还将开始LTE TDD/FDD商业服务。

不过,好在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上看到了希望。中国移动2011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444.28亿元,同比增长45%。在444.28亿无线收入中,来自移动数据流量收入436.89亿元,同比增长43.5%,WLAN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86.9%。

来自WLAN的收入增长了接近300倍,中国移动的GSM、TD-SCDMA、WLAN和TD-LTE“四网协同”的战略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中国移动 3G市场
  • 中芯与高通签芯片生产协议 瞄准中国3G市场

    中芯与高通签芯片生产协议 瞄准中国3G市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高通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同中芯国际达成一份战略协议。根据协议,中芯国际将在其天津工厂采用BiCMOS处理技术,为高通提供集成电路(IC)生产服务。

  • 三大运营商对弈4G 通信产业链开始分“蛋糕”

    三大运营商对弈4G 通信产业链开始分“蛋糕”

    在3G市场渐趋成熟之际,4G成为国内通信运营商抢先布局的下一个阵地,不过三大运营商也各有各的谋算,这使得4G竞争格局愈发扑朔迷离。不过,在三大运营商开始新一轮对弈的背景下,通信产业链的新一轮蛋糕切分也已开始。

  • 中国联通将维持每年50-100亿投建4G

    中国联通将维持每年50-100亿投建4G

    据悉,中国联通新的投资策略仍是深耕3G市场,对LTE还是抱着着相对保守的态度。公司目前的方案是投资100亿元建设3.1万个4G基站或者投资50亿元建设1.6万个4G基站。

  • 半导体巨头飞思卡尔期待分食中国3G市场

    半导体巨头飞思卡尔期待分食中国3G市场

    据人民网报道,随着中国3G通讯事业的发展,国际半导体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日前,半导体制造商飞思卡尔在中国召开论坛,邀请业内人士,期待能在TD-SCDMA这个大蛋糕中获得机会。

  • 通信运营商将4G提上日程 竞争格局扑朔迷离

    通信运营商将4G提上日程 竞争格局扑朔迷离

    在3G市场渐趋成熟之际,4G成为国内通信运营商抢先布局的下一个阵地,逐渐被提上日程。三家运营商各有各的谋算,这也使得4G竞争格局愈发扑朔迷离。

  • 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PXA988家族演绎Marvell竞争优势

    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PXA988家族演绎Marvell竞争优势

    PXA988家族演绎Marvell竞争优势2012年9月17日,在首届Marvell合作伙伴大会上,Marvell公布了近期一系列智能手机芯片的演进路标。Marvell PXA 988/986/1088三款单芯片,将构成今年到明年上半年Marvell在双核、四核3G市场的主打。从这三款芯片的架构演绎,可以看出在双核向四核更迭、3G向4G过渡的进程中,Marvell抽丝剥茧,为帮助OEM客户节省开发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