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研制成功
2012-05-04 16:12:59 来源:仪器信息网
【哔哥哔特导读】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研究组与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
摘要: 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研究组与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
4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研究组与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0.7T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用超导磁体系统。
该系统由上、下2个大分离间隙的超导磁体系统与复杂形状的铁轭组成,以1台GM制冷机实现系统的液氦零挥发,具有自适应平衡结构克服超导线圈与铁轭之间的巨大电磁力,带铁轭的超导磁体构成磁回路,有效屏蔽磁场的发散(5高斯线小于4m),系统成本降低和磁场均匀度提高。
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开放度大,便于实现介入治疗与治疗一体化的特点,能够达到实时监控与减少患者幽闭症的效果。目前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为永磁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心场强度最大0.5T。0.7T开放式超导磁体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造价低于0.35T永磁磁共振系统,采用液氦零挥发技术极大减小了液氦的消耗量,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磁场强度和均匀度高、可操控性好、运行平稳可靠、磁场连续可调、节能、经济、环保等优点,性价比突出。
研制成功的0.7T开放式核磁共振超导磁体系统与梯度线圈、射频线圈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等构成的开放式核磁共振系统将由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预计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该系统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我国在超导磁体技术产业化和高性能医疗核磁共振成像装备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泉州天智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工程中心在洛江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纤激光器频率噪声抑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腔内光学负反馈效应成功将单频光纤激光器的低频频率噪声抑制至热噪声极限。
在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支持下,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微纳光学与光子集成团队近日在集成光学芯片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光子学》。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12年引入国外技术团队创立的长春长光辰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三年来成功开发出多款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提升了我国图像传感器的自主研发能力。
很多产业化生产的石墨烯产品都是多层石墨烯,而且石墨烯的晶体质量也千差万别,甚至有些厂家把粉体石墨充当石墨烯进行销售。如何快速确定不同产品质量的石墨烯层数并建立相关的国家标准对于引导和促进我国石墨烯产业健康和有序发展非常重要。
“首都蓝天行动”专项立项一年来,市科委立项支持了70余个项目课题,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以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新能源小汽车为例,为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的“3.3KW无线充电系统”已成功在北汽E150EV电动汽车上装车应用,今年有望首批在亦庄投入示范应用。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