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国内首家手机设计公司赴港上市 全摩托罗拉班底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国内首家手机设计公司赴港上市 全摩托罗拉班底

2004-08-11 09:54:5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融资1.7亿美元   站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连绵数公里的工业园区之间,董德福决定放手一博。这位中国最大手机设计公司——德信无线通讯(以下简称“德信”)——的创始人正计划通过海外融资的方式,将公司打造成世界顶尖的手机设计方案提供商之列。   显而易见的是,董德福的公司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手机设计公司那种手工作坊似的开发方式。在他身后的德信测试中心里,一部部样机正被放入特殊的仪器中,接受包括电磁干扰、耐用性、温差和化学腐蚀等十多种最残酷的测试。同时,还有多达700人的研发队伍日夜兼程,力争为手机厂商提供包含最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但董德福似乎对此并不满足,“上市完成后,我们将建成全球最好的3G研发环境,”他说,“公司刚刚拿到一款WCDMA手机设计方案的订单。”   为此,董德福不得不放弃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此前,董异常低调的行事方式让德信无线默默无闻。直到今年4月,高通、英特尔、汇丰银行和中国光大控股联合向公司注入1400万美元的资金后,德信才渐为人知。   此番德信海外上市的主体包括四家子公司——北京启迪赛福、赛福同舟、中讯润通和上海励德通讯,前三者分别基于PHILIPS、SKYWORKS、TI的设计平台开发不同类型的GSM手机,后者则使用高通的技术开发WCDMA和CDMA2000技术。其中,中讯润通是2003年12月德信与NEC成立的合资公司,资本金约7亿日元,NEC出资30%,德信出资70%,研发重点是现行的2.5G和未来的3G技术。   德信日前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承销商为汇丰银行和光大证券。据悉,德信将拿出约25%的股权进行融资,净融资额估计达1.7亿美元。   德信去年的收入约7亿元,毛利竟达70%,纯利则在30%左右,上市所筹集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到手机研发中,主要是支持3G标准的WCDMA和CDMA2000终端。     全摩托罗拉班底   直到2002年7月,德信还只是一个仅14人的小公司,其短短两年急速膨胀的发展轨迹正好是中国手机设计公司在这一黄金时期的成长缩影。   2001年之前,时为摩托罗拉中国区销售经理的董德福一直不相信?手机设计会单独成为产业链中成长最快的一环。直到摩托罗拉越来越多开始将自己生产的手机外包出去,一些国内手机制造商也依靠几款韩国的设计方案就轻松占领市场,董德福才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2002年他自费到韩国做了几次调查,发现韩国公司的设计水平只比中国内地领先2-3年左右,但发展路线和盈利模式都很清楚,而且已经有十几家上市公司。董德福认为,“依靠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韩国手机设计产业的模式完全可以拷贝。”   2002年中,德信正式成立。与其它国内同期出现的手机设计公司一样,公司规模很小,成立之初只有十几个人,是名副其实的design house。不同的是,跟随董德福的创业团队几乎全部来自摩托罗拉,技术、市场、销售一应俱全。其中包括当时摩托罗拉中国区的技术专家,现任德信首席技术官的贺昌科。   董德福后来回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团队,德信对技术、行业、手机制造流程的理解要强于很多国内的手机设计公司。直到今天,德信设计的手机在外观上还带有典型的摩托罗拉风格。   和国内其它手机设计公司一样,德信在起步阶段的设计方案无一例外都是向国外手机设计公司购买?然后进行二次开发。中国疯长的手机市场和蜂拥而入的手机厂商成全了它们,那些缺乏研发底蕴的手机公司开始向近水楼台的国内设计公司大量购买方案。当时,手机制造商通常采取买断,而非常用的按销量提成的方式来定购方案?一款外观好看的手机设计方案,被卖到300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德信等小设计公司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外资进入所带来的技术与资金也催化了整个手机设计市场的发育。英特尔、UT斯达康、日本软银,甚至韩国的风险投资商都纷纷前来淘金。德信引入NEC、高通、Intel等带有技术背景的战略投资者,设计水平突飞猛进。最近该公司新开发出的一款直接通过天线接收TV信号的手机被一家欧洲运营商花700万美元买断。     开拓国际客户   一提及德信的客户名单,董德福就噤若寒蝉。他说:“在中国,手机厂商一旦被公众知道使用了设计公司的方案,便会背上没有核心技术的‘罪名’。”他只肯透露,除去NEC外,还有一家日本公司和一家欧洲公司是德信最主要的国际收入来源。另外,国内排名前十的国产手机厂商有8家使用过德信开发的手机方案。   但一些手机厂商并不信任设计公司的方案,它们更愿意采用可控性更高的自主研发方式。参与过夏新全部手机方案选型的品牌推广部经理王治全说,设计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远不如厂商快,成本也相应较高。特别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升级时,外包方案会给厂商带来很大的麻烦。当然,设计公司将同一种方案同时卖给多个厂家,也是“难以容忍”的。   曾经是董德福重要客户的熊猫移动副总李新春指出,设计公司常常将方案卖给多家厂商,导致外观严重同质化。而且国内的手机设计公司在技术上缺乏前瞻性和稳定性,这些都使得厂商更倾向于自主研发。   尽管如此,董德福仍坚信,设计代工是手机生产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三大因素决定了独立手机设计公司的生存空间。首先,制造商的研发团队不可能涵盖全部的技术;其次,手机市场细分造成产品种类繁多,使得制造商应接不暇;另外,采取一种解决方案搭配多种外观设计的方法销售给不同的客户,能有效降低手机的研发费用。   在董德福看来,全球约40%的手机都在中国生产,但其中只有不到5%是通过内地的研发体系开发出来的。随着中国内地人力成本的优势不断显现,手机研发的重心会向中国市场转移。   其间,手机设计公司相对于制造商自身研发团队的决定性优势是其规模效益,但这种规模化不能仅靠不断扩张来实现,更要有效地整合资源,从技术规划、产品规划时就要考虑。   董德福希望公司能拿到更多的大型国际订单,因为扩张的速度越快,订单越多,就意味着成本越低,开发周期越短,容易在技术升级甚为频繁的手机行业中形成垄断优势。按计划,德信今年的研发投资高达2.5-3亿元,开发近百款手机,研发人员到明年底要扩充至1800人。   为确保满足国际客户的要求,摆脱原来手工作坊似的开发方式,德信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体系,并聘请国际审计公司对采购系统进行监控,确保开发体系的良性发展。董德福说,公司的竞争对手已经锁定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开发手机的韩国潘泰公司。       手机设计产业进入整合期   不是所有的手机设计公司都像德信无线这般幸运。   国内最早从事专业手机设计的嘉盛联桥在烧完投资商6000万美金后人间蒸发,包括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的众多供货商的1000余万元货款至今没有着落。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称,2002年12月,嘉盛联侨同器件五厂签订了供货合同。从2002年12月至今年2月,累计提供230万元货物,其间,嘉盛联侨仅支付了140万元,尚欠90万元。   今年“五一”期间,嘉盛联侨突然人去楼空。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已将嘉盛联侨及与之同一法定代表人的上海鼎讯电子有限公司起诉到海淀区法院。嘉盛联侨2000年4月成立,曾是中关村地区通讯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由世纪中天(000540.sz?联合韩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和两家手机制造商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天华通也陷入破产的泥潭。公司成立之初誓言要做中国最大手机设计公司,并计划开发出GSM/CDMA双模手机。但当记者日前拨打中天华通电话时,一位财务人员回答说,公司的业务已经停止了,正在进入清算程序。   看上去,国内手机设计产业正进入一个整合期,直接原因正是竞争过于激烈。2002年底,国内的手机设计公司不过几十家。这一期间,由于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对手机设计方案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一夜暴富的神话使得各路资金纷至沓来,到2004年国内林林总总的手机设计公司已经超过了300家,市场竞争的陡然加剧使得产业整合成为一种必然。   康佳的一位市场经理说,国内手机设计公司主要客户都是那些开发能力不行,但销量较大的制造商,如波导、康佳、南方高科、联想等。僧多粥少,必然导致竞争激烈化。   而手机销量增长率的降低和毛利的下降,也影响到了手机设计公司的经营。手机研发公司一般采取两种收入模式:一种是收取研发费用和与整机厂商销售业绩捆绑结合的方式;另一种则简单得多,由厂商将手机方案一次买断。在2002年到2003年间,国内手机市场急剧膨胀,厂商通常采用后一种方式来迅速抢占份额。随着手机市场本身竞争的白热化,现在厂商通常愿意使用风险较小的前一种方式。   两种销售模式按说并无太大区别。但赛诺咨询公司副总焦永刚指出,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一款新机型最多只有半年的销售时间,单机销售量的降低实际上影响到设计公司的收入。“况且现在厂商购买设计方案,通常只需要首付几十万元,再加上每款手机10元左右的提成费用即可。和前两年不能同日而语。”   还有一些设计公司拷贝韩国同行的做法,不仅提供手机模块,同时还充当代工的角色,希望从中赚取高额利润。但随着国内手机竞争环境的恶化,库存和现金流的风险也加大了。知情人士说,嘉盛联桥和中天华通都是因此被拖入深渊。   一位长期从事手机行业的人士说,目前的情况下,只有那些规模大、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和客户多的设计公司才能生存下去。一个重要的迹象是,今年以来国内上规模的设计公司都在拼命拓展国际客户,目的就是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不能被国内的产业环境所限制。但问题是,国际手机厂商的采购权大多集中在公司总部,这些国内设计公司还需花费相当的时间来赢得客户的订单。   也许正如董德福所说,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容易形成垄断的行业。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