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电子系统发展前瞻
2004-09-08 10:39:56
来源:汽车电子世界网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Dataquest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有217种新车型投放市场,其中68%与新型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有关,这说明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在新款汽车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通信和娱乐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电子化热潮风高浪急,五花八门的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安全气囊和危急情况报警系统等,增长的速度更快。
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是影响世界汽车电子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汽车行驶安全性,已经成为开发汽车电子产品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提高安全性,发达国家的大部分汽车开始装备先进的由IC控制的刹车系统、雷达控制系统、电子驾驶系统和智能气囊系统。
语音识别系统将成为最热门的汽车电子产品之一, 其应用范围包括声控电话、语音操作导航系统以及广播频道的选择等。Temic Telefunken微电子公司是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专门研究开发汽车电子产品的机构,该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语音识别系统,可以使语音的输入免受汽车引擎的干扰。
ST公司也推出了一款用于语音识别的DSP芯片,这一款24位的DSP集成了ROM、RAM、A/D、D/A等诸多功能。与语言无关的语音识别软件存储于ROM, 与语言有关的软件则存储入RAM。这种DSP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的汽车导航系统。Philips 公司新推出了一种基于VLIW的单片媒体处理器,每秒钟可达到70亿次的运算速率,能够满足导航系统和移动娱乐的需要。Infineon公司推出的32位TriCore控制器可连接GPS芯片组、移动电话IC、霍尔传感器等。此外,它还内置了显示和控制系统。
汽车电子市场另外一个热门产品是红外线夜视系统。它能够显著增加司机在夜间驶车时的可视度。该系统通过装在汽车前部的红外灯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视频相机负责将反射回来的信号记录下来,然后再以黑白的形式显示在司机面前。
许多欧洲汽车具有基于IC的引擎管理系统,以优化燃油消耗和气体排放。 为了提高安全性,汽车也开始装备IC控制的刹车系统、雷达控制系统、 电子驾驶系统和智能气囊系统。欧洲委员会目前通过贷款项目支持芯片和汽车制造商联合开发集成的汽车电子系统,这种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集成了多种电子应用和产品,如汽车音响、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和紧急呼叫等。在欧洲, 这种融合了电信和信息技术的汽车交通服务系统被称为远程信息业务。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是: 用电子控制取代机械或液压控制。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正在实验利用电子系统控制汽车的驾驶、转向和刹车,以便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IBM和Motorola公司日前宣布,将合作开发车用无线Internet技术,这项技术将使汽车司机和乘客能够在车上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从事各种上网的活动,如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查看股市行情和天气预报等。这两家公司还将合作生产配有这项技术的Web设备,预计将会随着2002年车型一起投放市场。通用、大众、 戴姆勒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商都打算安装这种设备在其新出厂的汽车里。
Microsoft公司新推出了专门为“车上网”设计的AutoPC软件,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它具有交互式语音识别等各种多媒体功能。这种交互式语音识别功能能够有效地保障汽车安全行车,因为它可以让汽车司机在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行驶前方的前提下,与PC系统交换各种信息。例如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有没有塞车,如果前方塞车,那么应该改道走哪一条路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等等; 而车上的乘客则可以通过该系统上Internet,收发E-mail、 打网络电话以及在网上浏览等等,使在车上的一分一秒都得以充分利用。该系统还可以接数字音响、CD、调幅调频收音机等音响设备,使乘客可以在车内欣赏音乐,消遣娱乐。此外,该软件系统还可以与乘客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联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
UTA公司也热衷于开发“车上网”系统。该公司与Microsoft签定协议,获准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从而开发出了车用MICE系统。今年年初,福特公司属下的威斯通公司宣布,该公司将与Microsoft以及Intel联手开发车用多媒体电脑平台ICES,该平台采用Microsoft的CE操作系统和Intel的处理器,以供司机和乘客在汽车里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对于汽车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汽车遇到抢劫或者发生车祸时,由于汽车与外界的通信系统紧密相连,所以能够立即向警方报案或者向汽车事故急救中心呼救。
通用公司属下的德尔福和绅宝公司,也紧跟“车上网”的时代潮流,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自己的“车上网”系统。引人瞩目的是,绅宝公司在新推出的概念车(PPV)上装备了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该系统也采用了Microsoft的AutoPC平台,集成了CD-ROM、IrDA、调幅调频收音机、串行接口以及串行通用总线(USB),可以插接便携式快闪改写器的扩充槽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能够声控方向盘,通过人机语音交互功能传输文本类信息,可以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的导航信号,可以查询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车载蜂窝电话可以借助调制解调器与Internet联接;其远红外数据接口可以与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联接; 这种概念车上的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由于采用了超高速光纤串行数据通道(MML),因而具有多路的数字式影音能力,借助于MML,可以有效地调控多通道大容量的I/O信号,便于联接各种信息设备和影音装置,例如CD、DVD、前风档上平视显示、电视接收天线以及高级音响等。MML的传输速率高达110Mbps,容量达50多个频道的音频和20多个频道的视频。尤其令用户称道的是,MML,使“车上网”得以有效地减轻了电磁干扰,提高了“车上网的工作质量”,使汽车司机和乘客都获益匪浅。
通用公司下属的德尔福公司则与IBM、 Netscape、 Sun等联手开发出一款新的车用电脑平台,装在名为网络车(NV)的概念车上。
Nokia和Ericsson 公司也开始介入汽车电子领域,他们推出了用于车辆系统的移动电话IC。Ericsson也开发Bluetooth芯片 ,期望能将电话号码从PDA上转到车载电话上。
在汽车导航和娱乐设备方面,日本和美国的市场比欧洲更兴旺。 日本已有160万部汽车采用GPS导航系统。2003年日本预计有40%的汽车装有车载计算机。 到2015年,其数字化汽车市场价值将达到670亿美元。
鉴于世界汽车电子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著名的电子厂商都投入了巨资加紧研究开发汽车电子技术和产品,准备在21世纪初的激烈竞争中决一雌雄。
Intel公司最近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车载奔腾处理器计算平台。Intel已经开发出应用于车内环境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平台,它可用于建立车内系统模型机,装载目前最先进的PC软件和开发车内新的应用项目。
Intel目前正在利用计算机的现有技术,把汽车内的各种系统综合到一个中央计算平台上,并且把重点放在信息和通信方面,其中包括GPS和无线电数据广播(RDB)通信平台。首先把各种产品集成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然后增加各种已经在PC 上开发的功能,各种系统都集中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
德国罗巴托·波休公司也在致力于开发汽车电子新产品,该公司推出的电子油门踏板,不是把脚踏的动作传递到化油器节气门上,而是利用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来综合控制发动机,电子刹车踏板也将由车内计算机统一进行控制。 该公司的气力式制动器开关,利用多层陶瓷技术,使体积和重量均减少了一半。奔驰汽车公司也在研制气力式制动器开关和传感器时大量采用电子器件。2000年, 奔驰电子设备占整车价值的28%。
Siemens公司正在开发由汽车计算机系统控制的驾驶室设备,将各种系统集中在一起,装配成一个新型的驾驶台,包括方向盘的转动、踏板控制、汽车导航等各种系统的控制,全部集中在驾驶台上。Siemens公司这种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系统,是与法国逊马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逊马公司最主要的产品是仪表盘、控制台等。
全球汽车电子化的兴起,以及汽车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将开拓出一个巨大的电子市场。目前每辆汽车平均使用的电子部件约值1000~1200美元,其中,半导体大约值230美元。2000年,车载电子约占整车成本的21%。2000年全球汽车电子部件的销售额为886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器件销售额为245亿美元。到2005年, 全球汽车电子部件的销售额将达245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器件销售额将达700亿美元,届时,平均每辆轿车使用的汽车电子产品将达2300美元,其中,半导体约值425美元。
最近,仅欧洲电子厂商投入的有关科研经费已达3.6亿美元, 用于购置汽车电子专用生产设备的资金已达1.3亿美元。目前,世界各国的电子厂商正在集中力量大规模生产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系统、排污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防撞系统、防盗系统和音响系统等, 汽车电子产品的功能将从仅完成单一控制拓展为“汽车—人—公路—环境”大系统的信息交流和控制功能。未来三年,汽车电子产业将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一个崭新的汽车电子化时代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