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观察 多晶硅市场分析
2013-03-19 15:23:10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854
【哔哥哔特导读】从企业亏损到政府救市再到价格回暖,近期光伏行业赚足了A股市场的眼球。我们试图综合各方面信息,把所有热点都纳入到统一的大逻辑中。通过对大周期和小周期的分析,我们认为光伏行业大周期的拐点尚未到来,短期内可能走出事件驱动的先升后降行情。
摘要: 从企业亏损到政府救市再到价格回暖,近期光伏行业赚足了A股市场的眼球。我们试图综合各方面信息,把所有热点都纳入到统一的大逻辑中。通过对大周期和小周期的分析,我们认为光伏行业大周期的拐点尚未到来,短期内可能走出事件驱动的先升后降行情。
从企业亏损到政府救市再到价格回暖,近期光伏行业赚足了A股市场的眼球。我们试图综合各方面信息,把所有热点都纳入到统一的大逻辑中。通过对大周期和小周期的分析,我们认为光伏行业大周期的拐点尚未到来,短期内可能走出事件驱动的先升后降行情。在整体没有趋势性机会的背景下,细分领域仍可能有局部或阶段性机会。
1.大周期判断:狂热之后深度调整,新秩序正待形成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俗语也许可以从一个角度来概括光伏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政策推动下的需求爆发曾创造过许多财富神话,但在需求收缩之后,前期积累的巨大产能随即成了吞噬利润的黑洞。伴随着亏损和去产能的阵痛,过去的欠债正在逐渐偿还,新的秩序也将慢慢形成。
1.1.政策驱动市场轮转,总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
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兴行业,从2006年到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的规模(年新增装机容量)已经翻了20倍。其中2008年和2010-2011年是两个增长最快的阶段。伴随着这两个爆发期,上游原材料(行情 专区)多晶硅和光伏组件的价格也经历了两轮大起大落。
光伏市场的巨幅波动与一般制造业平稳增长的状态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方面是由于光伏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更重要的是,在太阳能发电成本仍显著高于传统能源时,光伏行业的第一驱动力来自政府政策,而非市场。从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构成分布变化和各国的补贴政策变化来看,二者有极强的相关性。
全球范围内,光伏需求市场可以划分为以欧盟为代表的传统市场,和以美国、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2006年以来,欧洲一直是推广太阳能发电的主力军。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了本国在装机容量上的贡献,进而影响到全球光伏需求。德国和西班牙是最先启动的市场,2008年西班牙宣布取消补贴后,导致该国几乎退出光伏市场,以及2009年全球装机容量增速的回落;2010年德国、意大利、捷克大幅增长,带动整体市场爆发;2011年德国补贴下调导致本国几乎没有增长,意大利接过接力棒,英法也增长较快;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大幅削减光伏补贴,需求萎缩,导致全球装机容量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与此同时,光伏新兴市场,如美国和亚太地区,2011年以来需求增长迅速。成为继欧洲之后光新的增长极。
按照目前的情况推算,预计2013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保持百分之十几的平稳增长。预计欧洲需求在15-16GW,其他国家8-10GW,中国乐观估计可达10GW。总需求约在33-35GW。欧洲市场需求的下滑是拖累全球需求增速放缓的主因,同时,中国、美国、日本等新兴市场基数较小,大规模启动还需要时间,而且除了中国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预计增速较快之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启动速度不会太快。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仍将维持平稳增长。
1.2。组件环节:进入去产能调整期
2006年以来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全球产能扩张的热情。相对于需求增速的大幅波动,电池产量的增长速度更为平滑,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中国是拉动全球产能和产量增长的绝对主力,经过2010年和2011年两年产能爆发式扩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组件主要生产基地,目前中国组件产能已占全球的60%以上。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估计在60-70GW,相对于30.9GW的需求来说,产能过剩一倍以上。而其中仅中国产能就达到约40GW.
2009年我国组件产能为12GW,2011年翻番至20多GW,2012年上半年再次翻番。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被统计企业的组件总产能己经达到了35GW,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估计达到40GW.2010和2011年的产能盲目扩张,把中国乃至全球组件制造行业拖入了产能过剩的泥潭。过剩的产能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至成本线以下,企业经营普遍陷入困境。
由前所述,未来几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维持平稳增长的趋势,再不会复制从前的爆发式增长。而目前组件产能过剩一倍,供求对比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将经历痛苦的产能消化过程。从大周期来看,组件行业将从前几年的扩张期进入到收缩整理期。待产能消化完毕,供求重新达到平衡,新的秩序建立之后,行业才能进入新的良性发展阶段。再次崛起的新阶段将不同于以往的暴利时代,而是保持合理利润的平稳发展。
虽然去产能是逻辑上的必然过程,但去产能的路径、方式和时间点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试图通过对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来探讨去产能的可能结果。
我国组件产能快速扩张导致过剩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解读:
首先,地方政府盲目支持,缺乏合理引导。光伏产业前些年一片坦途的时候,地方政府无不想大力发展这个新兴产业,给出很多土地、税收、银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地的光伏开发区、产业园遍地开花。“大上快上”的招商政策导致了光伏企业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粗放扩张引发产能严重过剩。
其次,繁荣的市场和短期化的企业行为导致企业家误判形势。在产业疯狂的年景,有些环节利润高达50%,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在行业会无限增长的不合理预期下,受短期高额利润的刺激,大量企业纷纷进入光伏产业,盲目地扩张产能。
[#page#]
第三,银行(行情 专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支持,使企业产能加速扩张成为可能:2010年和2011年两年,证监会批准很多公司上市,国开行给很多项目以授信支持,导致产能以每年翻番的速度扩张。
众多有利条件的刺激,导致我国组件行业形成了规模和技术参差不齐的竞争格局。我国光伏组件企业按照规模划分,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排名前15的企业)总产能约为15GW,中型企业(大约200家)总产能约为20GW,小型企业(数百家)总产能约为10GW。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各类企业的产能退出路径:
融资能力:有了地方政府和政策支持,短期内大企业可以继续融资,产能得以保存。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支持,同时面临着银行抽资和民间借贷退出的困境,再融资困难,现金流断裂、被迫退出产能的风险更大。
产能利用率:2012年的需求不振导致光伏组件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不断下降。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部分产能陆续关停。与此同时,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即基本上未受影响。前15家大型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而在中小企业内部,相比于运营灵活的小型企业,中等企业面临更大的破产清算风险。光伏产业内很多小型企业,采取个人经营的模式,可以简单选择停工来应对产品价格的下跌。相反,中型企业则基本具有独立的生产车间、较完善的公司治理条例,其解雇工人或者停产都具有较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中型企业面对持续下跌的价格,唯有通过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市场。
技术创新和成(行情 股吧 买卖点)本控制:光伏企业的长远发展依然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考虑到技术的更新需要有资金投入和支持,以及试验的长期时间和经验准备,中小型企业难以支持快速的技术更新,被淘汰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光伏产品的成本随着技术的更新,规模效应的体现,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大型企业成本控制的优势更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小型企业产能退出和被整合的可能性更大,短期内中型企业破产的可能性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大型企业虽然具有各方面优势,但如果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不力,仍可能有破产风险。大企业产能的整合将对加速行业产能消化产生更大的贡献。
我们认为光伏行业总体上仍处于大周期中的调整期。真正的拐点要待行业整合进行到一定程度,新的格局明朗之时。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应该在半年以上,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会对去产能持续的时间产生影响。
1.3。上游硅料环节:产能过剩严重,期待国内技术突围
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原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几种,以多晶硅为主。与组件行业的情形类似,2007-2011年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引发了多晶硅产能的大幅扩张,而在2012年需求增长放缓的压力下,前期积累的产能很快过剩。目前全球多晶硅产能利用率平均在50%左右,和组件环节一样有产能过剩一倍的问题。供大于求导致多晶硅生产企业竞相压价,价格一路下滑,企业盈利状况恶化。
我国多晶硅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2008年以来,为了适应组件制造业高速发展对上游原料的巨大需求,我国多晶硅产能快速扩张,到2012年从产能上看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组件制造业需求的一半,另外一半仍需进口。然而,由于我国多晶硅制造技术与国外相比普遍存在差距,除个别大厂成本可做到20美元或以下,一般成本都在25美元/千克以上。而国外大型企业的成本可以做到16美元/千克左右。因此当2012年下半年多晶硅价格降到20美元/千克以内之后,国内企业纷纷停产以避免更大的亏损。到2012年底,国内多晶硅停产面积已经达到90%。
虽然中国商务部近期正在酝酿出台针对海外多晶硅的“双反”措施,可能会提高多晶硅价格,为国内企业争取喘息的机会,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国内多晶硅企业想走出困境,必须大幅降低成本。
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可以通过规模、资源、技术三条路径来实现。规模效益主要通过行业整合获得;资源优势可通过在电价较低的地区设厂获得(如特变电工(行情 股吧 买卖点)就具有这方面优势);而对于国内企业,最重要的是实现技术突破。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对既有生产线进行冷氢化工(行情 专区)艺改造。另外,保利协鑫、精功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正在进行的新硅烷法试验一但获得成功,有望将成本降至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
总体来说,多晶硅行业从大周期上看也处于去产能调整过程,但产能退出的进度与商务部多晶硅双反结果密切相关。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具备规模、资源和新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将战胜产业周期,赢得胜利。保利协鑫、特变电工等大型企业具备这样的优势。
[#page#]
1.4。贸易争端:增加局部矛盾和不确定性
光伏领域的国际贸易(行情 专区)争端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人力成本和规模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组件生产成本远低于欧盟、美国等国家,加上产能过剩引起的价格战,引发了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对我国组件的“双反”;另一方面,国外在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有比较优势,同样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国外出口到中国的多晶硅价格已经跌破我国多晶硅企业的成本线,造成我国企业大面积停产。为保护国内多晶硅产业,更是为了回应国外对我国组件的“双反”,中国商务部于近期启动了对国外多晶硅的“双反”调查。光伏行业的贸易争端,即是同一产业链上,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制造业两大阵营的对峙。
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的前途在于成本下降,实现平价上网。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不利于落后产能的退出和成本下降,总体上对于行业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各国仍不会放弃类似手段。从大周期角度看,“双反”不会改变总体的供求关系以及对大周期位置的判断,但短期来看会加剧局部矛盾,改变产能退出的时间。具体来说,国外对我国组件的“双反”将加剧我国组件产能过剩的矛盾,加速我国组件企业的淘汰整合,同时,国外小组件厂商得以生存。而我国对国外多晶硅的“双反”将有利于国内中小多晶硅企业复产。
目前欧盟对我国组件和我国对国外多晶硅的“双反”最终结果都没有公布,对行业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我们将在后面对小周期的分析中进行探讨。
2。小周期判断:春天可能很短暂
2.1。下游需求增长和上游产能不足推动价格上涨
2012年12月底,多晶硅硅价格开始回升,2013年1月上旬,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上涨的幅度明显快于下游各环节,组件上涨幅度最小,大体呈现出依次减弱的特征。
我们认为此轮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2012年12月以来国内和海外新兴市场的装机需求增长较快,二是国内多晶硅大面积停产导致供给短期跟不上需求,多晶硅价格上涨带动下游各环节随之上涨。
国内市场方面,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光伏“救市”政策,包括支持光伏并网、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等,使市场对国内需求产生乐观预期,提升了电站投资热情。海外市场方面,日本补贴下调幅度低于预期提升需求;英国二季度将执行补贴下调引发一季度抢装行情;南非、乌克兰等光伏小国一季度需求旺盛。新兴市场的需求提升成为价格上涨的基础。与此同时,多晶硅进入了产能和库存小周期的拐点,一方面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国内90%的产能停工,库存经过2012年的持续减少也降至低点,供需双方的变化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并带动下游各产业链价格的依次上涨。
我们认为此轮产品价格上涨仅为小周期中的波动性上涨,而非大周期中的趋势性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主要理由是引起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都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首先,国内“救市”政策还只是停留在文件中,内容较空泛,距离真正落实还有一段距离,市场在短期兴奋后将重新陷入观望;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多是出于对某项政策和某个事件的反应,并非长期趋势;随着多晶硅价格上涨,国内停产企业有复工意愿,产能缺口很快会补上,同时下游厂商提前备货的需求也会消失。有国内巨大的“休眠”产能压顶,即使进行多晶硅“双反”,我们预计多晶硅价格也不会超过25美元/千克的天花板。
由上述分析,我们认为2013年光伏产品价格将不会是单边上涨的行情,在这一波上涨之后很可能将进入振荡盘整阶段,而波动的方向、幅度和时间要看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何进展。按时间次序,今年有三大事件将对行业短期走向产生较大影响,分别是:国内光伏补贴细则出台、我国对国外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公布、欧盟对我国组件“双反”初裁结果公布。下面我们将对这三大事件的影响进行逐一分析。
2.2。光伏补贴新政:低于预期基本确立,或引发抢装潮
近期发改委向部分政府机构和光伏发电企业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分布式发电的电价补贴标准,对于大型电站按照光照条件不同实行差别电价。分布式自发自用电价定为0.35元/度,上网电价以火电标杆电价为准;大型电站多数地区的上网电价都在原来统一1元/度的标杆电价基础上有所下调。这一结果明显低于原来市场的预期。虽然目前只是在征求意见阶段,但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态度,正式文件内容应该差别不大,预计正式文件将在两会后发布。因此,最终补贴力度低于预期的判断基本上已经确立。
大型电站的补贴力度下降对行业的影响可以解读为:短期利好、中期利空、长期利好。类似于国外每次补贴下调前的抢装行情,在新补贴方案实施前,将有一波电站抢装的小高潮,带动组件和多晶硅需求继续上涨。预计补贴实施的时间节点在二季度,一季度光伏产品价格保持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在新方案实施之后,国内电站投资热情将大受打击,导致全年装机容量预期下滑。不过从长期来看,控制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有利于产业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将大周期拐点到来的时间点提前,因此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对于分布式光伏电价,原来市场预期无论是自发自用部分还是上网部分都会获得0.4-0.6元的补贴。《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补贴力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预计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可能会远低于原来预期的5GW。由于分布式光伏补贴没有区分居民和工商企业,对工商企业安装光伏电站更为有利。从自发自用电量来说,0.35元补贴加上居民用电0.5元电价,相当于上网电价0.85元,比北京集中式发电0.95元的上网电价还低;而如果用工商业电价1-1.5元计算,相当于上网电价1.35-1.85元,还有相当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单从补贴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后,光伏产品价格将可能有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拐点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正式文件生效之后。而在这之后行业将进入加速洗牌的阶段。
2.3。多晶硅双反:短期价格有望提升
商务部对国外多晶硅“双反”的初裁结果原计划于2月20日公布,目前来看应该推迟到两会之后。多晶硅“双反”的结果可能有三种:1。按照中国企业申诉的要求,征收35%以上的高惩罚关税;2。征收较低的惩罚关税;3。裁定“双反”不成立,不征收惩罚关税。其中第2种结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征收较低关税不能够将多晶硅价格提升至国内生产成本以上,“双反”就失去了意义,不如不征。因此,我们仅对第1和第3种情形进行分析。
如果商务部最终裁定“双反”成立,征收35%以上的高惩罚关税,国外进口多晶硅价格将提升至24美元/千克以上,则多晶硅价格将从目前18美元/千克左右上涨至20多美元/千克,带动下游硅片至组件环节价格随之上涨,并且。随着价格上涨至成本线以上,目前产能利用率约在50%的国内大厂将开满产能,部分“休眠”中的中型企业也将复产。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多晶硅价格将在达到20多美元/千克的水平后趋于平稳,对下游组件价格的拉动作用也趋于停止。由于多晶硅价格上涨过程中将伴随着下游囤货快速提升,出货量放大,当价格稳定以后,预计下游需求将萎缩。因此,“双反”对多晶硅市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短期利好,中期利空”。对于下游组件企业来说,由于成本转价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多晶硅价格上涨对组件企业盈利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是利空。
[#page#]
如果最终裁定“双反”不成立,不征收惩罚关税。则前期价格上涨的预期被破坏,多晶硅价格可能回落至去年底的水平。国外厂商继续大量低价倾销,国内企业产能利用率难以提升。国内多晶硅企业将加速淘汰整合。这种情形对国内企业极为不利。按照商务部以往惯例,只要立案的案件最终裁定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我们预计第3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第一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双反”结果公布将推动多晶硅价格短期上涨,利好多晶硅企业,但随后行业进入价稳量跌阶段。国内有成本优势的多晶硅大型企业,如保利协鑫、特变电工等可能有短期交易性机会。
2.4。欧盟组件双反:或加速去产能过程
欧盟对中国组件的“双反”初裁结果将最晚于6月6日前公布。这一事件仍然有三种可能情形:1。“双反”成立,征收高额惩罚关税;2。“双反”成立,征收税率适中的惩罚关税;3。“双反”不成立,不征收惩罚关税。
在第一种情形下,由于欧洲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在国内市场启动低于预期的情况下,高额惩罚关税将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沉重打击,行业将回到去年最低迷的状态,国内去产能过程可能随之加速。短期来看,在初裁结果公布之前,欧洲市场可能有一部分囤货需求,带来价格和出货量短期上涨,之后国内组件企业将重新陷入困境。
如果第二种情形发生,则国内组件企业将产生内部分化。具有规模、成本和品牌优势的大企业仍会保持其市场份额,但盈利受损;中小型企业将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
如果第三种情形发生,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不过从欧盟近期对中国组件产品实行登记的动作来看,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欧盟裁定中国组件“双反”成立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我国组件行业形成利空。在初裁结果公布之前,组件行情可能出现暂时的量价齐升。对上游多晶硅的影响也类似。
2.5。总结:利空因素叠加,行业先升后降是大概率
基于前面对三大事件的分析,可见短期内光伏行业利空因素较多。按照每个事件以最大概率的情形出现来推断,我们可以对今年光伏行业走势做一个粗略的预测:国内上网电价补贴新政实施前,国内电站抢装将带来需求的短期快速上涨,同时叠加多晶硅“双反”引起的上价格上涨,量价齐升状态可能延续至二季度。6月份欧盟“双反”结果公布前的抢货行情可能发生在5月份,叠加到前述效应中。2013年下半年,随着三大事件影响全部转为利空,市场量价齐跌,光伏行业的春天结束。
从长期来看,国内补贴下调和欧盟双反都有利于加速国内去产能过程,可能将大周期拐点提前,对行业长期发展是有一定好处。
3。细分机会梳理:关注配套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整合
在小周期景气难以持续,大周期拐点尚未来临之际,光伏行业缺乏整体趋势性机会,但在细分领域仍可能有局部或阶段性机会。我们认为在配套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整合三个方面可能存在机会。
3.1。配套产品看好逆变器和无功补偿
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连接光伏组件和电网的电力(行情 专区)电子器件,主要功能是实现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不同于组件行业主要市场在国外,我国逆变器行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虽然国内市场启动速度可能低于原来预期,但即使今年总装机量从原来计划的10GW下降到7GW,相对于去年3.6GW仍然几乎翻倍。因此,逆变器行业将是受益国内光伏市场增长弹性最大的子行业。
逆变器投资约占电站总投资的7%。按照目前0.5元/瓦的价格计算,7GW装机容量对应逆变器的市场规模在35亿元。我们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重点受益,建议关注逆变器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的阳光电源(行情 股吧 买卖点)(300274)。
另外,并网光伏电站的增加也会拉动无功补偿设备的需求。国内电力电子龙头荣信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002123)在无功补偿领域长期领先,有望受益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
3.2。单晶硅片成本下降和多晶硅新技术是看点
2013年1月起单晶硅片及电池片价格快速上涨,涨幅远远超过多晶硅片。这主要是由于前期单晶硅片制造行业比多晶硅片及组件制造行业洗牌更为充分,供求矛盾较小。在下游需求增长时,单晶硅片价格反弹的速度和力度相对更大。由于日本市场对于高效率的单晶硅组件更为偏爱,今年日本市场需求向好将对单晶硅片需求产生有力拉动。由于单晶硅片行业大型企业优势明显,产能利用率高,供求关系好于多晶硅片及组件领域。预计今年单晶硅片走势可能强于多晶硅片。
目前单晶硅电池在全部光伏电池应用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其未来市场空间拓展主要在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单晶硅电池效率大约比多晶硅电池高4个百分点,价格大约高40%。单晶硅电池在空间资源相对稀缺的分布式发电场合更有优势,国内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将有利于扩大其应用比例。短期内,在多晶硅价格上涨过程中,单晶硅相对优势更加明显,预计其价格上涨仍有一定空间。国内单晶硅片制造龙头隆基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将重点受益。
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多晶硅制造环节的长期看点还在技术突破带动成本下降。目前保利协鑫已经成功制出硅烷气,精功科技下属子公司也在硅烷法研发方面有重大突破。特变电工的新生产线投产后,也将大幅降低多晶硅制造成本。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page#]
3.3。产业整合或催生新的行业龙头
虽然在产能整合阶段光伏行业整体仍将在周期底部徘徊,但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管理良好的企业可能通过行业洗牌增强自身实力,占据未来市场的有利地位。虽然目前结果尚不明朗,但如果从纵向一体化扩张和横向专业化拓展两个角度寻找,也许可以发现未来胜出者的影子。
5。重点公司投资要点
特变电工(600089)
投资要点:
作为传统电力设备航母级企业,特变电工进军新能源产业后具备强大的产业综合协同效应,拥有“煤炭—电力—多晶硅—硅片—组件—并网逆变器—输变电设备—EPC总包商”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多晶硅制造享受新疆得天独厚的电价优势,新生产线投产后综合成本可能降至15美元/公斤以下。另外,公司逆变器品牌知名度提升迅速,在年3月1日公布的世纪新能源网“2012年度中国光伏逆变器品牌排行榜”上名列第三,预计今年产能将达800MW。短期内多晶硅价格上涨将带动公司交易性机会,长期来看公司将充分享受区位优势和光伏一体化优势,在产业整合中处于有利位置。
股价催化剂:
多晶硅双反、新生产线投产、特高压超预期
风险提示:
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低于预期
隆基股份(601012)
投资要点: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专业制造商,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明显。在前期单晶硅制造行业洗牌过程中,公司凭借稳健经营和良好管理确立了行业龙头地位,具备很高的市场控制力。随着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启动,国内单晶硅片需求量将显著提升,多晶硅价格的上涨也有利于提升单晶硅电池的比较优势。预计今年单晶硅片行情将强于多晶硅片,公司作为龙头受益弹性较大。
股价催化剂:
单晶硅片需求超预期,单晶硅片价格上涨超预期
风险提示:
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量低于预期
阳光电源(300274)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的龙头企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明显。即使在今年国内装机容量仅为7GW的假设下,国内市场规模相比去年已经翻番,这将带动国内光伏逆变器需求大幅增长。2012年逆变器价格下降较明显,导致公司业绩下滑,预计2013年下半年开始价格将企稳回升。价格启稳回升动力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于价格战迫使一些没有成本优势的小企业退出竞争,导致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二是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带来分散化个性化的客户,提升设备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股价催化剂:
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长;逆变器价格启稳回升
风险提示:
逆变器价格风险、下游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荣信股份(002123)
投资要点:
经济下行带来下游不景气和子公司信力筑正未能贡献业绩是公司2012年业绩下滑的主因。2013年下游需求有望回暖,2012年订单增长30%为2013年业绩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改革转型的阵痛消化完毕,本部收入和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费用控制明显好转,财务费用也将降低。公司作为我国电力电子龙头的核心竞争优势仍在,前两年的调整期结束后,随着公司积极在国内外拓展市场以及经济回暖,预计今年将迎来订单和业绩双拐点。
股价催化剂:
海外订单爆发,下游需求复苏迅速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低于预期风险、市场开拓不力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已临近尾声,前三季度,29家连接器上市企业业绩如何?通讯、光伏、储能等器热门领域,连接器行业总体趋势相较上一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SolarEdge推出了新的TerraMax微型逆变器,用于中小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安装,效率高达99%,可实现200%的直流过载,并具有集成的夜间PID整流器,还可与其H1300功率优化器配套使用。
近日,一场电感变压器产业链企业供需交流会在苏州太湖万丽酒店成功举办,赢得了电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感变压器等产业链企业的广泛赞誉。
至暗时刻是否已经过去?光伏行业的内卷还要持续多久?磁性元件企业又该如何破局?这篇文章通通为你解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4〕759号)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有关部署。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