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2004-10-21 10:37:19 来源:汽车电子世界网

【哔哥哔特导读】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一、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因素   现代社会中,汽车已不仅是代步工具,而且具有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伴随汽车工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融合,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演变,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特别是轿车)价值量的比例逐步提高。国外每台汽车采用汽车电子产品的平均费用1990年为672美元,2000年已达到2000美元。据专家估计,电子产品占中档汽车整车成本的20%以上,占高档汽车整车成本的50%甚至60%。汽车的多功能化和电子化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增速迅猛,巨大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据预测,中国轿车内的平均电子设备含量将从现在的22%增加到2010年的35%。据CCID统计,近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基本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2003年全国生产汽车电子产品3559万套,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7%和37.2%。根据有关专家的估计,2003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50亿元;预计2005年我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550万辆。按电子产品价值含量25---30%折算,汽车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大约2500---3000亿元。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未来保持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一)市场需求拉动。近两年国内汽车销量和产量同时高速增长。2003年汽车生产量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汽车销售量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其中轿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201.89万辆和197.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2.25%和75.28%。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突破汽车消费门槛的新阶段,正在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二)产业内在驱动。汽车电子技术是用来改善和提高汽车性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电子信息技术将为汽车制造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新的支撑,并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国内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内汽车行业寻求汽车电子支撑的内在动力明显加强。整车性能及技术含量的提高、安全与防盗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多元化,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突破,还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移动网络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重大的载体,并将形成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三)国际产业转移带动。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吸引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大规模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国外汽车电子供应商纷纷移师中国,将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定位在汽车电子产业上。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和电子公司都在我国大量生产和出售汽车电子产品。西门子在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汽车电子核心部件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30%。目前国内汽车上装用的汽车电子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多是从外国进口或是外商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国际产业转移将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四)区域竞争促进。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是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同时也是我国中近期内具有相对竞争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作为这两大具有增长活力和潜力产业结合点的汽车电子产业,成为竞相发展的新热点。多个地方政府特别是国内电子和汽车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和主要城市,如深圳、重庆、北京、天津、武汉、大连等城市,将汽车电子行业列为地区产业发展重点,采取措施重点扶持。围绕在汽车骨干企业周边及一定区域,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出现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汽车电子的区域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带动汽车电子产业的持续发展。   (五)国家政策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近期出台的“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国家汽车消费政策”和“国家汽车电子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国家支持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这种政策导向将对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外商占有技术和配套体系的高位优势。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的汽车电子零部件系统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在技术、资金和调动资源力量方面,国内新兴的汽车电子小企业难以对抗。我国汽车电子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10--15年,主要差距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的软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方面。国内企业生产的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如音箱等,竞争力明显不足。目前国内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领,加上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不过30%。如果除去合资企业,则我国企业在汽车电子市场上的占有率微不足道。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一是汽车电子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国内市场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外实力强大的跨国汽车电子公司,加之国内电子行业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缺少了解和技术储备,影响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化进程。二是国内轿车生产厂多是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多为外方设计,由外方掌握技术的决策权,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多由外方配套商提供,国内自主开发的电子产品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国内合资汽车厂实质上就将变成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装配车间”,国内企业缺少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条件。   (二)国内厂家缺少自主研发能力。汽车电子特别是汽车控制系统在技术上涉及“汽车”和“电子”两个专业,资金投入大,开发难度大。同时,汽车电子产品具有系统开发周期长、产品寿命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发周期为3个月,产品寿命为6个月;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周期会长达3年,产品寿命则长达10年。这种状况使得领先进入者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再加上短时间内研发投入难以见到收益,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少,开发能力弱。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1—2%,发达国家为3--5%,甚至达到10%。国内汽车电子生产企业多需要从整车厂获得技术与加工图纸,只能满足整车企业现有生产的要求,难以做到与主机厂新车型的研发同步开发;只能进行满足国产化的适应性开发,无力进行超前开发、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系统化开发。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汽车领域70%的技术革新也是来自汽车电子产品。建成具有较强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大型汽车电子企业,是中国汽车电子业乃至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核心技术“空心化”。汽车电子产品的先进技术主要在合资企业或是外资手中。合资企业由于受引进产品技术许可的制约,外方不让中方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使中方失去产品开发的自主权,难以消化吸收引进产品的核心技术。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失去开发先进技术的主动性和能力,出现与汽车整体产业同样的技术空心化问题,成为国外汽车零部件厂的“组装车间”。   (四)汽车制造商与汽车电子相互分离。汽车电子与普通电子产品相比,应用环境不同,对温度、气候等的适应能力要求更高。不同的汽车厂商对定制的汽车电子产品的要求也不相同。汽车电子超前性、配套性的产业特点,要求产品研发、设计与整车制造相互协调,整车制造商和电子制造商密切配合。国内汽车制造与电子制造分属不同行业,整车制造商和电子制造商各干各的,缺少必要的有效合作,也影响汽车电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鼓励政策。从国家资金引导、政策指导方面培育一批产业化的示范工程。可采取贴息贷款方式,支持产业化工程和企业技术改造;成立汽车电子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的软硬件的研究开发;建立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通过产业化专项或重点项目对科研开发提供支持。政府鼓励有实力的电子企业和汽车企业组织合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以支持,针对专一系统进行开发。对汽车电子项目的贷款、高技术产品的税收等方面,国家给予优惠政策。   (二)增强技术开发能力。我国汽车电子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应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联合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共同开发、生产和经营汽车工业最急需的关键电子系统和部件,研制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电子应用软件,培育二次开发能力,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引进的整车技术,消化吸收随整车或总成引进的电子技术,如电子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缩短我国在汽车上应用电子技术的过程。与国外著名IC企业合作,进行车用高性能CPU的OEM设计制造;进入CPS、ITS等信息技术领域,选准时机和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选择合理发展策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水平的提高,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壁垒,进入合资轿车企业的OEM配套圈。根据比较优势应采取不同策略,我国在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子终端产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车载部分的电子技术我们完全可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供应,应当重点突破,优先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我国的技术实力尤其是产业化的技术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差距巨大,要实现集成化的整体突破短期内难以实现。可以选择单个系统或单项技术突破,尽快实现产业化,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和供给能力。因此,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策略应先做专再逐步做大做强,以单一产品为主切入汽车产业链。   (四)制定汽车标准和法规。汽车电子的应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标准法规的推动。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法规、安全法规和燃油经济性等法规,并通过立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五)推进企业战略重组。我国目前汽车电子厂家有上千家,但是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不到100家。汽车电子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应通过合作、并购和上市等方式扩大规模,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来形成产业规模效应。政府鼓励和引导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实力强大的电子企业参与车载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大型的汽车电子企业。促进电子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与兼并。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延展
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