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高税率或将来临 光伏大佬开发新兴市场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高税率或将来临 光伏大佬开发新兴市场

2013-05-29 10:53:49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702

摘要:  下月6日即将迎来欧委会对华光伏征税案初裁,以目前的情形看,高税率已无法避免,但海外设厂倒是中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双反”调查的有效途径。目前除了英利,天合、尚德、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大佬均在考虑在海外建厂。

关键字:  欧盟初裁税率海外设厂双反

下月6日即将迎来欧委会对华光伏征税案初裁,以目前的情形看,高税率已无法避免,但海外设厂倒是中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双反”调查的有效途径。目前除了英利,天合、尚德、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大佬均在考虑在海外建厂。

欧盟“双反”临近光伏大佬开发新兴市场

欧盟此次初裁税率或将高达37%~68%,平均税率为47.6%。在此税率下,中国的光伏企业将完全丧失竞争优势。作为应对,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已经开始将海外设厂提上议程。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除了海外设厂外,没有别的办法应对欧盟“双反”案。“至于去哪里设厂,会选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地方。目前看来,会选择东南亚地区。因为这些国家相对稳定,成本也低,并且离本土也不远。”王亦逾说。

除了英利外,阿特斯、天合等中国光伏企业也均有海外设厂的想法。不过,阿特斯政府关系及业务发展总监张谦称,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被迫要去海外设厂,毕竟挪一个厂并不容易,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东南亚设厂

欧盟于2012年9月6日正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11月8日又发起反补贴调查。有消息称,中国几家光伏企业被建议征收高额关税。

其中,英利被建议征收37.3%的税率,尚德及其子公司的税率为48.6%,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和天合光能将分别为55.9%和51.5%,晶澳太阳能达到58.7%。

在此税率下,中国光伏企业将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在欧美“双反”前,中国光伏巨头的市场70%以上均在欧洲,尤其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为主。

为了应对欧盟的双反调查,中国的光伏企业除了联合部分欧洲光伏企业共同抵制外,另外一个策略便是在海外建厂来规避高额税率。

王亦逾5月23日告诉记者,海外设厂是中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双反”调查的唯一有效途径。

为此,英利已经开始着手挑选厂地。王亦逾透露,英利不会去墨西哥、非洲等地区设厂,原因是这些地区要么不稳定,要么距离太远。

在经过筛选后,英利将海外设厂的地点聚焦在东南亚地区。“东南亚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些国家人工成本不高,也相对稳定,当地政府也比较欢迎来投资。比如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都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王亦逾说。

记者了解到,英利海外设厂的首站或将落户于泰国。目前,英利正在关注6月6日欧盟初裁的税率,届时将决定是否正式在海外建厂。

除了英利,天合、尚德、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大佬均在考虑在海外建厂来规避欧盟“双反”高税率。

接近天合高层的人士称,该公司早就开始考虑海外设厂的问题,目标也可能是东南亚。但最终是否会做出这个决策,取决于欧盟初裁公布的税率。

张谦告诉记者,海外建厂是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需要考虑供应链的问题,衡量成本增量等。

[#page#]

“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在本土扎根十年。海外建厂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需要上下游配套。这的确是一个很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但实现起来非常难。”张谦说。

事实上,早在美国“双反”调查时,中国的光伏巨头也曾酝酿过在海外建厂来规避税率风险。当时,有消息称中国光伏企业计划在美国及墨西哥投资建厂。

去年10月8日,发改委批复了15个海外投资项目,涉及能源、金融、通讯、基建等领域。其中包括三个光伏海外直接投资项目。

但最终,光伏巨头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作为应对美国光伏“双反”的举措,多数光伏巨头均绕道台湾,成功规避了被征收高税率的风险。

双重打击?

除了将被征收高税率,中国的光伏企业或将遭受上游原材料多晶硅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

2012年7月,应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等中国四大多晶硅企业申请,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3个月后,商务部又发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双反”调查,并决定对这两个案件合并进行调查。

此举被认为是对欧盟“双反”调查的反制措施。记者了解到,在欧盟公布初裁结果后,中国商务部也将公布对欧美韩三地多晶硅产品的“双反”调查初裁结果。

此外,一位光伏企业高层人士透露,除了对产自欧洲的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外,中国或将对产自欧洲的其他产品,例如汽车、电子产品等也发起调查。

不过,此举遭到下游组件、电池厂商的集体反对。英利、天合、阿特斯等企业认为,若对欧盟韩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将提高这些企业的上游采购成本。

目前,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几家大的组件、电池企业的上游多晶硅原料来源中,进口的比重占到60%以上,其中欧美韩三国占了近90%。其中,尤以德国瓦克、韩国东洋、美国哈姆罗克等少数几家企业为主。

以2012年为例,中国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5万吨,其中8.28万吨来自进口。其中,欧洲方面以德国为主,德美韩三国占据中国多晶硅进口的87.6%。

同期,中国多晶硅产量为6.3万吨,较2011年下滑23.8%。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多晶硅产量不足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

王亦逾称,英利的上游硅料主要来自上述三家企业,公司的硅料进口量占总量的60%~70%。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数组件、电池厂商都与国外大型硅料供应商签有长单合同,这些合同多签订于2008年前,当时的合同价格为40~60美元/公斤。

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多数在30美元/公斤以下。业界认为,中国若对欧美韩三国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或将进一步推高这些企业的硅料成本。

不过,事实或许没有那么糟。王亦逾透露,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组件厂商与国外多晶硅厂商就已经经过协商,将当初的长单价格下调。“我不能告诉你英利与硅料供应商现在执行的价格,但可以说的是接近市场价。国外供应商也在不断调整多晶硅供应价格,前提是得采购它们更多的硅料。”王亦逾说。

[#page#]

“没有那么糟”

在欧盟委员会就对华光伏征税建议案投票表决的前一天,以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为首的40家中国光伏企业发布《中国光伏企业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征税的联合声明》,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税。

当天,英利在其保定总部,由1500人摆成了“NO”字造型,希望借此对欧委会投票施压。除了英利,天合和阿特斯两家公司也在各自厂区组织了同样的抗议活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表联合声明的光伏巨头中缺少了陷入破产重组的尚德的身影。此前,为了应对美国“双反”调查,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组成了应对联盟。

欧洲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案将是中欧之间最大的贸易案件,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独立机构研究表明,惩罚性关税有可能造成欧盟高达270亿欧元的损失并影响24万人就业。

去年欧盟正式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对调查本身给予了充分的配合,以期欧委会能够得出公正的结论。

多家抽样企业聘请了专业律师和审计师,协助公司填写并按时提交了欧委会的反倾销以及反补贴调查问卷,多家抽样企业都同时申请了“市场经济地位待遇”。《联合声明》称,今年1月至3月中旬,各抽样企业都先后接受了欧委会调查官员的实地核查。但到4月底,欧委会拒绝了所有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申请。

欧委会拒绝的理由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认定中国企业没有一整套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体系。这对于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的抽样企业来说实属不公。

业内专家称,由于中国多数下游组件厂商50%以上的业务来自欧洲市场,因而欧盟双反调查将给中国的光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多位接受采访的企业高管认为,事实上或许没有那么糟。王亦逾称,公司出口至欧洲的业务量已经降到了50%以下了,未来还会进一步缩减规模。

阿特斯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曾告诉本报,在欧盟提出“双反”之前,阿特斯加大了加拿大工厂的出货量,让加拿大市场承担了出口欧洲的任务。2012年,阿特斯在欧洲的出货量约占30%,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阿特斯欧洲出货量约占20%比例。

另一巨头晶科能源2012年中国组件出货量已经占到了45%,出口至欧洲的量仅占到10%;天合光能欧洲业务,出口欧洲量的占比也从50%下降到25%。

光伏大佬们希望通过大力开发东南亚、日本、南美等新兴市场来取代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英利董事长苗连生透露,仅在日本市场,英利的出货量从之前的数十兆瓦,提升到如今的1000兆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延展
欧盟 初裁税率 海外设厂 双反
  • 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 税率略低于预期

    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 税率略低于预期

    7月18日,商务部对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初裁终于出炉。公告称,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

  • 光伏双反初裁落地前后的“暗战”

    光伏双反初裁落地前后的“暗战”

    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初裁于前日落地,11.8%的初裁税率让中国光伏业界还能喘一口气,因为已经明显低于此前的预估的最坏结果了。不过,局外人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中方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

  • 光伏双反落地 中欧贸易战或将启动

    光伏双反落地 中欧贸易战或将启动

    虽然欧盟已确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反倾销税,初裁税率为11.8%,但仍然给中国光伏产业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若8月6日前中欧就此事仍未达成合解,则此后平均税率将升至47.6%。

  • 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税率将出 相关订单成问题

    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税率将出 相关订单成问题

    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商务部对来自欧美韩的进口多晶硅“双反”的初裁税率可能会在20%以上,2月下旬可能出结果。按照此税率,中国多家光伏下游生产企业在多晶硅合同的执行上将何去何从?

  • 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 税率略低于预期

    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 税率略低于预期

    7月18日,商务部对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初裁终于出炉。公告称,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

  • 光伏双反初裁落地前后的“暗战”

    光伏双反初裁落地前后的“暗战”

    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初裁于前日落地,11.8%的初裁税率让中国光伏业界还能喘一口气,因为已经明显低于此前的预估的最坏结果了。不过,局外人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中方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

  • 印度、越南疫情升级 连接器厂生产被叫停

    印度、越南疫情升级 连接器厂生产被叫停

    近段时间以来,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印度和越南等地区前后都发现了变异的新冠肺炎病毒。而东南亚地区是众多企业海外设厂的首选地,但目前严重的疫情形势使得工厂不得不暂停生产。

  • 欧洲太阳能市场筑起低门槛,中国太阳能厂商冲击减缓

    欧洲太阳能市场筑起低门槛,中国太阳能厂商冲击减缓

    August 12, 2013---定价定量成中欧太阳能贸易争端最终两方协议的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表示,定价定量协议垫高欧洲市场进入门槛,将可有效排除市场破坏性价格出现,有利于一线大厂专注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加速产业集中化脚步,同时大厂为了提防关税贸易战重现,开始展开海外设厂布局,寻找新兴市场出口与设厂机会。

  • 高税率或将来临 光伏大佬开发新兴市场

    高税率或将来临 光伏大佬开发新兴市场

    下月6日即将迎来欧委会对华光伏征税案初裁,以目前的情形看,高税率已无法避免,但海外设厂倒是中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盟“双反”调查的有效途径。目前除了英利,天合、尚德、阿特斯等中国光伏大佬均在考虑在海外建厂。

  • 专家建议海外设光伏厂

    专家建议海外设光伏厂

    专家建议,企业可通过海外设厂绕开贸易壁垒,亦可开拓新市场转移过剩产能。

  • 欧盟结束双反光伏也有盼头  磁件电源合抱大企避风险

    欧盟结束双反光伏也有盼头 磁件电源合抱大企避风险

    531新政后,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一片哀嚎,资金雄厚、资源广阔的大型光伏企业大踏步改刀阔斧,在光伏新一轮洗牌中逆势成长,以大玩家姿态继续侵蚀剩有资源,但无论大玩家还是小企业,依旧是如履薄冰,他们期待在储能、平价上网、能源互联网、光伏扶贫等新方向、新概念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

  • 美国对华展开“双反”  磁件行业是否遭受影响?

    美国对华展开“双反” 磁件行业是否遭受影响?

    美国“推特之王”特朗普上台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中一把直接烧向了中国——直接对我国钢材、洗衣机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反倾销活动。以钢材产业为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裁定中国企业63.86%~76.64%的反倾销税率和75.6%~190.71%的反补贴税率。

  • 平衡电抗器的设计

    平衡电抗器的设计

    在六相双反星形带平衡电抗器整流线路中,6个整流元件正极接在变压器二次侧双Y形绕组的端点,负极连接在一起作为负载的正端,而平衡电抗器的绕组中点作为负载的负端,如图1所示:

  • 对华光伏二次双反终裁:最高税率超200%

    对华光伏二次双反终裁:最高税率超200%

    美国商务部就中国大陆向美国输入晶体硅光伏产品一事,宣布了终裁结果,认定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美方将征收“双反”关税,二者相加最高税率超200%。

  • 大比特商务网新能源行业要闻回顾(12.15-12.19)

    大比特商务网新能源行业要闻回顾(12.15-12.19)

    大比特商务网新能源行业要闻回顾,全球光伏行业将逐渐形成固定格局,而不再过多依靠贸易保护互相制约。“双反”这一行业内的“热词”,终将在全球市场调整的过程中逐渐“冷却”下来。

  • 大比特商务网新能源行业要闻回顾(6.3-6.6)

    大比特商务网新能源行业要闻回顾(6.3-6.6)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正在经历又一次整合,双反也会加速这一整合的速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建厂是大势所趋,在全球布局的速度也会决定未来谁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微信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广告
  • 广告
  • 广告
广告
粤B2-20030274号   Copyright Big-Bit © 2019-2029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 版权所有     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